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提取物化学研究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植物提取物化学研究室本领域以森林植物非木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开展其次生代谢活性物体内代谢和富集机制、提取分离、化学特征、生物转化、化学修饰、生物活性、功能评价及及加工利用研究,开发林源提取物及功能食品、保鲜剂、医药中间体、化妆品[1]和天然饲料添加剂、林源生物农药等。

主要研究方向

1特色植物活性物化学、生物转化和活性评价,如银杏、松树

2林源医药中间体修饰与制剂;

2植物单宁化学与利用,如五倍子、栲胶等;

3 特色分泌物化学与利用,如漆树、枫香、紫胶等;

4 林业精油与色素加工利用,如杉木、樟树、杜香、栀子等;

5 林下森林食品加工利用,如食用菌、蓝莓、沙果;

6食用木本油脂品质评价与综合利用,如油橄榄、油茶、核桃等;

7农林废弃物循环利用加工技术,如生物饲料、生物农药等。

8提取物加工装备设计与工程化集成技术。

相关资讯

【掌上春城】全国首个!探秘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化研究室

普通人眼里的植物世界花草缤纷,但在植物科学家们看来,植物是伟大而隐秘的。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蕴藏着云南首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一代又一代的研究人员,数十年如一日地在此与植物对话,用科学方法解析植物化学语言,创造了众多研究成果,并成功转化运用到了生物医药大健康领域。

我国第一个植物化学研究室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里,有一处伴着植物清香和化学试剂味道的神秘地带。

云南首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这就是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前身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昆明工作站植物资源化学研究组,由着名植物学家蔡希陶先生于1957年创建。

经过几代科学家的不懈努力,2001年,国家科技部批准其建设成为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下称“植化室”),是我国第一个以“植物化学”命名的研究室(1963年),也是云南省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

该实验室更多关注的是药用植物

为什么将这样一个举足轻重的重点实验室放在云南?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所长普诺·白玛丹增介绍,该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关注的是药用植物。

全国野生高等植物约有31000多种,其中云南省约有17000多种,占了全国野生高等植物比例的57.5%。

云南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为开展植物化学研究提供了理想的资源条件,同时可以借助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平台,去挖掘植物中所蕴含的科学能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