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毛世来[1] 毛世来(1921年1月9日-1994年12月19日),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旦角,京剧演员。原籍山东掖县(今莱州市),生于北京[2]。7岁入富年成科班学艺,受业于萧长华、于连泉、王连平。9岁入富连成科班,工花旦,兼演武旦。曾拜师梅兰芳。在科班学习时期即己享名,曾被选为"四大童旦"之一。

毛世来
京剧表演艺术家
出生 1921年1月9日
国籍 中國
职业 京剧演员
知名于 四小名旦之一
知名作品白蛇传
《木兰从军》
三休樊梨花
《南界关》
《穆桂英大破洪州》。

目录

人物简介

毛世来(1921年1月9日,农历庚申年腊月初一日1994年12月19日,农历甲戌年冬月十七日),生于北京,祖籍山东掖县(今莱州市)。7岁入富连成社科班第五科"世"字班,先学小生、青衣、老生,后工花旦,兼演武旦。受业于萧长华、于连泉、萧连芳、王连平,艺宗于连泉。九岁就开始在"盛"字班大师哥面前唱开锣戏。他尊师敬友,刻苦练功,认真演戏,艺术造诣渐深。随之,他与李世芳二人成了富连成科班的台柱子。一九三六年,尚小云先生来富连成执教,认收毛世来为徒,并为他们排了十几出戏,如《娟娟》、《玉虎坠》、《金瓶女》、《昆仑剑侠》、《天河配》等等,都是由毛世来与李世芳合作主演。毛世来在科里经常演出的剧目还有《十三妹》、《双钉记》、《大劈棺》、《拾玉镯》、《锯大缸》及全部《穆桂英》等。在科班时即已享名,在《立新报》举办的"童伶"比赛中,毛世来与宋德珠、候玉兰、白玉薇被评选为"四大童旦"。随后,社会舆论认为李世芳、张君秋、毛世来、宋德珠能继"四大名旦"之后,堪称"四小名旦" 。是继刘盛莲之后富连成的当家花旦。19岁满师,组班和平社,转演于上海、天津、北京、山东等地。

一九三九年北京《立言报》接受读者建议,效仿二十年代评选"四大名旦"之举,主办了从青年新秀中评选"四小名旦"的活动[3] 。最后排列出李世芳、毛世来、张君秋、宋德珠为"四小名旦"。一九四零年,在广大观众的呼声中,《立新报》又约请李世芳、毛世来、张君秋、宋德珠合作,在北京"新新大剧院"(即现在的首都电影院)演出传统剧目《白蛇传》,他们分别饰演其中一折的白素贞。宋德珠演《水漫金山》,毛世来演《断桥》,李世芳演《产子·合钵》,张君秋演《祭塔》,他们珠联璧合,各展所长,演出效果轰动,从此他们即被誉称为"四小名旦"。[4]

1949年组建和平京剧团。1958年由北京调长春任吉林省剧协主席、吉林省京剧团团长、吉林戏校校长等职,晚年在吉林戏曲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由他主演的《白蛇传》、《木兰从军》、《三休樊梨花》、《南界关》、《穆桂英大破洪州》等戏,受到观众的欢迎。后患偏瘫。最后,他以有生之年到吉林省戏曲学校任副校长、艺术顾问,教导京剧后辈人才直至终年

艺术特色

他功底好,戏路宽,嗓音清亮,扮相俊俏,白口清丽干脆,跷功极佳,以能唱擅做、文武兼备名著一时。尤擅长演出花旦戏,泼辣虽不及筱翠花,但娇小玲珑,妩媚动人,他眉目颇似尚小云,做工近似荀慧生,享有"小筱翠花"之誉。他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博取强记,择善而从,在继承老师及前辈艺人传统艺术的同时,不断开发创造,建树了别具特色的跷功、扑跌技艺以及婀娜娴熟、玲珑娇巧的艺术风格。

