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杨慎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杨慎矜(?-747年),唐朝政治人物,隋炀帝后代。曾依附杨国忠李林甫,诬陷大臣,后因得罪李林甫,被唐玄宗赐死

简介

隋齐王杨暕曾孙,祖父杨政道曾被东突厥立为隋王,后归附唐太宗,拜员外散骑侍郎。其父杨崇礼官太府卿,死后葬于少陵原。有兄弟杨慎名杨慎馀

杨慎矜是隋炀帝杨广的玄孙,他的父亲是唐代开元年间户部尚书杨崇礼。杨慎矜继承了他父亲的许多优点。首先,就是长的帅。杨崇礼生有三个儿子,杨慎名杨慎馀以及杨慎矜[1]

为人深沉刚毅,富有才干,且相貌堂堂,尤善理财。官职起家汝阳县令,因才干在兄弟三人中最为出色,被擢升为监察御史,接替父亲为国掌管太府,政绩卓著。

经历

慎矜生年没有记载。父亲杨隆礼],长安(701年十月-704年十二月)中任天官郎中,神龙(705年正月-707年九月)之后,历任洛、梁、滑、汾、怀五州刺史,皆有政绩而闻名。景云年间(710年),为避唐玄宗讳,改名为杨崇礼。开元初年(712年),擢升为太府少卿,最后擢升拜为太府卿,加封银青光禄大夫,进封弘农郡公

由于隋朝是唐朝的"二王 "之一,杨慎矜的家族显赫而又瞩目,子弟在唐朝可以门荫入仕。而他本人深沉刚毅,富有才干,意气用事,喜欢结交朋友。当初,他为汝阳县令,以善于治理而闻名,颇有家门之风。

子承父业 杨慎矜之父杨崇礼在太府卿之职上二十年,公正清廉始终如一,到他九十多岁时,授任户部尚书后因为年老有病被免去太府卿之职。当时太平之世日久,国库中的财物堆积如山,人们认为经过杨卿之手的财务无不精确,每年检查节省出来的钱有数百万贯 ,唐玄宗因此属意从他的几个儿子中访求能够承担父亲职务的人。宰相认为杨慎馀、杨慎矜、杨慎名三人皆能勤于恪守为政清廉有其父风范,而以杨慎矜最为优秀,因此拜任监察御史,掌管太府的收入支出 。杨慎馀先为司农丞,又担任太子舍人,监管京仓,不久之后为父亲守丧。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服丧期满,多次迁官后任侍御史,仍旧掌管太府的收入支出。杨慎名拜授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充任都城含嘉仓出纳使,很得恩宠。杨慎矜对于诸州缴纳的物品中有水渍伤破及种类等次低下者,都命令本州折价征收现钱,转卖成轻巧的物品,州县的征收调拨,一年到头不曾断绝。他在御史台数年,又专知杂事,风格很高尚 。

天宝二年(743年),迁任权判御史中丞,充任京畿采访使,并依旧知任太府出纳使。当时右相李林甫握权,杨慎矜因为自己迁任拜官不是通过他的门路,而惧怕不敢任职,坚决辞让,因此授任谏议大夫,兼任侍御史,仍依旧掌管太府的收入支出。后鸿胪少卿萧谅为御史中丞,萧谅到御史台后,毫不谦让,双方弄的很不和睦,杨慎矝最终出任陕郡太守 。李林甫认为杨慎矜能顾屈从于自己,重新升任他为御史中丞,仍充诸道铸钱使,其馀官职照旧 。

当时散骑常侍、陕郡太守韦坚兼任御史中丞,又任水陆漕运使,权利超过宰相。侍御史王𫟹审问韦坚的狱案 ,杨慎矜保持中立观察事态,王𫟹因此怨恨他,李林甫也引为憾事。杨慎矜与王𫟹的父亲王瑨是表兄弟,王𫟹是他的表侄,小的时候在一起玩耍,王𫟹入御史台任侍御史,杨慎矜任御史台主事,也有推荐援引之力。等到王𫟹迁中丞,杨慎矝虽然与王𫟹同在朝班,但仍然像对待子孙辈那样经常喊他的名字为王𫟹,王𫟹自恃与李林甫交好,心中渐渐不平。

天宝五年(746年),杨慎矜迁任户部侍郎,所任御史中丞和其他使职如故。李林甫见杨慎矜深受皇帝恩宠,心中嫉妒,又知道王𫟹与杨慎矜有矛盾,就诱说王𫟹构陷他,王𫟹于是伺机诬陷杨慎矝。杨慎矜夺取了王𫟹的职田,又在背后辱骂王𫟹,并诋毁其母,王𫟹不堪其辱。杨慎矜性情爽快,向来与王𫟹亲密,曾经对王𫟹解说谶书,又与还俗僧人史敬忠交往,说他有学业 。

他依附杨国忠,自称同族宗亲,又受李林甫指使,诬告刑部尚书韦坚与节度使皇甫惟明同谋废帝[2]。权位渐盛,李林甫忌之。

天宝三年(744年),由于父坟“草木皆流血”,请教胡人史敬忠解除的办法。史敬忠教“身桎梏,裸而坐林中厌之”。开元中,为御史中丞[3]。天宝六年十一月(747年),慎矜和他兄弟以行厌胜之术(巫术诅咒)罪名被玄宗赐死[4]。家人流放岭南


轶闻

杨慎矜也很给力。多次担任过御使中丞,侍御史兼任户部。在唐朝安史之乱之前,大唐有30年的时间当中,财政制度的改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出现。其中,土地原本的均田制制度招到破坏,唐朝的赋税也随之相应变化。那时候的唐玄宗,花销很大,不说“一骑红尘妃子笑”为杨贵妃万里求得荔枝的额外支出,还有其他唐玄宗大额消费,国家支出日益膨胀。杨慎矜的才能在这个时候显著体现。唐玄宗任命他为监察御史,掌控收入支出。在位期间,调度州县,收缴物资去除低质品,收取现金,他在当御史这些年,国库中的财物堆积如山,而且杨慎矜人格好,好结交朋友,做事专心,唐玄宗喜爱地不得了。

不过,杨慎矜的命运却没有自己的父亲好。因为韦坚的狱案,杨慎矜得罪了侍御史王𫟹,还有宰相李林甫。而后,又因为诸多事情,李林甫等人百般排挤他。其中,玄宗年间,有名的酷吏吉温,对杨慎矜破坏最大,出力最多。吉温为人奸诈,行事又小心,后来投靠了李林甫,成为李林甫的左右手。杨慎矜性情爽快。一个性情中人,要对付暗处的宰相等权臣,无疑是头大的。

最终,杨慎矜因为被诬陷,天宝747年,杨慎矜、杨慎馀、杨慎名三人双双被赐自尽。杨慎矜不能象自己的父亲一样,为人老道,低调做人,缺乏深谋远虑,最后不能够保全引退,惨死在小人手上。

杨慎矜继承了父亲的才学,在太府近十年当中,一直敬职尽责,最大化的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而且使得唐朝的财政收支平衡,为唐玄宗得力助手,可惜,最后没有得到善果,实在是可惜了。[5]

  1. 原文网址:https://kknews.cc/zh-tw/history/y883avn.html
  2. 资治通鉴•卷二一五》
  3. 太平广记》卷第三百五十六夜叉一
  4. 新唐书》,卷134,页4562-64
  5. 原文网址:https://kknews.cc/zh-tw/history/y883av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