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母亲来温州(傅建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母亲来温州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

《母亲来温州》中国当代作家傅建国的散文。

作品欣赏

母亲来温州

2011年9月28日,娘第三次来温州

记得娘第一次来温州是2000年,那会儿康儿才一周岁,我和妻儿一家人租住在市区西城路;娘第二次来温州是2003年,其时我刚刚在新桥买了房子,康儿已经五岁了。

一大早,娘从王家村步行四十多分钟到南阳湾,再从南阳湾乘坐面包车到陵阳镇,然后再搭乘青阳或贵池至温州的大巴从陵阳镇上合肥至黄山的高速,途经衢州丽水和青田,全程六百多公里,最快也得六个半小时才能抵达温州双屿客运中心。与十多年前走国道相比,高速是快捷的,行程是方便的。但,对于一个身患高血压的老太婆来说,又随身携带大袋小包的行李,匆促的行程,要转三次车,也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情。况且老家至温州的大巴车,一天只有一班,时间固定在上午九点左右,旅客迟到不候。娘为了能够顺利到达温州,总是提前几天就准备好她亲手操办的要带给儿子的农产品。天朦朦亮就要起床收拾和整理那些永远也收拾整理不完家务。

那天下午,我担心自己去晚了,娘到达后很无助,于是四点钟就赶到车站等候。大巴是五点一刻进站的,我急冲冲走上前,在旅客中寻找娘的身影。娘差不多是最后一个走下车子的,一见到我就着急地叫我从车厢里搬出一纸箱和一蛇皮袋东东。她是生怕东西被别人不小心拿走了。这就是我的娘!她到温州自己儿子家来,依然像走亲戚一样,怕两手空着。

娘坐了一天的车,本是虚弱的身体显得更加疲惫。此时正值下班高峰,路堵得一塌糊涂,从双屿回新桥怕又得要一个多小时。我问娘要不要先上厕所,并随手给了她一枚五角硬币,娘走近厕所将手中的硬币递进卖纸巾的窗口时,里面那个黑高个鹰勾鼻的男人却伸出一根手指头说要一块。娘愣住了,下意识地在身上找硬币。大约二十分钟前,我上洗手间时,给了那个黑高个一块,当时他非得要找我一包纸巾,我说纸巾用不着,你得找我零钱。他说一样的,我说怎么是一样的?他只好黑着脸给了我五角。可是,他现在却向一个老太婆要一块钱,这家伙分明是狗眼看人低、欺负人嘛!不知怎的,那一刻我一阵心酸,觉得娘好可怜。我冲上去质问黑脸男人凭什么要多收五角钱?我说你家里有没有老娘或长辈吗?你平时有没有出过远门?换着别人对你的老母亲这样你会怎么想?由于气愤,我的嗓门特别大,弱不禁风的娘怕我跟人家打起来,一边说一块钱就一块钱,给他就是了,一边拉着我的衣角拼命往外走。

坐在车上,望着娘苍老憔悴的脸,做儿子的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二.

回到家,我打开纸箱和袋子,娘带来菜油十斤,老母鸡两只,茶叶两袋,毛豆腐、豆腐干若干,辣椒酱两瓶,鸡蛋60个,还有大蒜、干笋、豆角大包小包的……我说,妈,你难得来温州一趟,要带这么多东西做什么?娘笑了笑,说:“都没有什么东西呀,这些都是不用钱买的,家里有好几只老母亲鸡,上次春儿(弟弟)回来,俺也杀了一只,有回小球(妹妹)回家,俺也杀了一只。黄豆都是自己种的。俺今年没有种田了,就到人家田里捡稻养鸡。过年的时候,俺再叫老乡带鸡蛋来……”娘唠唠絮絮,我听着听着忽地有种想哭的感觉。望着客厅里一大堆散落的家乡菜,一股暖流涌遍心间。

月底比较忙。29号那天,我又要去瑞安送货,顺便向客户催款,妻子看店。早上出门时,娘也坐上了我的车来到店里。后来娘在店里呆着有点无聊,隔壁有人在打牌,她就凑过去看了一会儿热闹。别人问她是谁,娘说,俺儿子也在这里开店。傍晚,娘跟着她媳妇坐中巴车回家。娘说,乖乖隆里个咚,城市里车子真多,路都没法子走。30日,我看店,娘就在楼下金蟾河边的长廊上四处走走。傍晚,我下班回来,娘嚷嚷着1号要回去。我说,你人刚来,怎么又要回去?岂不是还一趟路债?国庆节市场放三天假,我正好可以带你去外面走走啊!娘又说,那俺2号一定要回去,要不然黄泥岗的黄豆炸了,稻也捡光了。我说,好了,闭着眼睛过吧。反正人也老了,一辈子穷苦日子也这么熬过来了,干嘛还在乎这几天呢?!

