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学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李学刚西南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64年6月生于四川省邻水县。

研究方向

1、“生物药学”。主要从事天然活性成分的分离、提取、化学修饰;降糖、降血脂、减肥等活性成分及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及药理功能研究;药物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2、“中药化学”。主要从事天然活性成分的分离、提取、化学修饰,候选药物新药研究。

3、“药用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主要从事保健食品、中兽药、饲料添加剂等开发及研究;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及应用。

研究工作

先后主持科技部支撑计划项目1项(“石柱黄连规范化种植基地及其SOP优化升级研究”,2011BAI13B02-1)、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1项(“治疗糖尿病并发症中药新药研究”, 2010ZX09401-306-3-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鱼腥草素同系物与细菌细胞膜相互作用” ,20673084,2007~2009年;“表面活性剂与肌酸激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相互作用” ,29473117,1994~1997年)、重庆市科委十一五新药创制重大专项“黄连综合开发利用”(2008AA5021,2008~2011年)、以及其他省部级及横向合作30余项。在《Planta Medica》、《Eur. Chem. Med.》、《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B》、《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J. Sep. Sci.》、《J. Agric. Food Chem.》、《Journal of Asian Natural Products Research》、《Fitoterapia》、《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Med Chem Res》、《Journal of Medicinal Plants Research》、《Colloid and Surface》、《J.Colloid & Interf. Sci》、《中国中药杂志》、《中草药》、《中药材》、《中成药》、《中国兽医学报》、《化学学报》、《物理化学学报》、《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营养学报》、《作物学报》等杂志上发表论文200多篇(SCI收录50多篇);申报技术发明专利32项,获得技术发明专利授权18项;获得“味连须中兽药材”(二类)新药临床批件1个,降糖医院制剂“平抑舒胶囊”批件1个;“黄连综合开发利用”获得重庆市技术发明二等奖(2013);专著一本、成果奖二项。

研究成果

①、黄连综合开发利用:主持“石柱黄连规范化种植基地及其SOP优化升级研究”(科技部支撑计划项目)、“黄连综合开发利用”(重庆市科委重大专项)、“黄连产业链项目策划”(重庆市发改委项目)、“黄连副产物开发利用”(重庆市民委专项)、“黄连总生物碱提取技术及中试”(石柱县重点项目)、“黄连降血脂新药”(重庆市卫生局重点项目)等项目11项;在黄连深加工关键技术、黄连副产物开发利用、黄连活性成分提取分离及结构修饰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深入研究:已经申报技术发明专利18项,获得授权12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近75篇,Sci收录22篇;“黄连综合开发利用”获得重庆市技术发明二等奖(2013);“黄连须(味连)中兽药材”新药(二类)获得临床批件(渝农医函[2012]7号);在黄连综合开发利用及深加工研发方面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②、降血糖和降血脂新药研发:以植物提取物(尤其是黄连总生物碱)为原料,按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药注册管理补充规定》和中药研究相关技术指导原则要求,本着“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基本原则,开发的以黄连(总生物碱)为主要原料的降血糖医院制剂“平抑舒胶囊”获得批件(渝制20120009)、抗焦虑及促进睡眠中药新药1个,正在进行临床前研究。

③、“医药氨基酸生产”。生产的组氨酸盐酸盐,达到日本味之素质量标准,实现了年产组氨酸盐酸盐2吨以上。生产组氨酸盐酸盐的同时,联产精氨酸盐酸盐和精氨酸碱、赖氨酸系列、酪氨酸系列等。该项目已经实现工业化生产。并获得技术发明专利(专利号:01132740.5)。

④、辣椒综合开发利用(提取辣椒红色素、辣椒碱、辣椒渣利用)。帮助企业完成扩大生产规模的任务,全程参与全套工业生产和设计。将溶剂消耗减少四分之三,收率提高10%,产品质量显著提高(溶剂残留有300ppm降低到10ppm以下);开发了90%以上含量的辣椒碱产品和色价300以上的高纯度辣椒红色素产品。

中国科研人员

中国科协测算,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从2006年的近4200万人,增至2016年的9154万人。我国投身研发活动的人数也呈现出逐年增长趋势,总量保持世界第一,2007年至2016 年,从173.6万人/年增长到387.8万人/年。R&D研究人员[1]在2016年达到169.2万人/年,占R&D人员的比重为43.6%。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统计,中国研究与发展(R&D研究)人员全时当量数占全球总量(世界41个主要国家和地区合计数)的比重从2009年的18.8%上升到2015年的21.9%,位居全球首位[2]

视频

李学刚 相关视频

执业西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生物药剂学
世界上最伟大的50位科学家,杨振宁排首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