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病害流行和防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植物病害流行和防治》,植物病害流行学和抗病育种基础著作。J. E.范德普朗克著。纽约学术出版社1963年出版。收编于《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

内容简介

本书分23章,计349页,有220余篇参考文献。主要根据侵染速率和接种体数量与病害发生间的定量关系,阐述了研究植病流行学的新方法,把植物抗病性分为垂直抗病性和水平抗病性。第1章简述了病害防治与流行学的关系,并介绍了流行学中的一些概念。第2—4章分析了流行学研究中的基本参量,即流行速率 (r)和初始菌量(x0)以及它们之间的各种关系,并就病害流行曲线的绘制提出一些看法。第5—8章分析了基本流行速率 (R)和表观流行速率 (r)间的关系,病害的潜育期和潜伏期,寄主抗病性、环境条件对流行速率的影响; 把病害流行过程分为3个阶段; 指出在寄主不断生长且受侵染组织不断枯死条件下,如何对侵染速率进行适当校正。第9章讨论了病害在田间发生的随机性和病斑重叠侵染及其转换。第10章概述了植物病害流行学如何应用于病害控制,指出各种防治措施或是减少x0或是减少r。第11—13章以马铃薯晚疫病、小麦杆锈病、小麦黑穗病和蕃茄枯萎病为例,论证了田间卫生在病害管理中的作用。第14—20章全面论述了寄主抗病性在病害防治中的重要性,把寄主抗病性分为垂直抗病性和水平抗病性,前者的作用是减少X0,后者是减缓r,并为它们在抗病育种中的应用提出理论基础。第21章论述了杀菌剂防治病害的流行学基础。第22、23章分别阐述了病害在田间的空间传播和小区试验代替农田可能产生的误差。

本书是第1部用数学方法详细分析植物病害流行过程的专著,把病害防治与病害流行过程在理论上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许多新概念、新观点,尤其是两类抗病性的划分,震撼了植病界和育种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验证。在他后著的几部书中也提出许多新见解,尽管这些见解未必今后都能被证实,但在植病流行学、抗病育种和病害管理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指导意义。本书是植物病理学和抗病育种工作者的重要参考书。

作者简介

J. E. 范德普朗克 (J. E. Vander Plank,1908— ),南非植物病理学家,在南非农业技术服务部植物保护研究所任职。1933年在伦敦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贡献是改变了植物病害流行学和抗病育种的方向。主要著作有 《植物抗病性》、《植物侵染原理》、《植物病理过程的遗传学和分子基础》以及 《植物病害中寄主与病原物的相互作用》专著。

相关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以“齐全、新颖、系统、科学、稳定”为编纂原则,选收了1985年以前出版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综合性科学、社会和人文科学[1]文学艺术等方面500多个学科(包括主要学科及其分支学科)的名著,以及世界各大宗教的重要典籍。其中有科学上各主要学派的代表作,文学艺术上各主要流派[2]的代表作,宗教上各主要宗派的主要典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重要著作。

视频

植物病害流行和防治 相关视频

植物病害与杀菌剂第一讲
植物病害及症状类型 | 中科禾一

参考文献

  1. 高考知识积累: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别,新东方高考网,2020-06-01
  2. 文学流派及其主要作品,道客巴巴,201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