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短暂的夷陵县令岁月(李扬)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欧阳修短暂的夷陵县令岁月》是中国当代作家李扬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欧阳修短暂的夷陵县令岁月
我国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曾被贬至峡州(古宜昌,时辖夷陵、宜都、长阳、远安四县,夷陵县城也是州机关所在地)夷陵县任县令1年零10月,从此“庐陵事业起夷陵,眼界原从阅历增”, 开启了欧阳修新的人生事业!而夷陵自从来了欧阳修,也有了“考据之资”“文化支撑”“文明传承”,夷陵便成为“文化高地”。(《三峡日报》社原社长杨尚聘评价)
声名斐然的一代宗师
家贫从政至隆。欧阳修是北宋的政治家。从小家境贫困,24岁时以进士及第,历经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副宰相),真正的三朝元老。
一代文坛领袖。欧阳修也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领导了北宋的诗文改革运动,开创了一代新文风,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与宋祁合撰《新唐史》,独撰《新五代史》。他留下的诗文数量,据宜昌文史专家袁在平先生考证,达3700多篇,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罕见。
时人评价甚高。欧阳修青年时即有文名,算得上当朝青年才俊。加上后来历炼,文学成就斐然。从宋朝前后四个文学高手先后对他的评价,就可以看出欧阳修的文学地位。
第一个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他在《居士集序》中说,欧阳修是“(韩)愈之后三百有余年而后得欧阳子”,就是说,欧阳修是三百年后才出的又一位文章大师。
第二个是北宋的吴充。曾任宰相,文学家。他写了一篇文章《行状》,说欧阳修“居三朝数十年间,以文章道德为一世宗师”,这个评价就更高了。 第三个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他在日记《入蜀记》中说,本朝的杨亿、刘筠两人擅长写文章,文名传到了周边的少数民族,都写得很拘谨华丽。“及欧公起,然后扫荡无余”,可见陆游认为欧阳修文章水平是其他人无与伦比的。
第四个是清朝诗人袁枚。他在《随园诗话》中说“欧公学韩(愈)文,而所作文全不似韩(愈),此八家中所以独树一帜也。”说明欧阳修文章有独特魅力。 与荆楚地望有渊源
欧阳修祖籍江西吉安,其父欧阳观49岁时,与欧阳颖、欧阳晔三兄弟于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同年登科,被称为“一门三进士”。欧阳修于1007年出生于四川绵州(今绵阳),其父时任绵州军事推官(州府的军事主官),年56岁,4年后在泰州判官(州府之副职,略高于推官)任上重病去逝。因欧阳观为官清廉,死后没留什么财产,母亲郑氏只好带着欧阳修和妹妹,投奔在湖北随州任推官(共25年)的三叔欧阳晔(卒于1037年),始定居随州。
