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杨文骢——(1597年—1646年), 明末画家。字山子龙友,号陈龙鹤巢雪盦,原籍贵州贵阳,流寓金陵(今江苏南京)。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举人,博学好古。善画山水,为画中九友之一。所作的台荡等图,有宋人之骨力。受董其昌影响,近黄公望倪瓒的格调。亦工书法、诗文,有《山水集》、《洵美堂诗集》。作品有《枯木竹石图轴》,《仿吴镇山水图轴》。[1]

杨文骢
出生 1597年
金陵(今江苏南京)
逝世 1646年(48-49岁)
国籍 中国明朝
职业 画家
知名于 善画山水,亦工书法、诗文。
知名作品 《山水集》
《洵美堂诗集》
《枯木竹石图轴》
《仿吴镇山水图轴》

目录

从政毁誉参半,书画备受推崇

杨文骢,抗清官员, 多次会试不中。崇祯七年(1634年)选为江苏华亭县教谕,后迁青田、江宁等地知县。他在南明时期的弘光元年(1644年),被擢升为右佥都御史,与妻兄马士英沆瀣一气,为世所诟病。后以率众抗击清军负重伤被执,谕降不屈,乃被杀。举家30余口同时遇难。康熙元年(1662年)与义士孙临同葬于枫香岭。作为政治人物的杨文骢可以说是毁誉参半,但是作为画家的杨文骢,在明代绘画史上还是占有一席之地的。博学好古,善画山水,为“画中九友”之一。与董其昌、王时敏名声相当。身后还被清代戏曲家孔尚任写进了《桃花扇》,成了一个小花脸式的人物[2]

他的绘画艺术成就较少,而造成他在绘画史上的成就很少的原因有二。其一是他只活到50岁,用在书画创作上的时间太短。与董其昌、文徵明这样活到80岁以上的画家不能比。其二是在不算长的艺术生涯中,为了应酬四方所请,他还找画师为之代笔。这样在传世不多的杨文骢画作中,还存在着代笔与真迹的问题。不把传世杨文骢画作中的代笔与真迹区别开来,就无法对他的艺术水平作出准确的判断。

杨文骢卓才绝艺,皆因他的诗、书、画三绝,还有精于骑射。杨文骢主张师法造化,重视行路、写生,反对一味摹古,主张多师,打破流派门户之限。他的艺术思想,成熟于江南,但早在故乡已经植根。他自号“山子”,意即大山之子,由此可见故乡对他的深刻影响。[3]

《杨文骢书画集》

贵州人民出版社于2011年出版了《杨文骢书画集》(贵州省文史研究馆编,2011年8月第1版)。这本书是迄今为止收录杨文骢书画最丰富的一本画集,收录了画作40件、书法作品10件。该书的策划和编者陈繁昌老先生费了很大的心力,从全世界博物馆和私人藏家手中,苦心收集了这么丰富的杨文骢的作品,以光先贤的遗德,这是很让人钦佩的。不过,这本书也存在着较严重的缺憾的。将一些赝品作为真迹收录其中,就很不妥当。这和编者不是书画鉴定专家,在作品取舍时多从旧说而没有及时的将学术界新成果吸纳进来有关。

参考资料

  1. 曲苑观止: 清代卷. 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1: 38–. ISBN 978-957-0414-77-6. 
  2. 杨文骢的书画艺术及其作品真伪. news.artron.net. 2013-08-12 [2019-03-29]. 
  3. https://kknews.cc/culture/vp9yy5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