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蜚克圖街道

圖片來自網絡

中文名 :蜚克圖街道

所屬地區: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

蜚克圖街道,隸屬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地處阿城區北部,東與賓縣賓西鎮隔河相望,南與紅星鎮接壤、西南與料甸街道相連、西北與道外區毗鄰,東北與賓西鎮交界。2011年,轄區總面積133平方千米,轄區總人口23892人。 明成祖永樂年間,置淝河衛起。清設驛站稱蜚克圖驛站(清代阿勒楚喀四驛站之一)。民國十年(1921年),屬二區,駐永增源。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屬料甸子保。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設蜚克圖村。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改蜚克圖區。1950年,更名八區。1956年改為蜚克圖鄉。1958年9月,鄉改公社。1961年1月,劃歸賓縣;5月,劃歸阿城縣。1984年9月,公社改鄉。1988年,鄉改鎮。 2019年10月,蜚克圖街道下轄1個社區;7個行政村。 2011年,蜚克圖街道農業總產值6.9億元,工業總產值5.7億元,財政總收入50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378元。 [1]

目錄

位置境域

蜚克圖街道,隸屬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地處阿城區北部,東與賓縣賓西鎮隔河相望,南與紅星鎮接壤、西南與料甸街道相連、西北與道外區毗鄰,東北與賓西鎮交界。2011年,轄區總面積13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蜚克圖街道地處松花江平原,地勢西高東低。地形除蜚克圖河西岸為沖積平原以外,其餘大部分為丘陵漫崗地帶,東南有部分山區。境內最高點位於新富村魯家店屯,海拔280米;最低點位於蜚克圖村,海拔190米。

氣候

蜚克圖街道屬溫帶季風氣候。無霜期年平均13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508小時。年平均降水量600毫米。

水文

蜚克圖街道境內河道屬松花江水系,主要有蜚克圖河,小猞猁河、秋皮溝河。河流總長15千米,流域面積88平方千米。境內最大的河流為蜚克圖河、上游自東南向西北流入賓縣,下遊河段為賓阿兩地之界河,境內長度為10千米,流域面積約為70.5平方千米。

自然資源

蜚克圖街道境內礦藏及其他自然資源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銅、鐵鋅等金屬礦和建築石材。鉬、鎢礦床位於秋皮溝石灰石礦區內,硅灰石礦點位於秋皮溝石灰石礦東山。水泥用大理岩主要出產於新富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蜚克圖街道轄區總人口23892人。另有流動人口421人。總人口中,男性12202人,占51.1%;女性11690人,占48.9%;18歲以下3656人,占15.3%;18-35歲6193人,占25.9%;35-60歲10482人,占43.9%;60歲以上3561人,占14.9%。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8842人,占78.9%;有滿、朝鮮、蒙古、回等少數民族共5050人,占21.1%。其中滿族5027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99.5%,人口出生率8.4‰,人口死亡率6.1‰,人口自然增長率2.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80人。

經濟

2011年,蜚克圖街道有農業耕地面積9.7萬畝,農業總產值6.9億元,比上年增長8%,實現農業增加值0.9億元。糧食作物以玉米大豆水稻為主,生產糧食6萬噸。主要經濟作物有地膜瓜菜、葡萄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家禽為主,生產肉類4980噸,其中豬肉1980噸,牛肉3000噸;畜牧業總產值3.5億元。林木覆蓋率18%,活立木蓄積量10萬立方米,農民人均純收入10378元。 2011年,蜚克圖街道工業總產值5.7億元,比上年增長9.6%,實現工業增加值3.1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7.3%。 2011年末,蜚克圖街道有商業網點400個,職工1000人,財政總收入509萬元,比上年增長10%。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3萬元,增值稅450萬元,企業所得稅5萬元,個人所得稅1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0%、10%、10%、10%。各類存款餘額4134萬元;人均儲蓄1797元;各項貸款餘額2835萬元,比上年減少28%。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