出身江南望族的母亲受过良好的教育,以芦荻杆画地,教子认字。“荻画学书”的典故就出自于此。欧阳修家穷无书,便到城南李家借阅韩愈的文集,用心研读,“苦志探赜(深奥),至忘寝室”。郑母也常用欧阳观居官处世的典型事例和平生志趣教育儿子:“利虽不得博于物(普及于每个人),要其心之厚于仁”“不能苟合于世,俭薄所以居患难也。”一直到22岁,欧阳修在湖北随州生活了17年。1030年,24岁的欧阳修以进士及第;30岁时,被贬任峡州夷陵县令,郑母也谈笑自如,说“汝家固贫贱也,吾处之有素矣。汝能安之,吾亦安矣。”(《泷冈阡表》)荆楚大地养育母亲宽厚仁慈、俭约与安于贫贱的性格,深刻地影响了欧阳修的一生。
其实,欧阳修有前辈曾在夷陵任过官。二叔欧阳颖(字孝叔)进士及第后,初任就在在峡州(宜昌)担任军事判官,“有能名”。后曾在石首、万州、鄂州等地任职,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年)告老还乡,在荆州养老,于景祐元年(1034年)去逝。此时,欧阳修进士及第(1030年)不过4年,刚在京城任职馆阁校勘(掌管皇家图籍),从情理上讲,二人是有来往的。 欧阳修的另一个同父异母的兄长欧阳昞也居住在黄陂。欧阳修1036年5月被贬夷陵走水路南下途中,当年8月到达鄂州,就曾与这位自幼关系不错的兄长相聚了5天。
欧阳修还有一个族兄欧阳晦叔在荆州城居住。1038年4月,欧阳修离开夷陵调任湖北光化军乾德(今襄阳老河口市)县令之前,探望了这位族兄,还写了一篇280个字的《游鲦亭记》,赞叹其兄“陶乎不以汪洋为大,不以方丈为局,则其心岂不浩然哉!夫视富贵而不动,处卑困而浩然其心者,真勇者也。” 这样看来,欧阳修当年即使被贬至偏远的夷陵任县令,从心灵深处来说,也不会太大的陌生感和心里担忧,上述的人脉关系和资源至少是他到夷陵的心灵支撑。
再后来,欧阳修调任乾德县令,直至离开湖北,在此也有1年6个月。整体算下来,欧阳修在荆楚地望生活了20年之久,在欧阳修65岁的生命里,占了近三分之一时间,这里的山水草木、民情风俗等对其成长的影响,可以想见之深。
长途涉水来到夷陵
欧阳修30岁时,从京城开封的馆阁校勘任上,被贬到峡州夷陵县来当县令。
支持改革被贬。欧阳修被贬,与时任权知开封府(实际负责人)的范仲淹有关。宋仁宗时,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的弊端开始显现,社会矛盾日益突出。与欧阳修交往颇深的范仲淹因批评弊政,呼吁改革,与宰相吕夷简发生冲突,被吕加上“越职言事、离间君臣、引用朋党”的罪名,而贬至饶州(今江西波阳)知州。这时,身为谏官的高若讷竟然落井下石,附会吕夷简诋毁范仲淹,欧阳修非常不满,当晚撰写《与高司谏书》,言辞激愤,被高若讷呈仁宗皇帝,欧阳修随之被贬至峡州夷陵县令。这一天是宋仁宗景祐三年5月21日(公元1036年6月17日)。
选择水路南下。当时从京城开封到鄂西夷陵,有水陆两条路。陆路较近,走襄阳,经荆门,共计28驿站。按宋人高承《事物纪原》卷七《驿》所说的“六十里有驿”推算,约1680里。但时值酷暑,又缺车马,只好改走水路。于是,欧阳修选择沿汴河,渡淮河,过运河,经长江逆流而上,全程5590里,大约需要120天。
此前,欧阳修家连遭不幸。三年前,第一任妻子胥氏生下儿子一个月后去逝。一年前,亲妹夫张龟正及第二任妻子杨氏相继去逝。于是,欧阳修只好带着老母亲郑夫人、寡妹和3岁的儿子以及家仆“老奴”,在御史台官吏的再三催促下,于景祐三年(1036年)5月24日仓促上路。随后,一帮亲朋好友陆续前来话别送行,5月28日清晨,船正式启航。
5个月到夷陵。欧阳修一家到达夷陵时,已是景祐三年金秋10月26日(公元1036年11月16日)。之所以走这么长时间,主要是一路走走停停,每登岸,均有友人和当地官员相迎设宴,同时,提前办一点公务。比如:在泗州(今江苏盱眙东北)休憩了3天;在楚州(江苏淮安)因暴雨冰雹滞留10天;在征州(江苏仪征)遇运河枯水逗留10多天;在鄂州与同父异母兄长欧阳昞相聚5天。
