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梨树干腐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梨树干腐病

梨树干腐病
原圖鏈接

梨树干腐病是由大茎点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梨树上的病害。主要为害枝干和果实,一般多发生在苗木和幼树。

梨树干腐病在世界各梨区均有发生。芽接苗剪砧过晚不利于伤口愈合,切接苗接口愈合不良;出圃时为了方便运输剪截;起苗装运过程中造成的机械伤口及受冻、受旱等原因,都有利于发病。

梨树干腐病的防治方法主要以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为主。首先培育壮苗,提高苗木抗病能力。苗木假植后充分浇水,定植不可过深,以接口与地面相平为宜;栽后如天旱就浇水。合理施肥,控制枝条徒长;干旱时应及时灌水。结合冬剪,及时剪除病枝。最后结合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梨树干腐病

外文名: Pear tree die back

梨树干腐病1
原圖鏈接

为害植物: 梨树

为害部位: 枝干和果实

病 原: 大茎点菌

危害症状

在北方旱地区发生严重,是梨树仅次于腐烂病的重要枝干病害。主要危害梨树枝干和果实,病斑绕侧枝1周后,侧枝即枯死。一般较少造成死树,但病害的蔓延速度很快。枝干染病,初期皮层出现褐色病斑,很少烂至木质部,质地较硬;当病斑扩展至枝干半圈以上时,其上部枯死。果实染病,果面产生轮纹斑,随后果腐烂。苗木染病,树皮出现黑褐色长条状湿润病斑后,叶萎蔫,枝条枯死。后期病部失水凹陷,四周龟裂,其上密生黑色小粒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与腐烂病的区别:

①初期病斑颜色较深,发病组织较浅,一般不至木质部(只是严重发病的可深达木质部),病斑多为带状或不规则形状,其上常有纵横裂纹。

②病斑上的黑点小而密,后期不形成孢子角。果实受害病状同轮纹病非常相似,初期为圆形、褐色、略凹陷的病斑,在适宜温、湿度条件下扩展很快,且病斑上也呈现同心轮纹,后期可见黑色小点。[1]

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器在发病的枝干上越冬,有的也可以在发病后形成的僵果上越冬。春天潮湿条件下病斑上形成分生孢子,借雨水传播,形成当年枝干和果实的初侵染。枝干发病与树体生长情况有关,树势衰弱、持续干旱、土壤含水量不足等均可造成病斑的迅速扩展。一般在水利条件较差、土壤肥力低和管理粗放的地区和园地发病较重,而且在同一梨园中,生长势弱的单株发病较重。

病害原因

枝干发病与树体生长情况有关,树势衰弱、持续干旱、土壤含水量不足等均可造成病斑的迅速扩展。一般在水利条件较差、土壤肥力低和管理粗放的地区和园地发病较重,而且在同一梨园中,生长势弱的单株发病较重。[2]

病害区别

梨树干腐病与梨树腐烂病的区别:①初期病斑颜色较深,发病组织较浅,一般不至木质部(只是严重发病的可深达木质部),病斑多为带状或不规则形状,其上常有纵横裂纹。②病斑上的黑点小而密,后期不形成孢子角。果实受害病状同轮纹病非常相似,初期为圆形、褐色、略凹陷的病斑,在适宜温、湿度条件下扩展很快,且病斑上也呈现同心轮纹,后期可见黑色小点。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培育壮苗,提高苗木抗病能力。苗木假植后充分浇水,定植不可过深,以接口与地面相平为宜;栽后如天旱就浇水。合理施肥,控制枝条徒长;干旱时应及时灌水。结合冬剪,及时剪除病枝。

化学防治

苗木假植前应用波美3-5度的石硫合剂喷洒消毒。干腐病发生初期应及时用利刀刮除病斑,伤口用401抗菌剂50倍液消毒,再涂波尔多液;病斑较大时,则可用利刀在病部纵刻几条伤痕,每条相隔0.5厘米,深达木质部,然后刷401抗菌剂20倍液或涂刷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倍液,隔10-15天再涂刷1-2次。严重的病枝应及早剪除。此外,每次防病喷药时应喷及枝干各个部位,以防病原侵入。生长期间喷洒1:2:200倍波尔多液或45%晶体石硫合剂3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4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保护枝干和果实。

相关视频

梨树干腐病的防治方法!

梨树干腐病、黄化病、冻害等病害病因分析讲解(山西平遥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