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榴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9年12月1日 (日) 14:44 由 13August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榴蓮學名Durio zibethinus Murr)又名韶子、麝香貓果,屬木棉科熱帶落葉喬木。榴蓮果肉營養豐富,有「水果之王」美稱。榴蓮營養價值極高,經常食用可以強身健體,健脾補氣,補腎壯陽,溫暖身體,屬滋補有益的水果;榴蓮性熱,可以活血散寒,緩解經痛,特別適合受痛經困擾的女性食用;它還能改善腹部寒涼、促進體溫上升,是寒性體質者的理想補品。

植物學史

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它原產在馬來西亞,大城王朝時代傳入泰國。馬來語稱榴蓮為「徒良」,泰語至今也是這樣叫法,中文譯為「榴蓮」。

另一種說法是它從緬甸的他懷,瑪立達瑙詩等地引進來的。對此也有兩種傳說,其一是公元一七八七年暹羅軍進攻緬甸時,意圖奪取他懷,但無法攻克。在圍城期間。由於運輸困難,軍中糧草缺乏,將官只好命令士兵四處尋找野果充飢,士兵在林中找到一種碩大而有刺的果實榴蓮。當他們設法剖開嘗試之後,出乎意料的香甜可口。後來回師曼谷時,官兵中不少人把榴蓮果核隨身帶回,在自己房屋周圍種植。據說,以前在曼谷地區,曾到過緬甸的官兵後代庭院中,多生長有一百年至一百五十年的榴蓮樹,由於1871年和1942年先後發生兩次大水災,這些榴蓮樹死亡殆盡。其二是說由往返與泰緬之間的商船傳入泰國南部,後來從素叻他尼府傳到曼谷等地。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高可達25米,幼枝頂部有鱗片。

托葉長1.5-2厘米,葉片長圓形,有時倒卵狀長圓形,短漸尖或急漸尖,基部圓形或鈍,兩面發亮,上面光滑,背面有貼生鱗片,側脈10-12對,長10-15厘米,寬3-5厘米;葉柄長1.5-2.8厘米,聚傘花序細長下垂,簇生於莖上或大枝上,每序有花3-30朵;花蕾球形;花梗被鱗片,長2-4厘米。

苞片托住花萼,比花萼短,萼筒狀,高2.5-3厘米,基部腫脹,內面密被柔毛,具5-6個短寬的萼齒;花瓣黃白色,長3.5-5厘米,為萼長的2倍,長圓狀匙形,後期外翻;雄蕊5束,每束有花絲4-18,花絲基部合生1/4-1/2;蒴果橢圓狀,淡黃色或黃綠色,長15-30厘米,粗13-15厘米,每室種子2-6,假種皮白色或黃白色,有強烈的氣味。花果期6-12月。

榴蓮是一種很矛盾的水果,有的地方既把它視為宗教崇拜的供果,又因為刺鼻的氣味而禁止帶入公共場所。榴蓮大如足球,外皮粗糙不平,汁液是淺黃色,氣味奇臭無比而口感卻細膩香甜。但就是這樣的水果卻被稱為「果中之王」,因為它營養含量極為豐富。但是很多外國人無法忍受他的氣味,還沒品嘗就把它扔出窗外。

生長環境

榴蓮屬於純熱帶作物,榴蓮的物候學特徵生長所在地日平均溫度22℃以上。無霜凍的地區可以種植,中國海南省和雲南省的部分地區可以發展。 因為榴蓮要終年高溫的氣候才能生長結實,即使在赤道地區,海拔600m以上的高地,由於氣溫下降,也不能種植榴蓮或不能結果。

分布範圍

原產地是文萊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也有一些人認為原產於菲律賓。榴蓮生長地遍布東南亞,其主要生長在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地,其它種植榴蓮地方包括柬埔寨老撾越南、緬甸、印度斯里蘭卡西印度群島佛羅里達州夏威夷巴布亞新幾內亞波利尼西亞群島馬達加斯加、澳大利亞北部和新加坡

中國廣東海南有栽培。

繁殖方法

常用種子繁殖榴蓮,但榴蓮遺傳變異性大,每隻核都可能長出十種不同品質的果實,而且良莠不齊,劣等榴蓮可育出非常優秀的品種。同樣,好的榴蓮也可育出劣質品種,有的實生榴蓮終生不掛果。為了培育優良品種,保證品種純,早結豐產,多採用嫁接繁殖來培育榴蓮。