初悟官场等级。9月4日,船停在岳州(今湖南岳阳)城下,这时,在京城的老友、正在峡州担任知州(相当现地市级负责人)的朱庆基,已经派遣夷陵县吏和官船前来迎接。6日,欧阳修一家登上官船。17日到达荆州公安,在此逗留了10多天,等候参拜荆湖北路(北宋的“路”是直辖于中央并高于府、州、军、监一级的监察区)转运使,这个掌管江陵府、峡州等12个州(府)财赋兼监察百官的顶头上司,施行公堂谒见之礼。后来,他给朋友尹师鲁的信中说:“昨日因参转运,作庭趋,始觉身是县令矣”。估计到这个时候,欧阳修才意识到自己从“高大上”而又意气风发的京官沦为“七品芝麻官”了。 沿途生活愉快。欧阳修一路涉水而至的生活看起来也是愉快的:游览名胜古迹,展读随带书籍,即兴撰文写诗,与友人对酒、与同僚相交、与兄弟相聚、为乡民撰碑,这种文人特有的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打发了一路寂寞不安的时光。 撰写日记留存。可喜的是,欧阳修用日记形式,将从京师出发到荆州公安的一段行路时光记录下来,编为《于役志》,开启了我国文学史上日记体这一文本,虽然只有5000多字,但让我们现在对欧阳修一路的生活有所了解,也从他写的一些诗文中,了解到夷陵当时的风物。
任职短暂的夷陵县令
任职在岗有时差。从北宋景祐三年(1036年)5月21日,欧阳修接诏任夷陵县令,至景祐四年(1037年)12月,诏任乾德县令,欧阳修任职时间为1年零10个月。 但欧阳修景祐三年(1036年)10月25日才到达夷陵,到宝元元年(1038年)3月,才赴乾德县任职,从夷陵出发,走水路顺长江东下,然后溯汉水北上。 按宜昌文史专家刘保康、袁在平等先生根据宜昌三游洞的欧阳修游玩7月刻石考证,欧阳修于当年3月到河南许昌娶亲,6月回到夷陵。这样算来,欧阳修于宜昌真正在岗工作的时间,实为1年3个月。
许昌三婚娶贤助。景祐四年(1037年)3月,欧阳修从夷陵县回许昌,娶已故资政殿学士薛奎的第四女为续室。时年20岁的薛夫人,知书达理,善琴懂乐,深明大义,处事机敏,这位大家闺秀不畏艰辛,随欧阳修从繁华都市来到穷乡僻壤的夷陵,料理家务,照料年迈体弱的婆婆,任劳任怨,克勤克俭,而后数十年如此,成为欧阳修名副其实的贤内助。后来,欧阳修的四个儿子皆为薛夫人所生,全国各地欧阳族谱可以查到这四房的传承世系。
基层阅历事业起。在任夷陵县令的一年多时间,是欧阳修人生的重要时期,他有了“基层工作”经历,从夷陵县令、乾德县令卸任后,回京不久,先后在滁州、扬州、颖州、应天府等地任太守,后官到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同时,他在文学创作上也达到高峰期。清朝诗人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有庄有恭的一句诗:“庐陵事业起夷陵,眼界原从阅历增”,客观地表达了夷陵对欧阳修在政治上和文学上成就的重大意义。
夷陵的“第一印象”
1036年的深秋,欧阳修抵达草枯橘黄的峡州夷陵城。
初至见“凶险”。船初泊夷陵驿码头,石级陡且曲,绕城江岸,但见“巴宾船贾集,蛮市酒旗招”,长江边夷陵古城商船云集、酒肆飘香,但看上去呈混乱之象。这里“高江急峡”“雨恶江崩断岸流”“崖崩路绝无由上”“天日每阴翳,风飙多凛凛”“暂到愁肠已九回”“客思病来生白发”,欧阳修写给朋友或者自己留存的这些诗,把他初到夷陵时的人生地疏、情绪压抑的景况表达至极。
