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新宫藩 (纪伊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新宫藩

图片来自tokotokotorikura

新宫藩(日语:しんぐうはん )是日本纪伊国牟娄郡新宫(现和歌山县新宫市下本町二丁目)的庆应4年正月14日(1868年2月7日)创藩,明治4年7月14日(1871年8月29日)废藩,原本是纪州藩的一部分,表高是35,000石,实高是42,312石,藩厅是新宫城,人口是9,765户54,679人。

历史

庆长5年(1600年),浅野幸长以376,000石入主纪州,其家老浅野忠吉则以28,000石就任为新宫的领主,翌年忠吉开始兴建新宫城元和5年7月19日(1619年8月28日),德川赖宣以555,000石入主纪州,御附家老水野重央也以35,000石就任为新宫的领主。元和7年11月12日(1621年12月24日),重央死去,其子水野重良不甘于当陪臣,为了当直臣而拒绝继任家督,直至元和9年(1623年)6月才继位。

宽永10年(1633年),新宫城完工。宝永4年4月7日(1707年5月8日),新庄直恒长子作为第三任藩主水野重上的养子而继位,即水野重期,同年宝永地震爆发,在新宫有184户倒塌,其后宝永大喷发火山灰也飘至此地。正德4年7月18日(1714年8月27日),水野重矩三子作为重期的养子而继位,即水野忠昭。

享保3年5月11日(1718年6月9日),新宫与力获准御目见,拜见了纪州藩藩主。享保16年(1731年),伊藤东涯的内弟宇井恺翁在新宫开办汉学塾郁翠园。宽政6年(1794年)11月和宽政11年(1799年)5月,纪州藩藩主德川治宝以及前藩主德川重伦先后到访新宫。文化3年(1806年),郁翠园作为藩校改称汉学所。

嘉永5年12月7日(1853年1月16日),纪州藩前藩主治宝死去后,水野忠央开始排斥治宝派,并且以附家老身份开始在纪州藩掌握实权。翌年12月10日(1854年1月8日),他又扩充与力人数,同年12月20日(1月18日)与力的约7000石知行被划入新宫领。安政2年3月5日(1855年4月21日),忠英打算与纪州藩换地,但是遭到纪州藩领民反对,最终此事在安政4年7月22日(1857年9月10日)告吹。安政3年6月14日(1856年7月15日),新宫与力从纪州藩直臣变为水野家家臣团,同日忠英开始尝试拥立纪州藩藩主德川庆福为江户幕府将军,在与井伊直弼的合作下成功让庆福当上将军,即德川家茂。忠央本身推测打算通过成为家茂的直臣来参与幕政,然而随著樱田门外之变爆发,他在万延元年6月4日(1860年7月21日)被下令隐居和谨慎,由其子水野忠干 (纪伊新宫藩主)继位。

文久3年10月26日(1863年12月6日),忠干在天诛组之变爆发时于本宫戒备,庆应2年6月18日(1866年7月29日)在长州征讨期间则于安艺国大野町 (广岛县)的战事中获胜。戊辰战争爆发后,纪州藩选择佐幕,庆应4年正月4日(1868年1月28日),德川庆喜要求纪州藩派兵前往国分寺 (大阪市)和今宫町,忠干接报后便随即动身前住大坂。当忠干抵达大坂城时,庆喜已经乘搭开阳丸前往江户,纪州藩虽然被要求在大坂城戒备,但是忠干以人数不足以戒备为由而拒绝。同年,当接获幕府战败的消息后,纪州藩向新政府表示愿意归顺,并且向新政府称忠干是为了劝谏庆喜的朝敌行为以及撤走派驻的藩兵才前往大坂。庆应4年正月14日(1868年2月7日),新宫藩正式成立[1]

在新宫藩成立后,纪州藩仍然要求忠干主持藩政直至明治元年8月27日(1868年10月12日)才离任。翌日,忠干表示希望在东京行幸随行,但是遭到拒绝。同年10月17日(11月30日),他打算开拓与领地接壤的大和国大台原,但是遭到拒绝,翌年3月再次申请也失败。明治2年3月28日(1869年5月9日),忠干上奏版籍奉还,同年6月20日(7月28日)获任命为知藩事。

同年10月,藩校汉学所改称育英堂。明治3年(1870年)6月,新宫藩的兵制从英国式改为法国式。明治4年7月14日(1871年8月29日),废藩置县,改设新宫县,藩校也改称为新宫县学校,同年11月22日(1872年1月2日)新宫县被划入至和歌山县和度会县,新宫县学校再改称为乡学校。同年12月25日(2月3日),新宫藩的常备兵解甲归田。

江户藩邸

新宫藩的江戸藩邸分为上屋敷、中屋敷、下屋敷和藏屋敷。上屋敷最初位于田安门外,宽文5年3月23日(1665年5月8日)转移至净瑠璃坂。

中屋敷最初位于牛込原町),原本是下屋敷,在弘化2年9月19日(1845年10月19日)和翌年12月28日(1847年2月13日)各一部分相対替至深川越中岛的中屋敷和净瑠璃坂的上屋敷,深川越中岛的中屋敷其后在嘉永6年12月26日(1854年1月24日)被收回,安政元年5月23日(1854年6月18日)拜领位于涩谷的中屋敷。下屋敷最初位于市谷原町,一部分在天明5年12月3日和天明8年3月26日(1786年1月2日和1788年5月1日)先后相对替至龙庆桥的下屋敷,龙庆桥的下屋敷在宽政10年12月28日(1799年2月2日)相对替至牛込元天龙寺前的下屋,市谷原町下屋敷的剩馀部分也在文化7年8月16日(1810年9月14日)相对替至此,龙庆桥下屋敷的剩馀部分在文政4年4月1日(1821年5月2日)相对替至牛込原町,天保9年8月19日(1838年10月7日)一部分被收回,剩馀部分天保11年4月27日(1840年5月28日)改为中屋敷。藏屋敷则位于八丁堀

参考文献

  1. 横田淳. 新宮藩. (编) 新人物往来社. 三百藩戊辰戦争事典 . 新人物往来社新人物往来社. 2000-01-25: 84–85. ISBN 4-404-02822-9 (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