师出名门

毛世来曾先后拜尚小云、梅兰芳、荀慧生、赵桐珊(即芙蓉草)为师。与周信芳、盖叫天、李少春、李万春、叶盛章、叶盛兰等名家同台演戏

人物经历

9岁(一说11岁)冬经其三哥毛盛荣介绍,进富连成社补入第五科习艺,排名世来。初从萧连芳习小生,启蒙戏《举鼎观画》、《岳家庄》等。后改花旦,从萧连芳学《打面缸》、《搭钢刀》、《打皂王》、《小上坟》[5] 、《小磨坊》、《玉玲珑》、《卖饽饽》等。并从刘喜益学《锯大缸》。从王连平学《东昌府》郝素玉等。入科后第二年便演出了《铁弓缘》。后与李世芳合演《樊江关》饰薛金莲,演《十三妹》饰何玉凤等。1935年,经赵砚奎、善宝臣介绍,于鸿宾楼拜尚小云为师,得尚师传授《天河配》、《娟娟》、《金瓶女》、《昆仑剑侠传》等。1936年9月经齐如山介绍,于北平国剧协会与李世芳、张世孝、刘元彤四人拜梅兰芳为师。在科内学演剧目,常由筱翠花帮助加工,甚得于之青睐,曾有"小筱翠花"之誉。1937年,《立言报》举办童伶选举,以12561票被选为"旦部冠军"。 1938年3月3日出科,第一次搭班与李洪春、毛庆来于广德楼演《挑帘裁衣》。后随李万春赴沪演出,打炮戏《英杰烈》,李万春演王富刚,林树森扮王大人,艾世菊饰陈母,一炮而红,随之又演出《十三妹》、《马思远》、《穆桂英》等,红了一个月后载誉返京。得徐兰沅之助组建"和平社",演于京津沪及山东等地。1939年5月,于上海拜赵桐珊为师,得赵师传授《辛安驿》。1940年,《立言报》主编吴宗佑与新新大戏院经理万子和发起组织毛世来与李世芳、宋德珠和张君秋于长安大戏院联合演出《白蛇传》,毛演《断桥》一折,自此"四小名旦"形成。1942年,经上海鄂吕弓举荐,陈喜兴、朱斌仙、郎喜润、何佩华等促成,于丰泽园饭庄拜荀慧生为师,得荀师相赠《红娘》、《香罗带》、《勘玉钏》、《红楼二尤》四个剧本。1950年,与荀慧生师徒合演《棋盘山》,毛饰薛金莲,荀演窦仙童。1952年和平社改名"和平京剧团"。1956年12月5日于长安大戏院演出《南界关》,参加北京市戏曲剧团年终汇报演出。1958年全团调往长春,成立吉林省京剧团。仍任团长及吉林省剧协主席,王玉蓉任副团长。1959年10月调吉林省戏曲学校任副校长。 毛世来初演青衣,后改花旦,兼演武旦,他的嗓音清亮,扮相俊俏,白口清丽干脆,跷功极佳,以能唱擅做、文武兼备名著一时。尤擅长演出花旦戏,泼辣虽不及筱翠花,但娇小玲珑,妩媚动人,他眉目颇似尚小云,做工近似荀慧生。他的常演剧目有《翠屏山》、《铁弓缘》、《英杰烈》、《红娘》、《十三妹》、《小放牛》等。为"四小名旦"中组班最早的人,也是最早到上海演出的一位名旦。 其弟子有邢美珠、王继珠等。 1966年文化大革命遭受迫害,1969年12月,全家至永吉县黄榆公社红星大队落户。1978年5月,落实政策调回长春。1979年突患脑血栓而半身不遂。1994年于长春病故,享年73年。

毛派名人

其弟子邢美珠是当今红氍毹坤伶一红角;王继珠获得"梅兰芳金奖大赛"金奖。

其大哥坐科"斌庆社"习武生,艺名毛庆来。三哥坐科"富连成"四科,艺名毛盛荣。

常演剧目

他的常演剧目有《翠屏山》、《铁弓缘》、《英杰烈》、《红娘》、《十三妹》、《小放牛》、《双姣奇缘》、《花田错》、《马思远》、《武松杀嫂》、《霍小玉》等。为"四小名旦"中组班最早的人,也是最早到上海演出的一位名旦。

视频

京剧四小名旦唱段选 张君秋毛世来宋德珠李世芳 音配像_标清
京剧 四小名旦(李世芳、毛世来、张君秋、宋德珠)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