可喜故交亲。可喜的是,京城故交、峡州知州朱庆基亲自到远郊迎接他,还为他在县署正堂的东院内修建了一栋新的房舍,欧阳修后来取名为“至喜堂”。位置就在现在欧阳修公园附近。房屋为砖工建筑,雕梁画栋,四周少花草树木,处在高台地势,户门朝东,整洁明亮,阳光充足。建成时,朱庆基又与宾客一起来庆贺。朋友加领导的热情礼遇,关怀照顾,让欧阳修“忘其有罪之忧”,抚慰了其受伤的心灵,也让他感激不已。
州小习俗旧。但是,欧阳修发现峡州治所夷陵,民间习俗节俭简陋,常常自产自足,没有什么需要依赖各地的。小商贩所出售的,不过是干鱼咸鱼,老百姓所喜欢的东西罢了,大富商都因无利可图而不到这里来。地方偏僻而且贫穷,所以夷陵是下等的小县,而峡州是小州。
夷陵城还是一个“三无”(城无墙,车无路、市无货)之城:“州居无郭郛,通衢不能容车马,市无百货之列,”。意识是:州居没有外城,大路不能通行车马,市面没有商铺排列。“而鲍鱼之肆不可入,虽邦君之过市,必常下乘,掩鼻以疾趋”。说咸鱼店铺腥臭得不能进去。即使是州君经过街市,也一定常常下马,捂着鼻子快步走过去。
而老百姓居住的地方,灶屋、仓房、厕所、水井混杂在一起,一个房间里上层住人,下面养猪。覆盖屋顶都使用茅草竹子,所以每年都常常发生火灾,而当地风俗信奉鬼神,百姓相传说修建瓦屋的人家不吉利。
欧阳修产生了疑问:夷陵这地方,是楚国西部边境,以前《春秋》记载楚国时把夷陵当做少数民族地区,而写《诗经》的人也称之为“蛮荆”,难道夷陵的陋俗自古就这样吗? 苦于无书读。还让欧阳修这个读书人烦恼的是,呆在这偏僻闭塞的夷陵城里,没什么书读,想找一套《史记》《汉书》消遣,寻遍了公私藏书,都没有找到。于是,只好拿起卷宗里的“旧案”反复阅读。这一读不打仅,就读出了“不可胜数”的怨假错案,有了一些整治的想法。同时,他利用闲暇时间,编撰了《新五代史》。
也有至喜处。当然也有一些愉快的心情,夷陵虽然习俗原始质朴,但很少盗窃争讼,县令每天的饮食有米有鱼,又有橘、柚、茶、笋四季时令鲜味,江山秀美,县府居室修整完善,没有不令人满意的。他就此写了《夷陵县至喜堂记》一文,上面的一些内容就是出自这篇文章,他让我们对北宋古夷陵城的现状有所了解。想必欧阳修初至的心情后来还是挺愉悦的!
在夷陵的“基层治理”
欧阳修在夷陵从政的“基层治理”,正史上除了《宋书.欧阳修传》上有所记载,再难找到其他更多记载。正如清夷陵县令席有林在《东湖县志原序》所言:欧阳修当夷陵县令,因“受事日浅,未尝赫赫有宦绩可纪述”,现在的人们多是从欧阳修与亲友的书信来往、所写诗文和相关野史笔记中,解读他当年所做的政事。
宽简治城。以现在的经验来看,在北宋时穷乡僻壤的夷陵城,交通信息又不发达,任职时间又短,要想有较大作为,估计也比较困难。用《宋史.欧阳修传》对他任职几个郡的评价就是:“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也。”也就是说:不显露治理事迹,不追求名声荣誉,为政宽松简易而不烦扰,因此所到的地方,百姓都感到安逸。欧阳修在夷陵的治理,也应该是符合的。
近远施举。综合起来,欧阳修在夷陵的治理上,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
一是整顿吏治,严明法度。怎么个整治法,正史上没有记载。《宋史.欧阳修传》记载,说欧阳修反复阅读卷宗里的“旧案”时,发现“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日:“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偏远小城尚且如此,那普天下之下就可想见是什么情况了。自此,他暗暗发誓“从今以后处理政事,一定要小心谨慎,不敢大意”。于是,也就有了治县的一些想法。
