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正名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正名篇》,中国古代逻辑学著作。荀况(见“荀子”)著。

内容简介

本文为《荀子》的一篇,主要讨论正名理论,同时也论及判断、推理和论辩。阐述了正名的作用、意义、根据和方法,提出了制名原则,给出了概念分类,指出了在思维过程中运用概念和运用其他诸种基本思维形式的关系。将正名的作用和意义从已往儒家正名论的政治伦理领域扩展到逻辑领域。认为正名具有明贵贱、别同异、正名实、便于思想交流、解除思想困惑、避免政令废弛的作用和意义。为正名提供了唯物主义的哲学根据。认为名词、概念的差异是以事物的实际差异为客观根据的。只有“同实同名”、“异实异名”,才能“名定而实辨”、“名闻而实喻”。别同异、正名实的过程是个通过感官认识事物属性的差别,进而运用思维整理感觉材料,确定名词和概念的过程。“何缘而以同异?曰:缘天官。凡同类同情者,其天官之意物也同;故比方之疑似而通,是所以共其约名以相期也。”据此,提出了具体的制名原则。名作为事物的名称,给事物命名,其原则是“约定俗成”;名作为事物的概念,确定事物的概念,其原则是“指实定数”。事物有变化,彼此有同异差别,“制名以指实”。给出了类概念的逻辑分类及其序列。将类概念区分为“大共名”和“大别名”两类。进而大共名,“推而共之,共则有共,至于无共然止”;大别名,“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后止”。还阐述基本思维形式的种类及其定义、作用和关系。将基本思维形式分为名、辞、辩说诸种。“名也者,所以期累实也。辞也者,兼异实之名以论一意也。辩说也者,不异实名以喻动静之道也。”认为它们具有弄清事理,以补君子对于奸言“无执以临之,无刑以禁之”的作用。这些思维形式是统一起作用的。“实不喻然后命,命不喻然后期,期不喻然后说,说不喻然后辩。”本文标志儒家的正名论思想已从政治伦理领域深入到逻辑学领域,为儒家的正名论及全部逻辑学奠定了唯物主义哲学基础;增加了辩证法的因素。它对于名称、概念与事物关系的论述、概念分类的论述、所提出的制名原则,充实了已往概念论的内容。

工具书

工具书是专供查找知识信息的文献。它系统汇集某方面的资料,按特定方法加以编排,以供需要时查考使用。根据工具书的基本性质和使用功能,可以划分为检索性工具书[1]和参考性工具书[2]美国工具书专家盖茨称其为控制-检索型工具书和资料型工具书,Information:control and access,Sources of information)。另外还可以根据语种、学科内容、规模大小等标准进行划分。

视频

正名篇 相关视频

逻辑学6.19(1)
1.5逻辑学的基本准则

参考文献

  1. 检索工具书可以用哪些 ,搜狐,2019-12-20
  2. 参考工具书,道客巴巴,2013-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