芽接

除了單子葉和一些形成層不規則的植物,幾乎所有雙子葉的木本植物都可以芽接繁殖。砧木鉛筆般大小,現砧木莖部離土10cm處,由上而下割兩道寬0.7cm,長3~4cm切縫,在兩道切縫的頂端平切一刀,將皮拉起,長短與芽片相吻合。切口下端留下少許已拉開的皮以供托住芽片。獲取芽片的過程與砧水切縫拉皮方法相同,鑲合後,用1cm寬的塑膠薄膜帶紮緊。嫁接口最好在兩天內不要接觸雨水。

注意的是其他果樹芽接法可將芽體完全包紮,唯有榴蓮例外,因為芽片上的芽體容易脫落。兩星期後就可知是否成活。成活後,在砧木上端離接芽約30cm處剪掉以刺激芽眼快速生長。日後,砧木會滋生很多的砧枝,這些砧枝不可完全除掉,必須翻下一兩枝以幫助接芽吸收養分,但是所留的砧枝不可讓其生長過盛,需時常修剪以免阻礙接芽的成長。

劈接

種籽萌芽尚未開葉或者未成木質前的幼苗最宜作砧木。在砧木離6~7cm處平剪,在平坦的砧樁中間往下直切一刀約1cm深成「V」形;獲取與砧樁直徑相當而有兩三個芽的枝梢作接穗,長約8~10cm,將葉片剪去3/4,把接穗下端扁削成楔形,插入砧樁切縫處,用薄膜帶紮緊。事後用透明塑料袋將整棵秧苗套住以防接穗水分被蒸發出去,放在陰涼之處大約兩三星期後,如接穗的葉片不會脫落者即告成功。

靠接

只適宜少量的繁殖,種在塑膠袋內的秧苗約六、七個月大就可供作砧木,有關接穗的枝梢大小與砧術相等,最理想的是直立的營養技。

扦插

用的枝梢大約15cm長,直徑如筷子般大小,要有數片葉子及芽體,每片需剪去三分之二,以防止水分蒸發。枝梢向下的一端斜削或從下而上叉剪1厘米,塗上一層荷爾蒙生根劑,插入潮濕的沙杯中,置於光照弱的溫室里,澆水,經七、八個星期後如果葉片不會脫落,幼根生長,便可移植於塑膠袋內。

枝梢腹接

砧木大小均可,只要它已長成木質,皮層易於剝開,插梢處高低自選,切口過程與芽接相似。選取長10cm尚未開葉,未成術質的壯嫩枝梢作接穗,接穗斜削長度比砧木切口稍為短些,插入砧木切口,用塑膠帶綁住,再以透明塑膠紙包緊,置於陰涼處。兩星期後剪開膠紙,但膠帶切勿解殲,直到枝梢長成為止。

空中壓條

進行空中壓條沒有季節性,選鉛筆大一點的枝條,從尾端算起在太約40cm處環剝長約3cm,剝皮後需用刀背削去切口處的形成層,否則切口皮層會復元而不 生根。在切口處包上一團潮濕的泥土,大小如鴨蛋般。用塑料紙包捆三層,兩頭綁緊,大約經過三個月新根生長後便可剪離母體。將塑膠紙割開,植於黑色的果苗塑料袋,置於陰涼處,大約一兩個月後便可移植。由於成活率低,繁殖榴蓮時很少採用。

栽培技術

定植苗高

30~40厘米時可定植,株行距3米x5米為宜,施入有基肥、土雜肥和適量石灰作基肥。全年均可定植,以帶土種為佳。

施肥管理

結果樹每年要重點施肥1次,即春季抽蕾肥、夏季果實膨大肥和采果前肥,尤其要施好果實膨大肥。采果後深施一次有機肥。

整形修剪

因萌芽力很強,種植後1~2年要注意整形,采果後及時修剪,以保持良好樹型。

主要價值

營養價值

榴蓮性熱,可以活血散寒,緩解痛經,特別適合受痛經困擾的女性食用;它還能改善腹部寒涼的症狀,可以促使體溫上升,是寒性體質者的理想補品。榴蓮營養價值極高,經常食用可以強身健體,健脾補氣,補腎壯陽,暖和身體。

營養成分

營養元素 含量(每100g) 營養元素 含量(每100g)
熱量 147千卡 維生素B6 0.14毫克
蛋白質 2.6克 脂肪 3.3克
碳水化合物 28.3克 葉酸 116.9微克
膳食纖維 1.7克 維生素A 3微克
胡蘿蔔素 20微克 硫胺素 0.2毫克
核黃素 0.13毫克 尼克酸 1.19毫克
維生素C 2.8毫克 維生素E 2.28毫克
維生素C 2.8毫克 維生素E 2.28毫克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