他在给朋友尹师鲁的第二封信中也说:“夷陵虽小县,然诤讼甚多,而田契不明,僻远之地,县吏朴鲠,官书无簿籍,吏曹不识字,凡百官制度,非如官府。”(《至喜堂记》中说“少盗争”,与上述似乎有些矛盾,有待探究!)。说明当时制度不全,归档不尽,记载有误,交接手续不清,保管场所缺乏。应该说,欧阳修是在经过实际工作接触,有了“调查研究”之后,开始“一一自新齐整,无不躬亲”。于是,他开始订立各种规章制度,使之有章可循;并亲自处理大小政务;清理规范陈年的文牍,加强对各类档案资料收集整理,等等。
显然,夷陵的“基层治理”实践,让他对现实社会有了一些深切体会。因为从此之后,“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宋史》)。当文人求见欧阳修时,欧阳修不与他们谈论他擅长的写文章之事,只谈论官吏治事的问题。因为在他看来,文章只能滋润自身,政事可以惠及更多人。作为一县之令,实际负责地方行政工作,高论宏旨对于治道富民没有多大益处。
二是体察民情,移风易俗。如何体察民情,正史上也没有记载。从欧阳修所写诗文中,粗略统计他造访过的地方有近30处。欧阳修所写的《求雨祭汉景帝文》一文中说,欧阳修有一年夏天到郊外访察,发现老百姓把要种的苗都放荒废的草丛间,专等下雨好栽种,如此旱情严重,老百姓祈雨心切,不迷信鬼神、不信谶纬之说的欧阳修也适应农民心理,“为民祈雨”,并写了上面文章。而且教民礼让,倡导学风办学堂,“不期年,风移俗易”(《东湖县志名宦志》)。 三是开辟街区,建设城邑。景祐二年(1035年),京城的尚书驾部员外郎(相当地司级的副职)朱庆基下派担任峡州太守,治理峡州,开始栽树,修筑城栅,用砖铺砌南北街道,规划街市区域。又教百姓建造瓦房,把灶屋和仓房隔开,把住人与养猪分开,来改变夷陵的习俗。这些事情完成后,又命夷陵县令刘光裔加以治理这个县,建造供奉皇帝诏书的楼阁,整修官府办理公务的正堂,翻新官吏宿舍。到景祐三年(1036年)夏天,欧阳修到达夷陵县之前,这些工作都完成了。欧阳修到夷陵后,进一步推行“易陶瓦、设通衢、兴商贾、养贤才”等举措,使夷陵城面貌进一步改观。他离开夷陵十年后,在滁州太守任上的追忆亦可佐证:“小邦为政,期年粗有所成。故知古人不忽小官,有以也。”
影响至深。夷陵的基层工作经历,无疑在欧阳修的心里印上了深深烙印。他晚年回顾夷陵经历时,曾说,我从政30多年,从中央到地方,甚至做到了三公,都是拿“不敢马虎”这句话来自励的。可见夷陵的任职经历,让他记忆犹新,加深了他对底层社会的初步了解,积累了从政的初步经验。这是他从书斋走向社会的开始,也奠定了他从文人走向政治家的基础。
夷陵诗文传千古
寂寞的时光好写诗文,丰富的基层生活也多为文的来源,在夷陵的有限时光,欧阳修倒是在诗词方面为后世留下了不少珍贵的文化遗产。 诗文数量可观。据统计,欧阳修一生所写的诗文,直接涉及夷陵的达近200篇,其中在夷陵所写诗文110多篇。据宜昌市文史专家袁在平先生统计,欧阳修在洛阳任职三年间,计作诗文60多篇,年平均作诗文20多篇。但在夷陵的约一年半时间,年平均作诗文近80篇。可能是欧阳修“到(夷陵)县后勤官,以惩洛(阳)中时懒慢矣”。
诗文内容丰富。正如清朝夷陵县令席有林在《东湖县志原序》说:欧阳修“为政风流,发现于诗文者,则备载其江山名迹之所以流传,人情物理之所以散殊,土风习俗之所以僻陋。”这些诗文涉及夷陵的山川地理、人文历史、社会经济、物产风物等等。反映了夷陵的民情风俗,如山民生活和生产、山区物质交换、集市贸易、民间民俗文化活动,等等情况。
诗文流传千古。欧阳修在夷陵所写诗文有:《夷陵九咏》《春秋论》《易和问》《明用》《峡州至喜亭记》,历史名篇《新五代史》等等。集中体现了几个方面:
首记夷陵古城。对夷陵古城建设的历史情况,此前还没有文字记载。欧阳修所写《夷陵县至喜堂记》,对北宋时夷陵城的城市建设、民俗风情、山乡物产等,作了形象生动描述,是首篇为记述详实的历史资料,我们现在对北宋时期夷陵城情况有所了解,得益于欧阳修的诗文记录。
