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新江湾城街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新江湾城街道

中文名 :新江湾城街道

所属地区:上海杨浦区

新江湾城街道筹建于1998年,2003年正式建立,是上海中心城区第100个街道。新江湾城位于杨浦区的东北部,东起闸殷路,南至三门路,西达国权北路,北抵军工路。总面积为8.6平方公里,其中由上海城投总公司实施综合开发的为5平方公里,复旦大学江湾新校区1平方公里,另有2.6平方公里是由部队开发的区域。新江湾城的总体定位是建设成为面向21世纪的知识型、生态型花园城区。

2020年5月,入选2018-2019年度上海市文明社区。[1]

基础建设

新江湾城借鉴国内外生态型社区的成功经验,通过对生态原貌充分保护和发展,形成了以网络状的生态水系和渗透状的绿化体系形成区域生态骨架;绿色空间与水系网络紧密结合,并与人居空间相互渗透的居住环境;大学校区、公共社区、科技园区三区融合,形成共生的文化环境。2010年,杨浦区被列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作为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规划建设的五个功能区之一,杨浦区委、区政府提出,将新江湾城打造为国际化、智能化、生态化,适宜人居的人文生态综合社区。

建德国际公寓、东森涵碧景苑等一批低碳绿色家园已经建成交付居住;同济一附中、复旦科技园小学、上音实验学校、中福会幼儿园等优质教育资源相继在这里落户。2009年新江湾城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社区安全促进中心认证成为全球国际安全社区网络第164个成员。201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环境规划署(UNDP)授予新江湾城"联合国环境友好型城市示范项目--国际生态社区"。

生态环境

新江湾城大型公共绿化率将达到20%,公共水系将达到8%,功能区绿化率将达到35%,城区绿化覆盖率将达到60%左右。5平方公里的城区,约有1平方公里为公共绿化和水系覆盖,这在上海中心城区的社区中是绝无仅有的。随着新江湾城中高档产品的不断涌现,区内优越的生态环境、人文氛围和生活品位展露无遗,其必将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尚低碳型第三代国际社区标杆。

历史文脉

江湾五角场地区在1927年时,国民党政府鉴于上海地位的重要,成立上海特别市,由市政府根据孙中山先生《实业计划》中有关上海的改造方针,在吴淞与江湾之间(今江湾体育场附近)着手规划建设上海市中心区,1929年开始进行开发,以行政、文化、体育等公共建筑群为主体,采用放射环形的道路系统。新区于抗日战争前夕已初具规模,但不久便毁于战火。1932年日军发动"1.28"淞沪战争后,在此造"日本乡村俱乐部"、"日本人高尔夫球场"。37年"8.13"第二次淞沪战争爆发,日军侵占五角场地区后,强行将有400多年历史殷行古镇及7,000亩土地,圈造军用机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机场为上海空军所有,一直沿用到20世纪末才迁建而废止。

新区建设

新江湾城街道筹建于1998年,2003年正式建立,是上海中心城区第100个街道。新江湾城共分为六大板块。南面的这一块是知识商务中心板块,作为江湾-五角场城市副中心的一部分。这一板块主要以酒店、写字楼、SOHU社区和科技园区为主。"生态源"位于知识商务板块的西北角,这里原是军用机场的弹药库,经过70多年的封闭演化,形成目前有100多种珍稀动植物的生态大绿岛,为了保护它的原生态,此处圈起来做成一个"生态源",不对外开放,建设一个生态展示馆供大家参观。第二个板块是都市村庄板块,占地约60万平米在殷行路以南,江湾城路以西。这个区域以低层和小高层的住宅为主,是新江湾城的主要居住区。中间的公园是安徒生主题公园。第三个板块是江湾城路以东的自然花园板块。

视频

“群星璀璨耀新城”新江湾城街道2017文化盛典-政立一时装队“花样年华”走秀表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