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星际消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星际消光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类名词术语。

中国,从来就是一个文化底蕴极度丰富的国家,中国的文字,更是凝聚着中国的文化精魂[1]。中国最早出现的和文字相关的文化记忆就是仓颉造字,小小的文字中蕴藏了无限的文化[2],然后就出现了最初的甲骨文

名词解释

星际消光:遥远天体(恒星、星系)发出的电磁波被星际弥漫物质(气体或尘埃)部分吸收、散射,造成光度减弱的现象

同样的原因也会导致星际红化现象:由于星际物质对不同波长的星光吸收、散射的程度不同,对长波散射小,对短波散射大,因此接受到的星光比没有散射吸收的星光要偏红。

1930年,瑞士天文学家特朗普勒首次证明星际消光现象的存在。星际中各种弥漫星云、行星状星云、尘埃球状体等都是消光物质。对于低银纬的天体,其星际红化现象较严重。这跟太阳日落时是红色的原因类似。对遥远星体的观测必须扣除星际红化的影响,才能得到正确的天体分布信息。

已知的吸收特征包括2175Å的峰(星尘DIB),3.1μm水冰等。

太阳系附近的UBV系统中的V带消光一般采用0.7 - 1.0 mag/kpc,即每远1 kpc,恒星亮度会升高一个星等(弱2.5倍)。

科技名词

科技名词,是指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类名词、术语,属于科技术语。是科学技术形成、记录、积累、交流、传播的前提和基础,是科学思维的基础和工具

统一、规范科技名词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科技创新和构建新时代中国科技话语体系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中国融入全球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性举措,意义重大而深远。

1990年6月23日,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国家教委、新闻出版署发出《关于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科技名词的通知》。

2020年6月2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在京发布2019年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和语言生活状况,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近6万条科技名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