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毛尔盖会议会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毛尔盖会议会址位于四川省松潘县幸福公社索花大队,文物遗址年代判定为1935年。1980年7月7日列为四川省重新确定公布的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006年5月25日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内容

毛尔盖是个著名的地方,著名的地方一般不会很穷,也不会很闭塞,可怜的毛而盖,它都占全了,而且几乎和70年前没什么两样。毛尔盖是个区,全国在少数民族地区仅存的县辖区,它管3个乡,近1000平方公里内,连一部电话都没有,手机也不通,电灯200瓦的还没有蜡烛亮,电视里天天下大雪,没有班车,农用车跑到松潘县要8个小时……

会议背景

红军喜欢偏僻的地方,在这儿连着开了两个会,先开了个“沙窝会议”[2],在一方面军驻地开的,张国焘带了副手陈昌浩来,会场戒备森严,连陈昌浩也没让进去,张国焘心里很不爽;过了不久,又开了个“毛尔盖会议”,在四方面军驻地开的,同样戒备森严,毛泽东感觉也不舒服,但还是忍了,为了换取张国焘支持“松潘战役计划”,这样就可以夺的一条通道,省得过那个令人恐惧的大草地。但目的并没有达到,胡宗南也不是好惹的,松潘县城硬是没打下来,红军不得不硬着头皮过草地。谁也没有走过草地,中央也没有数,只知道困难极大,要求每个战士要准备15天的干粮。毛泽东所在的右路军几万人把毛尔盖地区粮食都搜干净了,地里的青稞都割干净了,也没凑足,许多部队只有两三天的口粮,冻饿倒毙,这成了过草地非战斗减员的主要原因。虽然,草地只有100多公里,仅仅才用了六七天时间。

毛尔盖寺的住持邓达大活佛说话挺实在,一点也不带“佛味”。他说,红军来的时候,不明真相的藏民都跑了个精光,红军割光了地里的麦子,都在地里插个牌牌,表示借条的意思。但老百姓没有一个认识汉字的,反而产生了误会,以为红军割走了麦子,还留下牌牌骂自己,一气之下都拔出扔了……只剩下1块,后来得了点补偿。在延安,毛泽东在接见美国记者斯诺时曾提到此事,他满怀歉疚地说,“这是我们唯一的外债”。但过去了许多年,不知什么原因,这笔“外债”始终没有人张罗偿还。我笑问大活佛,你对任何记者都这么说吗?他极其肯定地回答。我笑笑没吱声,前两天,一支重走长征路队伍到此,电视台的报道可不是这样。

发展历史

毛尔盖寺有800多年历史,最近这次重建于1984年,毛泽东主持的“毛尔盖会议”遗址就在寺院一间大房子里。我问大活佛,好像寺院那时被烧毁了,会议怎么会在这开呢?邓达住持肯定地说,是红军走后,胡宗南的一个连长李日基烧的。我笑笑,两天前我就从研究“红军草地史”20多年的杨继宗那里知道,1935年7月9日,杨成武率一方面军先头部队在这里与守军——胡宗南的加强营长李日基激战,两天后,李日基不支败走,临走一把火烧了寺院。杨继宗是本县“红军草地史”专家,现在是松潘县委宣传部副部长。1984年他在毛尔盖调查2个月,把全乡每个60岁以上的老人都问了一遍,证实了毛泽东根本不可能在一间刚刚烧光的房子里开会,这个调查结果曾经得到中央党史文献机构的确认。但后来上面只来调查了一天,就断然肯定就在庙里开的会,以后都以此为准了。大活佛肯定不会乱讲,他也许依据的就是这种官方说法。

历史意义

重大历史事件依托一个地点,当然更方便一些,但如果不可靠,重要性就要打折扣了。就像“红军长征总碑”,本来应该放在3个方面军都经过的大草地起始点“毛尔盖”,或者大草地结束点“巴西”,但上面嫌其偏远,却把它立在和长征没什么瓜葛的“川主寺”,据说,是因为那里是通往九寨沟的要道,容易吸引游客的缘故。

视频

毛尔盖会议会址 相关视频

让历史告诉未来 :毛尔盖·桑木旦大师
毛儿盖会议上足见毛泽东雄才大略,周恩来重病在身依然心系革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