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文湖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0年7月8日 (三) 19:15 由 流年似水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added Category:440 工程學總論 using HotCat
前往: 導覽搜尋

文湖線,線路編碼為BR,線路代表色為棕色,全稱文山內湖線,改名前為木柵內湖線(初期被人簡稱為柵湖線,因諧音不雅而改名),是台北捷運運營中的一條線路,也是台灣最早開始運營的捷運線路,啟用於1996年3月28日。依興建期間與階段運營所使用的線路名稱,文湖線又以中山國中站為界,細分為南段的木柵線(通稱文山線)與北段的內湖線。是唯一全線皆位於台北市境內的捷運線路,其長達25.7公里的線路及全線總計24站。2014年10月11日,為方便外籍旅客辨識,曾以數字編號稱為1號線,但又於2016年10月取消數字改採英文編碼識別,根據線路顏色—棕色之英文而縮寫為「BR」。此線路與環狀線並列台北捷運唯二不能攜帶非摺疊式自行車的線路,並且是唯一一個沒有和中和新蘆線交會換乘的線路。

簡介

木柵線自動物園站經新光路、萬芳路、興隆路、辛亥路,穿越辛亥隧道北側接和平東路轉復興南、北路,至民權東路口的中山國中站是台灣第一條捷運線,屬中運量捷運系統,全長約10.9公里,設12座車站,全線以高架方式興建,另設有1座車輛段。

內湖線為銜接木柵線,自中山國中站尾軌,沿復興北路以高架型式至民族東路口轉進松山機場內布設出土段駛入地下,至台北國際航空站大廈前平面停車場下方設松山機場站,後續往北穿越松山機場、基隆河,經北安路458巷41弄於大直自強隧道南端環島旁之北安路東側出土,以高架線路往東沿北安路、內湖路、文德路、成功路、康寧路,進入南港經貿園區,全長約14.8公里,設12座車站及1座車輛段。

木柵線於1996年3月28日通車運營,內湖線於2009年7月4日通車運營。木柵線串聯內湖線運營,全線合稱文山內湖線,可與松山新店線、板南線及淡水信義線換乘。配合線路編號系統,本線路編號名稱為「BR 文湖線」。

文湖線屬於中運量系統,本線除松山機場站和大直站為地下車站外,均為高架車站。線路東起南港經貿園區的南港展覽館站,穿過中山高速公路的汐止五股高架橋進入內湖後沿康寧路、成功路、文德路、內湖路、北安路至大直,往南穿越基隆河及台北松山機場後,沿民族東路北側、復興北路、復興南路、和平東路、福州山隧道、辛亥路、興隆路、萬芳路,接着穿越景美溪,沿新光路至終點動物園站,全線總長25.7公里。其中南港展覽館站至忠孝復興站為一環狀線路。

文湖線車組運營模式為「動物園-南港展覽館」,亦曾項目增加「麟光-劍南路」的區間車服務。

文湖線由行車控制中心統一控制無人駕駛的四節車卡編組電力動車組運行。原先採用馬特拉公司(木柵線電力動車組與機電系統的法國製造商,現在已經被德國西門子公司併購)VAL256系統,在內湖線興建時,以加拿大龐巴迪運輸CITYFLO650控制系統進行全線更新,並採購該公司的INNOVIA APM 256型電力動車組,擴充該線上的動車組數量以因應線路的延長。

馬特拉系統原先是以兩節車卡為一組的編組為預設運行方式,四節車卡編組的設計是為了配合線路需求而改造。雖然曾考慮平峰時段改以兩節車卡運營,不過因涉及車卡、設備、信號的調整,經濟效益不大而作罷。由於棕線的站台都是以容納六節車卡的長度作為設計、建造的基礎,未來如果決定更動,可改以六節車卡編組運營,但涉及車體結構安全與機電系統之變更,必須深入評估。

文湖線舊名「木柵內湖線」,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和台北捷運公司在2009年10月8日,木柵線與內湖線合併為「文山內湖線」,簡稱「文湖線」,並同步進行相關標示的修改。

文湖線為台灣目前唯二無人駕駛的都市捷運線路,但曾於2009年至2016年7月間,每班車皆全程設置隨車人員。2016年7月起,隨着文湖線之平均每行駛里程數達到5,335,600公里/車卡,才會發生一系延誤5分鐘以上事件,創通車以來最可靠記錄後,開始逐步減少人員隨車。2017年9月後,除松山機場站至大直站之間長隧道外,其餘路段車組已無人員隨車,實現全自動駕駛,撙節人力。

視頻

文湖線 相關視頻

文湖宣傳片 少
台北捷運文湖線穿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