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料甸街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料甸街道

图片来自网络

中文名 :料甸街道

所属地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

料甸街道,隶属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地处阿城区西北部,阿什河东岸。东与蜚克图街道相连,东南与红星镇交界,西南与阿什河街道接壤,西隔阿什河与新利街道相望,西北与香坊区成高子镇毗邻,北、东北与道外区永源镇接界;街道办事处驻料甸大街,距区政府15千米。 2018年,幅员面积192平方千米,总人口49610人。 清宣统元年(1909年),属二区。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设料甸子保。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改料甸子村。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改料甸区。1950年5月,改名九区。1956年,改为料甸乡。1958年9月,乡改公社。1984年9月,公社改乡。1986年9月,改料甸满族乡。2001年2月,新乡乡并入。2012年5月10日,撤乡建镇,2019年10月,料甸街道下辖1个社区,15个行政村。 2011年,料甸街道农业总产值6.4亿元,畜牧业总产值1.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亿元,财政总收入96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540元。 [1]

位置境域

料甸街道,地处阿城区西北部,阿什河东岸。东与蜚克图街道相连,东南与红星镇交界,西南与阿什河街道接壤,西隔阿什河与新利街道相望,西北与香坊区成高子镇毗邻,北、东北与道外区永源镇接界;街道办事处驻料甸大街,距区政府15千米。 幅员面积19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料甸街道地处阿什河东岸,地势东高西低。地形东部多山地丘陵,西部是阿什河东岸平原。主要山脉有半拉山、豁子山,境内最高点位于半拉山,海拔260米;最低点位于新乡村8组,海拔230米。

气候

料甸街道属温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冬、夏、春、秋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多年平均气温3摄氏度,1月平均气温20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负42摄氏度;7月平均气温23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36摄氏度。无霜期年平均15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615小时。年平均降水量600毫米。

水文

料甸街道境内河道属阿什河水系,有阿什河、海沟河、洼浑河、小黄河4条河流流经境内,河流总长度33千米。其中最大河流阿什河,从新胜泡子里至新乡村流经境内14千米,流域面积为86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40%。

自然资源

料甸街道已探明地下矿藏主要有建筑石材,建筑用沙和河流石。其中建筑石材储量丰富。其他自然资源有野鸡、野鸭、雀鹰等野生动物种类10余种。林地面积7.8万亩。有落叶松、樟子松、杨树、柞树、色树、紫椴、桦树榆树等。

人口民族

2011年末,料甸街道辖区总人口44375人。另有流动人口1318人。总人口中,男性22652人,占51%;女性21723人,占49%;18岁以下6167人,占13.9%;18-35岁11738人,占26.5%;35~60岁19543人,占44%;60岁以上6927人,占15.6%。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27385人,占61.7%;有满、朝鲜、回、蒙古等少数民族,共16990人,占38.3%。其中满族15296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0%;朝鲜族1421人,占8.4%,其中人口出生率8.36%‰,人口死亡率3.45%,人口自然增长率4.91%,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06人。 2018年,料甸街道辖区总人口49610人。

经济

2011年,料甸街道农业耕地面积19.8万亩,农业总产值6.4亿元,实现农业增加值2.9亿元。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大豆为主,生产粮食10万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棚室香瓜、露地西瓜、露地蔬菜等。畜牧业以饲养牛、羊、生猪、家禽为主,生产肉类3560吨,其中猪肉2410吨;畜牧业总产值1.2亿元。渔业以淡水养殖为主,主要品种有鲤鱼、草鱼、鲫鱼、鲢鱼等,渔业总产值700万元,累计造林4.7万亩,林木覆盖率21.4%,活立木积蓄量20万立方米。水果种植面积500亩,产量1340吨。农民人均纯收入8540元。 2011年,料甸街道工业总产值4.2亿元,比上年增长8.1%,实现工业增加值8400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9%。 2011年末,料甸街道有商业网点14个,职工62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亿元,比上年增长10.8%。财政总收入961万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0万元,比上年增长12%。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0.4亿元,比上年增长10.2%,人均储蓄909元;各项贷款余额0.3亿元,比上年增长12.5%。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