晚上,娘关切地问我生意好不好?我摇了摇头,说一般般。娘说,是啊,你打工起家,底子薄,不容易哦。我说,关键是欠账的生意,钱都在别人的口袋里,资金周转太吃力了。最近温州有些老板因为高利贷,跑路的跑路,跳楼的跳楼,弄得人心慌慌啊。跳楼?娘大吃一惊。“那生意还是少做一点好,钱再多还是性命要紧啊。”娘接着又说:“那还是乡下好,发不了财,也饿不死人,不用活得这么累。”我心想,乡下果真好?这也要看具体环境,具体家境吧。娘这辈子不正是一直在乡下生活吗,日子过得怎样呢?年轻时为家庭操劳,为子女操心,如今儿女都有自己的家庭了,娘不也日薄西山精疲力竭了么!

接着,话题又聊到外婆生前的一些往事来。娘说着说着一声叹息,说外婆活着的时候经常想回老家潜山看看,却一直没能成行。而娘自从1948年5岁时躺着一只箩筐里,随着外公一根扁担逃荒来到江南后,至今从来没有回去过江北。娘有些伤感地说:“也许这辈子是没有指望回老家看看了,再说60多年过去了,潜山那边的亲人也无法相认了哦……”

三.

10月1日,国庆节

我开车将娘和康儿带到世纪广场玩。我陪着娘吃力地迈向博物馆那长长向上的台阶,走进大门。在一楼大厅“春秋战国孔夫子的马车”前为娘拍了照,然后顺着展厅漫步游走。在一张亮晶晶的玻璃柜台里,一纸陈旧的结婚证引起娘驻足,凝视。它虽说像一张褪色的奖状,但相片上那对年轻夫妻幸福的笑容依然清晰可见。我说,这是人家1952年的结婚证呢。娘无比羡慕地说:乖乖,结婚证都保存的这么好,真的不容易……

10月2日,天空晴朗,气候宜人。我开车带娘和康儿来到江滨路,然后买了三张去江心屿的门票。渡船满载着游客,娘夹在人群里有些紧张,我不是时地提醒她小心,注意安全。不一会儿,渡船传出巨大的轰鸣声,慢慢地摇晃着转了个身,离开了渡口。一眨眼,江滨路上的高楼大厦就成了我们对岸的风景线。一家三代人踏上了江心屿,沿着岛屿外滩散步。我一路陪娘说着话,聊我曾经在温州打工的所见所闻,寻问和交谈老家亲朋好友们的生活近况。岛上风景迷人,我拿着数码相机不时地为娘拍照。可是我发现,娘总是愁眉不展。望着娘那张沟壑纵横的脸,使我想起家乡冬天满山遍野饱经风霜的山菊花。我说,妈,你能不能笑一笑?老是愁着脸都难受啊?娘就笑了笑,笑的很勉强,有几张相片简直笑的比哭还难看。我的心有点儿隐隐作痛。我知道,娘这辈子生活太压抑了,活得那么累。

10月3日,我带娘来到九山公园。松台山不高,我陪着娘慢慢爬,走走歇歇。茂密的树林里有不少休闲的市民,他们或是在打牌,或是在打羽毛球,或是在聊天、唱歌。娘是个喜欢热闹的人,她这辈子只会唱“北京的金山上太阳放光芒,毛主席就是那金色的太阳……”在半山腰亭子里遇见一对老夫妻,男的坐在石凳上拉着二胡,女的站立清了清嗓子,喉咙冒出尖细的高音,是京剧清唱,好像是《智取威虎山杨子荣上山打虎选段。娘止步,伫立一旁,竖起耳朵神情专注地盯着他们发愣。其实娘根本听不懂京剧,她是羡慕眼前城里这对老夫妻那种夫唱妇随的休闲生活,特别是那个唱京剧的老太太的气质,简直把俺娘给镇住了。娘说,她应该比俺年龄大,但看上去却比俺年轻多了,精神那么好,嗓音那么亮,人家一看就是有文化的人,不像俺俚乡下人土里土气……

不知不觉来到松台广场。这里视线比较开阔,游人稀疏。娘脚步始终是缓慢的,仍不时唉声叹气。在广场的一角,那人工栽植的花草树木旁,有数位舞伴在轻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娘远远地就被那音乐声以及他们的舞姿吸引住了。走到近处,娘顺便坐在一块大理石上,说:歇一会吧,俺想看看他们跳舞。我也只好坐了下来陪着她。我心不在焉地观望着那些跳舞的人,他们看上去平均年龄应该都在60岁以上,但由于穿着打扮比较时尚,尤其是女士们化了妆都显得很精神,男士们着装休闲而又不缺乏绅士风度,所以他们看上去都不显老。他们轻盈灵动的舞姿充满着活力,脸上洋溢着的快乐。

俺娘就那么傻傻地望着,好生羡慕,舍不得离开。在老家,娘白天还要下地干活,最大的娱乐就是晚上面对一台彩色电视机。我想让娘在城里多住些时日,她说不习惯呆在城市,说乡下清静,空气好,舍不得那片庄稼和土地。其实,娘急着要回去也许另有隐情,那就是怕给我们添麻烦。娘这辈子,尽管生活充满坎坷,但她总是设身处地为子女们着想,不愿给我们添麻烦,自己却力所能及地奉献着一个母亲的能量…… [1]

作者简介

傅建国,1963年5月生,安徽青阳人,现居温州。曾务农,代课,做篾匠。长期从事皮革销售工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