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时事辩论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时事辩论会》是凤凰资讯台的一档语言类节目,每天一个热点话题,聚集不同区域,不同行业,背景迥异的专家学者,社会名流,以深入探讨,小组辩论的形式,在时事辩论会展开观点交锋[1]

时事辩论会

辩论技巧

其实,辩论技巧所包含的道理非常简单,那就是:把道理说得清楚又有说服力。最高明的辩论技巧不需要太多的花巧,也不必太花俏;它无需太刻意,也无需我们去费尽心机;它根植于我们的知识和语言之中。

有人把辩论比赛比喻为“比武竞技”,把辩论会当作“武林大会”,如此的类比是相当有趣的。知识好比内功,内功深厚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有风雷之势;辩论场上,知识根底深厚的,随口一句皆成文章。不过,这一招是否能打在对手的身上,还得看招式是否正确;出口成章又是否字字珠玑、句句皆中辩题的要害,那还得看辩手的语言驾驭能力。一位武者所追求的,是使出能够发挥本身内功最大威力的招式,克敌制胜;一位辩手所追求的,是用有力的语言,表达精确的知识,说服评判 —— 这就是所谓的辩论技巧。

辩论比赛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台上的双方有着同等的发言权。哪怕你是所谓的传统强队,又或者你过往的记录乏善可陈,到了台上,你就得尽一切所能去论证你的立场、去说服评判。你不应该因为你是“强队”而背负更大的论证责任,也不因为你是“弱队”而获得额外的同情分。或许我们倾向于同情弱者,可是我们却不能让对“弱者”的同情,影响了我们的客观判断,甚至使我们对“强者”施加不对等的要求。尤其是当“强者”和“弱者“的界定,是建立在先入为主的假设之上,那就更不可取。

以这样的一个共识作为前提,我们再来看看到底要辩些什么。是为了确认真理是处于那一方的立场之中吗?由于辩论比赛的要求就是双方的立场必须对立,如果一方的立场代表着真理,那另一方的立场就是谬误。那么又是谁来决定哪一方的立场是真理呢?如果是由评判或观众来决定的话,比赛就没有进行的必要,让评判或观众根据自己的见解直接投票就行了。如果是看场上的双方谁说得好来决定的话,所谓的真理却会产生不确定性。同一个时候用同一个辩题进行两场辩论比赛,可能得出相反的成绩—— 结果谁代表着真理?

由此可见,胜与负不代表真理属于哪一方,我们也不必假设比赛的胜利方意味着真理的所在。毕竟,如果其中一方的立场代表“真理“的话,那么比赛也就失去“公平“这最主要的竞赛基础。只有在双方立场都“有真有假”的情况之下,辩论比赛才有进行的可能。辩论技巧的功用就在于把己方立场的“真”和对方的“假”尽量突显出来。

举个例子,“人性可移还是不可移”这样的一道辩题,是为了使我们在比赛过后找到人性是否可移的答案吗?是否说“人性不可移”的一方胜了,所有的观众就不得不相信“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孩子会打洞”吗?到了下一次,正方胜了,同样的观众就非得改变看法,相信“橘生淮南则为枳”吗?曾经有过这样的一位评判,认定了这道辩题就是要站在“人性是否能够由善转恶或由恶转善”的角度去谈,认为这才是辩题的正确“语境“(context)。所以当正方从这个视角去提出论点时,他觉得正方很有“诚意”。当反方从不同的角度去诠释辩题,提出人性中的理性等特质不会从人身上被移走时,他就认为那是在玩弄“辩论技巧”。

在这个例子当中,我们可以发现到主要的问题不在于反方有没有玩弄“辩论技巧[2]”,而是在于该评判企灌输一种他认为政治或道德正确的观点,然后用这观点去判断比赛的胜负。其实,辩论技巧不是诡辩、不是扭曲真相,而是有效地把一道辩题的不同层面和方面呈现出来。当然,这一要求必须建立在辩题的可辩性和公平性的基础之上。涉及的各方,包括参赛队伍、主办单位、评判和观众,必须对此达到共识,辩论才有进行的可能,讨论辩论技巧才有意义。如果“人性可移/不可移”必须以“人性是否能够由善转恶或由恶转善”的角度去谈,那反方如何立论呢?

视频

时事辩论会 相关视频

时事辩论会:中国能否用"核保护伞"换朝鲜弃核?
时事辩论会 应否规管禁用“屌丝”等网络词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