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晚熟柑橘保果防落防枯水综合技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晚熟柑橘保果防落防枯水综合技术柑橘是世界第一大水果,中国是柑橘第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长期以来,我国早中熟柑橘占95%以上,品种结构失衡,晚熟品种规模很小,季节性生产与全年均衡消费矛盾突出。

一、技术名称

晚熟柑橘保果防落防枯水综合技术

二、技术概述

(一)研发背景

发展晚熟鲜食柑橘[1],拉长上市期,实现均衡供应、维护生产稳定、抵御进口冲击,是推动产业持续发展,有效化解卖难,实现山区增绿、精准扶贫和生态环保的重要措施。

2007年在农业农村部柑橘种苗补贴项目支持下,重庆市大规模发展晚熟柑橘,随着基地逐步投产,出现了越冬果实落果和枯水导致低产低效的严重问题。全市晚熟柑橘冬季落果率平均达30-50%,春季枯水率平均达30%以上。如2008年,重庆恒河果业奉节铁佛果园晚熟脐橙冬季落果90%以上;2009年美国博富文柑橘公司晚熟夏橙冬季落果率90%以上,基本绝收;2011年突遇低温寒害,长寿现代农业园区多个W▪默科特晚熟杂柑果园冬季落果率高达75%以上,未脱落的果实出现粒化型枯水率达65%,难以食用;同期发展晚熟柑橘的江津、垫江、忠县、开州、万州等地也同时出现类似现象。尽管采取了激素保果、开沟排水除涝、熏烟覆膜防霜冻、春季灌溉等传统技术措施,仍不能全面解决柑橘冬季落果枯水严重的问题,导致大面积果园低产低效,给企业和果农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晚熟柑橘保果防落防枯水综合技术,采用营养诊断技术手段,进行树体营养的控丰补缺,并结合相关的农耕农艺措施,实现晚熟柑橘保果防落防枯水,提高柑橘产量和品质,推动晚熟柑橘稳步健康发展。

(二)技术要点及参数

1、营养诊断指导补钾补锌

需通过测土、测叶营养诊断分析树体营养丰缺状况,通过叶片喷施微量元素[2]和土壤施肥结合,控制过剩营养、补充缺乏元素,实现树体营养均衡供应。对于缺钾、缺锌的果园,特别是树体叶钙含量高导致的拮抗型缺钾,在冬季来临之前,叶片喷施2次0.2%硫酸钾+0.2%硫酸锌,增加树体钾、锌含量,保果防枯水。

2、果园覆膜防霜保果

冬季寒潮来临之前,采用树体覆盖薄膜,防止寒流及霜雪对果实、叶片、树体的直接侵蚀;采用主干覆草来增加树干抵御低温能力。

3、应急熏烟防霜

未覆膜的果园密切观察天气状况,在极端低温来临时的傍晚,通过燃烧谷壳、杂草、秸秆等进行熏烟,增加地表空气微粒数量,扰乱土壤能量辐射方式,减少土表热量快速流失,防止霜冻的发生。熏烟场地宜选择在冷空气易聚集的低洼地段,平均每亩1~2堆,要控制熏烟时间,通常白天不需要熏烟,减轻烟霾污染。

4、开沟排水除涝防落

疏通果园沟、渠、凼,排水沟主要为土沟,深度80厘米,确保果园积水顺利排除,控制秋冬季连阴雨发生果树根系涨水导致的落果。

5、采前灌溉

春旱发生频繁的重庆、四川、湖北等地,在果实采收前应进行灌溉,适度增加树体水分吸收,提高果实含水,减轻枯水发生。一般10~15天灌水一次,直至果实采收结束。灌溉采用穴灌非充分灌溉或滴管,穴灌主要在果树树冠滴水线附近开挖1~2个30~50立升的灌水穴,每次灌水约50千克/株即可,发生降雨,应顺延。

(三)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该技术“晚熟柑橘保果防落防枯水综合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已获授权发明专利保护(ZL201310278538.4)。自2013年以来,在重庆市荣昌、潼南、永川、江津、渝北、巴南、梁平、巫溪、长寿、涪陵、垫江、丰都、万州开州、丰都、忠县、云阳、巫山等晚熟柑橘主产区县,建设“晚熟柑橘防落果防枯水技术”示范园54个,示范面积23.4万亩。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被农业农村部定为全国农业主推技术,在长江上中游和桂北柑橘优势带大规模推广应用,推动了我国晚熟柑橘产业的高速发展。

核心技术形成的主要成果“晚熟柑橘落果枯水的形成机制及综合防控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成果获2017年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晚熟柑橘保果防落防枯水综合技术集成与应用”获2016-2018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

三、适宜区域

全国晚熟柑橘种植区域。

四、注意事项

1、果园叶片采样单元为100亩,土壤营养检测不能准确反映柑橘树体营养水平,应根据叶片检测结果判断树体营养丰缺状况,结合果园管理、结果状况、土壤数据、砧木、树势等进行综合分析。

2、微量元素缺素矫治应以叶面喷施为主,其吸收快,见效好。

3、长江三峡库区大水体迎水面果园、广西南部等没有霜冻危害的区域,可以不用覆膜防霜和熏烟防冻措施,减少晚熟柑橘的管护成本。

4、常年极端低温低于-2℃的四川西北部、广西桂北地区和长江上中游远离大水体保护的高海拔和冷空气易于集聚的低洼地,易发生柑橘和果实冻伤,本技术不能保证免遭极端低温的霜冻危害,应结合树冠覆膜防霜技术综合防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