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抗體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新冠病毒抗體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剛剛,關於疫情的一條振奮人心消息在網上傳開了。據解放軍報稱,我國科學家在新型冠狀病毒抗體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領銜的團隊,發現了首個靶向刺突蛋白N端結構域的高效中和單克隆抗體。[1]
6月22日22:00,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科學》在線發表了該項研究結果。
剛看到這條消息的時候,是非常的激動。
回想過去半年時間,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國內國外,全世界都處於抗「疫」的狀態。
每一天,我們都在期待着新的藥物出現,期待着疫情能夠早日結束,我們能回到正常的生活中。
這一次抗體研究的重大突破,可以說是給大家以及全世界帶來了希望!
抗體出來了,疫情離開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不僅如此,中國也是個英雄的國家。
當然,這也不能代表着疫情馬上就能完全的消除,我們生活中的預防措施還是不能少。[2]
從新冠病毒抗體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來科普抗體是什麼?
抗體是指機體由於抗原的刺激而產生的具有保護作用的蛋白質。它(免疫球蛋白不僅僅只是抗體)是一種由漿細胞(效應B細胞)分泌,被免疫系統用來鑑別與中和外來物質如細菌、病毒等的大型Y形蛋白質,僅被發現存在於脊椎動物的血液等體液中,及其B細胞的細胞膜表面。抗體能識別特定外來物的一個獨特特徵,該外來目標被稱為抗原。[3]
抗體是一種蛋白質,是由漿細胞產生的。漿細胞又叫效應B細胞。B細胞就是B淋巴細胞,淋巴細胞屬於白細胞。比如體內的B淋巴細胞,在受到外來的物質,如注射的乙肝疫苗刺激後會轉變分化成為漿細胞,產生專門針對乙肝病毒的蛋白質。這個起刺激作用的乙肝病毒就作為抗原,漿細胞產生的蛋白質就叫抗體。當乙肝病毒再次進入機體後或者被別人傳染後,抗體就會馬上識別出,就會做出反應,消滅外來的乙肝病毒,保護人體不得乙肝。抗體不都是對人體有保護作用的,有時候還會危及人的生命。比如對青黴素嚴重過敏的病人,第一次接觸青黴素後不會過敏,但接觸後會產生一種抗體,當再次接觸到青黴素時,抗體就會起到壞作用,可以導致病人發生過敏性休克,搶救不及時病人會有生命危險。[4]
抗體的功能與其結構密切相關。同一抗體的V區和c區的氨基酸組成和順序的不同,決定了其功能上的差異。不同抗體的V區和C區在結構變化上具有一定的規律,又使得其在功能上存在共性。V區和C區的組成和結構,決定了抗體的生物學功能。
新冠肺炎核酸檢測主要通過採集鼻腔、咽喉部位或肛門分泌物進行檢測,是通過聚合酶鏈反應來檢測新冠病毒基因組中特定的核酸序列。而新冠肺炎病毒抗體檢測則是通過抽取血液,檢查血液中IgG和igM的含量,來進行判斷患者是否曾經感染過新冠肺炎病毒。但核酸檢測才是新冠肺炎病毒檢測的金標準。[5]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