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实验室于2006年更名,曾用名为振动、冲击、噪声国家重点实验室[1],是一个依托于上海交通大学、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科研机构和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基地。

2019年3月,被科技部在2018年工程领域和材料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为工程领域优秀类实验室。

实验室介绍

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实验室于2006年更名,曾用名为振动、冲击、噪声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一个依托于上海交通大学、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科研机构和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基地。该实验室在世行贷款“重点学科发展项目”的支持下,于1989年正式批准建设,1995年9月正式建成,同年对外开放,并在1998年5月以较好成绩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评估。目前,闻邦椿院士任学术委员会主任,高峰教授任实验室主任。实验室积极贯彻执行“开放、联合、流动、竞争”的运行机制,立足于应用基础研究,几年来,各项工作开展顺利,同建成初期相比,有较大程度发展和提高,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较大的影响。

研究方向

实验室的主要学术方向和研究内容为:解决工程领域中有关机械结构和系统的振动、冲击、噪声及故障诊断学科前沿的基本理论、技术方法及工程应用问题,探索新的减振、防冲、降噪方法,探索新的振动和噪声的智能控制及预报方法,探索新的机械设备故障诊断理论及方法,发展相关的实验分析技术、信号处理技术以及新型软、硬件,提高机械设备性能指标、改善机械设备的力学状态与声学环境,以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迅速发展的需要。

项目成果

实验室科研工作具有特色、成绩卓著。自实验室建成以来,先后承担科研项目30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科技攻关重点项目3项,国家“863”项目3项,国家“973”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70余项,省部委重大(点)项目60余项,国际合作项目10余项。实验室建设以来,获得包括国家和部委科技进步等奖[2]项在内的各类科研成果奖近百项,其中“大型旋转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研究”获得199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浮伐技术研究”获得199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以及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其中大量被SCI、EI收录,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获准国家发明和适用新型专利30余项。

人才队伍

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26人,其中教授(含教授级高工、研究员)20人,客座研究人员包括博士后研究人员60余人,每年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40-50人。实验室具有一大批中青年优秀人才。在研究生培养方面,长期以来通过研讨班、重大课题和学术交流等形式,重视对研究生的综合素质训练,培养出了众多优秀人才,其中包括第三届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一名,上海市优秀毕业生两名等,同时,也获得多个省部级教学奖励。目前实验室已在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下制订出新的发展规划,拟在进一步拓宽学科方向的同时,结合地处上海的特点,为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视频

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相关视频

物理选修3-4-机械振动-1简谐振动
人机交互!走进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参考文献

语言已更改自中文(繁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