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神俊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李神俊(477~541年),本名李挺,字神俊,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县)人。北魏时期大臣,西凉武昭王李暠玄孙,安南将军李佐之子。

  • 少以才学知名, [1]意尚风流,为太常卿刘芳所赏识。 历任中书侍郎、太常少卿、荆州刺史,迁大司农、镇军将军、散骑常侍、中书监、吏部尚书等,封千乘县开国侯,食邑千户。
  • 兴和三年(541年),去世,终年六十四[2]。追赠使持节、侍中、司徒公、尚书左仆射、骠骑大将军、雍州刺史,谥号文贞。

基本信息

本名    李提  
字号    字神俊     
官职    镇军将军 中书监 吏部尚书
爵位    千乘县公
封赠    侍中 司徒 骠骑大将军 雍州刺史
谥号    文贞
出生地   陇西狄道 
出生时间  477年 
去世时间   541年  
所处时代   北魏 
主要成就   固守荆州 选拔人才 五州刺史  

人物生平

才学知名

  • 李神俊年轻时因为有才学而知名,为太常刘芳所赏识。李神俊脱去布衣遵奉朝廷征召,任奉朝请,后转任为司徒祭酒、从事中郎。不久,他被授予骁骑将军、中书侍郎、太常少卿之职。后出任为前将军、荆州刺史。[3]

固守城池

  • 当时四方多事,到处连年战乱。梁武帝萧衍派遣部将曹敬宗前来侵犯,围攻荆州城很长时间,又引水灌城,城墙没有被水淹没的只有数版之高。李神俊极力安抚将士和城中百姓,大家同力固守城池。皇帝下令派遣都督崔暹,别将王罴裴衍等人前往救援,曹敬宗兵败退走。当时寇贼逃走之后,城外有很多尸骸暴露在野外,李神俊令人把尸体收集起来予以埋葬。不久,他被召回朝廷授任为大司农卿。孝明帝元诩在位末年,李神俊任镇军将军、相州刺史。当葛荣领兵南下的时候,李神俊异常惊恐,竟然从马上跌下摔伤腿脚,仍旧滞留在汲郡,朝廷下令把他追回。孝庄帝元子攸即位后,凭李神俊外戚的名望,授任他为散骑常侍、殿中尚书。又追论他早先固守荆州的功劳,封为千乘县开国侯,食邑一千户。后转任中书监、吏部尚书。[4]

位极人臣

  • 李神俊崇尚风流,凭着感情推举引进人物,不能做到坚守正道奉公无私,因此,没有多大的声誉。有个钜鹿人李炎曾上书朝廷谈论李神俊的过失。天柱大将军尔朱荣曾经推荐一个人为曲阳县令,李神俊认为此人官阶不够而不予任用,尔朱荣听说之后大怒,说李神俊自己树结亲党,排挤压抑有功之人。李神俊因此而非常恐惧,就上表请求解除吏部的官职。于是就授任他为卫将军、右光禄大夫。不久,尔朱荣进入京都,幽禁皇帝,李神俊就逃窜隐匿在民间。
  • 出帝(孝武帝)元修即位时,回到朝廷,授散骑常侍、骠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之职。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即位之初,代理并州刺史,迁骠骑大将军、肆州刺史。后又回朝任侍中。


老年去世

  • 兴和二年(540年),李神俊去世,终年六十四岁。朝廷侍中、使持节、追赠都督雍秦泾三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尚书左仆射、司徒公、雍州刺史,开国公等职爵如故。[5]


人物轶事

  • 李神俊接连死了两位妻子,又想娶郑严祖的妹妹郑氏为妻,郑氏是李神俊的叔伯外甥女,卢元明也打算娶郑氏,于是两人发生争执,竟然在郑严祖的家中争斗起来。后来郑氏终于嫁给了卢元明,李神俊为此惆怅不已,当时人们都说,李神俊是凤德之衰。李神俊没有儿子,堂弟李延度将第三子李容儿过继给他。[2]

人物评价

  • 李神俊风流倜傥,清秀出众,而且博学多闻,对于朝廷的现有典章以及人伦氏族,他大多都能熟记。他非常喜爱艺文礼乐,到了老年也没有停止,凡是同他交游的人,都是当时的名士。他乐于提拔年轻人,以此为自己增添声名,所以四方才子都尊崇并归向他。但李神俊性情旷达直率,不注重检点和节制自己,以至于和一些少年之徒,亲昵狎玩,不能做到清正方重,知道他的人都用这些事来讥笑他。[1]

参考资料

  1. 1.0 1.1 《魏书·卷三十九·列传第二十七》:神俊风韵秀举,博学多闻,朝廷旧章及人伦氏族,多所谙记。笃好文雅,老而不辍,凡所交游,皆一时名士。汲引后生,为其光价,四方才子,咸宗附之。而性通率,不持检度,至于少年之徒,皆与亵狎,不能清正方重,识者以此为讥。
  2. 2.0 2.1 《魏书·卷三十九·列传第二十七》:神俊丧二妻,又欲娶郑严祖妹,神俊之从甥也。卢元明亦将为婚,遂至纷竞,二家阋于严祖之门。郑卒,归元明,神俊惆怅不已,时人谓神俊凤德之衰。神俊无子,从弟延度以第三子容儿后之。
  3. 《魏书·卷三十九·列传第二十七》:神俊,小名提。少以才学知名,为太常刘芳所赏。释褐奉朝请,转司徒祭酒、从事中郎。顷之,拜骁骑将军、中书侍郎、太常少卿。出为前将军、荆州刺史。
  4. 《魏书·卷三十九·列传第二十七》:时四方多事,所在连兵。萧衍遣将曹敬宗来寇,攻围积时,又引水灌城,城不没者数版。神俊循抚兵民,戮力固守。诏遣都督崔暹、别将王罴、裴衍等赴援,敬宗退走。时寇贼之后,城外多有露骸,神俊教令收葬之。徵拜大司农卿。肃宗末,除镇军将军、行相州事。于时葛荣南逼,神俊忧惧,乃故坠马伤脚,仍停汲郡,有诏追还。庄帝纂统,以神俊外戚之望,拜散骑常侍、殿中尚书。追论固守荆州之功,封千乘县开国侯,邑一千户。转中书监、吏部尚书。
  5. 《魏书·卷三十九·列传第二十七》:神俊意尚风流,情在推引人物,而不能守正奉公,无多声誉。有钜鹿人李炎上书言神俊之失。天柱将军尔朱荣曾补人为曲阳县令,神俊以阶县不用。荣闻大怒,谓神俊自树亲党,排抑勋人。神俊惧,启求解官。乃除卫将军、右光禄大夫。寻属尔朱兆入京,乘舆幽执,神俊遂逃窜民间。出帝初,始来归阙,拜散骑常侍、骠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孝静初,行并州事。寻除骠骑大将军、肆州刺史。入为侍中。兴和二年薨,年六十四。赠都督雍秦泾三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尚书左仆射、司徒公、雍州刺史,侍中、开国公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