传颂夷陵山水。欧阳修任夷陵县令期间,足迹踏遍了夷陵的山山水水,写了很多有关夷陵山水风物的诗文,三游洞、黄陵庙、东山寺、下牢溪、虎牙滩、虾蟆岭等尽收笔下。留下了“西陵山水天下佳”“惟有山川为胜绝,寄人堪作图画夸”等名句,将夷陵的秀山佳水传颂天下。
揄扬夷陵人文。欧阳修初到夷陵,感到这里虽然是偏荒之地,但民风纯朴,物产丰富,他用诗文记录了这些“可爱”的印象,如平时“击鼓踏歌”“邀龟卜雨”,岁末乡民的跳神祭鬼、祈求丰年仪式等等。“游女髻鬟风俗古,野巫歌舞岁年丰”“荆楚先贤多胜迹,不辞携酒问邻翁”“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西陵江口折寒梅,争劝行人把一杯”等诸多诗文,赞誉了夷陵自古以来“热情、包容、大度、安逸、平和”的人文环境,和“开放、包容、纯朴、仁爱”的人文精神(杨尚聘先生评价)。
礼赞夷陵至喜。欧阳修在任夷陵县令前一年,知州朱庆基在西塞门(今镇川门)的江岸上建起了至喜亭,为从长江上游顺流而下的船夫商旅提供临时停息之所。因为船出三峡险滩,一路惊魂,商贾纤夫劫后余生,至此转为安,相互把酒言欢,故名“至喜亭”。亭子建好后,欧阳修执笔撰写了《峡州至喜亭记》,文中说:“江出峡始漫为平流,故舟人至此者,必沥酒再拜,相贺以为更生”“夫天下之大险至此而始为平夷,以为行人之喜幸”,写出了船工和行人们出峡后的欣喜之情,也将这种关怀提升到“先天下之险而险,后天下之喜而喜”的人文关怀层面。时隔不久,北宋大书法家黄庭坚为这篇记文写了碑文,竖立其间,书文相衬,相得益彰。这里成为文人墨客和百姓赏景休闲之处。宋时为峡州三大胜景之一。可惜到清中叶,至喜亭被毁。至此,古老的宜昌因被称之“山至此而陵,水至此而夷”(古志书语)后,平添了“人至此而喜”的吉祥!
诗文感昭后世。欧阳修留下的“至喜”之名,也成为夷陵的文化符号。宋代时,夷陵通往四川的蜀道起于江南,过江后进入蜀道,第一道较大的河是横溪(今点军区),宋代在此溪上建桥后命名为“至喜桥”,据曾任明朝吏部侍郎、夷陵人王篆《重修至喜桥记》所记,南宋淳祐(宋理宗赵昀)年间“曾葺之”,明代重修,由王篆写记,南明宰相文安之(夷陵人)的女婿、王篆同榜举人应麟书丹,刻碑于桥头。现在桥虽然也不存在了,但这段历史佳话留在宜昌历史上。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夷陵县令林有席有感于欧阳修的德政,写下了至喜亭匾额和一副长联,镶嵌在下西坝庙嘴的至喜亭(后称新黄陵庙)旧楼上。长联共80字,将夷陵的历史风云尽收联下:急峡高岗盘蜀道,自黄牛佐夏,山至此陵,水至此夷,思明德而赛神功,试看天际风帆,片片落迤西一坝;雄藩重镇压荆门,溯白起开秦,郡还改府,州还改县,履升平而怀往迹,遥指江头去树,人人说至喜有亭。
1983年,宜昌市人民政府在长江西陵峡口的三游洞顶,重建至喜亭,供人们登临揽胜,并重刻《峡州至喜亭记》碑文于亭内。2016年7月18日,横跨长江宜昌段的大江、三江和西坝岛的至喜长江大桥胜利通车,桥以“至喜”为名,既表达了世人对宜昌未来发展和宜昌人民的美好祝愿,也寄托了宜昌人民对这位文学家的景仰和怀念。
诗书传家久远。据夷陵区档案馆馆藏《欧阳族谱》记载,明成化八年(1472年),欧阳修第20代后裔欧阳应春,也曾任夷陵州事,其子欧阳普诚在其父去逝后,曾在宜都落藉。欧阳修在宜昌的后代主要分布在枝江、宜都、远安、夷陵区等地,现已传至40代,枝江顾家店镇有欧阳宗祠遗址。[1]
作者简介
李扬,1969年5月出生于洪湖,湖北省作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