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拜谒唐献陵(郑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拜谒唐献陵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

《拜谒唐献陵》中国当代作家郑剑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拜谒唐献陵

太阳已经偏西,冬天的阳光愈加显得苍白无力,没有多少温暖的感觉,反倒有些寒冷。按照先前安排的行程,从地坑民俗村出来,我们要驱车前往献陵。

或许是行程安排太紧,瞻仰了于佑任纪念馆,走过城隍庙,拜访周家大院,从最具民俗特点的地坑走出来,孩子有些累了,喊着“回家”,爱人身兼司机和保镖二职,也有些懈怠。三原虽不遥远,但也不算近,来一次并不容易,今日错过唐陵,不知何日才能走近。虽说人生不如意的常有八九,但是,尽可能减少遗憾,多一点如意,不也是我们的人生努力的方向吗?

二十多年前,我还是在校学生,和同学们一起拜谒过乾陵。我们花两块钱请一个村民模样的人作导游。导游很健谈,一路上,滔滔不绝,为我们讲解乾陵的故事,无字碑的来历。他还说,唐代十八座陵墓都在由西向东的一条龙脉上,蒲城的泰陵是龙首,乾陵在龙尾。那时,我才知道唐十八陵,也是在那时,我心里就有了个愿望,一定要看完唐十八陵

之后多年,因为种种原因,这个小小的愿望却未曾实现。近几年,交通便捷,也才拜谒过桥陵、泰陵、光陵和景陵。今年放了寒假,无意说到三原,然后查地图,才发现三原是个文化大县,不仅有全国最大的城隍庙,于右任故居,还有李靖故居,更有唐代三座陵墓,其中有一座唐王朝开国皇帝李渊的陵寝——献陵,于是开启今天的三原之行。

这次行程,本来就是因为唐陵而成,又怎样能与献陵擦肩而过?

在我的坚持下,我们向献陵出发。

以前走过的唐陵都是以山为陵,我想,献陵也是如此吧?以山为陵,才更显得皇家的威严和气派。可是,导航却带我们一路向南,离北边的山愈来愈远。沿着新兴路向南,是一马平川的原野,没有山。难道,献陵不是以山为陵,而是封土为陵?

大概四十分钟之后,车子向东行驶,行不多久,前面出现流水冲刷而成的沟壑,沟并不深。车子继而往西,沿坡向下。前面又是坦荡如砥的平原,继续东行数里,车子却又缘坡向上。不多时,来到塬上。平展展的原野上,绿麦如茵。导航显示,到达目的地只有二公里。车子依然向东,导航显示,700米。车子向北一拐,前方,一座长满松柏的陵墓赫然矗立。

果然,献陵积土而成。

一块石碑立在陵前,上书“唐高祖献陵”。旁边有一块水泥筑成的碑刻,正面字迹模糊,隐约可见“献陵”“文物保护”字样,背面写着:“唐高祖献陵位于三原县东北徐木乡永和村。”碑石前面,一座石基埋在土中,从露出的部分可以判定,这是一个石刻基座,青石雕成。

碑石后面,种满松柏的献陵,在夕阳中静默着。一条小径直通上山陵顶端。有两三个游人从小路走下来。陵墓并不很高,沿着小路,两三分钟就到了陵顶。

陵上栽植的松柏也不高大,大概栽植时间并不长,树干只有人的胳膊粗细。或许是因为近些年各地保护文物,发展旅游,这里受到人们的重视,才种植这些树。又或许陵高风大,树木多有摧折,才长得如此单薄。

站在陵巅,俯视四周。远处,平林漠漠,淡烟萦绕;近处,麦田纵横,绿意盎然。北面,东面,西面,神门石刻,荡然无存。唯有南边的的麦田里,一只石虎还站立着。有人说,南边还有一个华表保存完好,而我目力所及,却一无所见。一条水泥路,沿着我们来的方向,绕过陵墓,向东延伸而去。三四个老妇人,提着蛇皮袋子,在路上缓慢地行走。

夕阳西下,献陵显得有些落寞。

我记得乾陵的雄伟壮严。时隔二十多年,那高大的山陵,耸立的阙台,宽阔的神道,厚朴的石刻,还有墓前的六十一石人,至今仍记忆犹新。就是安史之乱之后修建的泰陵、桥陵也一样庄严肃穆。而开国皇帝,而且是开启一个大唐帝国的李渊的陵墓,又何止如此呢?

或许,李渊没有儿子李世民的雄才大略,没有李世民的英勇果敢,但他也算是一代英豪。

据说,献陵中陪葬应有一把蛟弦霹雳弓。这是李渊最钟爱的一把弓,它以蛟筋为弓,黑铁为胎,威力无比,李渊凭借这把弓赢得窦皇后的芳心。传说,窦皇后的父亲为女儿选婿,在大门上贴两只孔雀,谁在百米内射中孔雀的眼睛,谁就能娶他的女儿。李渊用这把蛟弦霹雳弓,射中孔雀眼晴,娶了窦皇后。

一把弓成就了李渊的爱情,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也证明了一个事实:年轻的李渊是一个勇武刚毅之人。

后来,李渊担任太原留守,韬光养晦,积蓄力量。隋末各地群雄并起,李渊在儿子李世民和部下刘文静的劝说下,在晋阳起兵,逐鹿中原。最终,长安称帝,君临天下,平定四方。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他犹豫过,彷徨过,但他最终战胜了自己,战胜了对手,开创一个新的王朝,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建立唐王期,唐高祖李渊延续并发展隋朝官制,鼓励农桑,改善民生,休养生息,让百姓过上太平安定的生活,为后来的贞观之治奠定了基础。他称不上千古一帝,但也算是贤明的君主。

公元625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李渊退位,做了太上皇。贞观九年(635年),李渊病逝。临终,他留下遗诏,要求丧葬俭约:“陵园制度,务从俭约,斟酌汉魏,以为规矩。”汉朝是唐之前唯一一个长治久安,且国势强盛的王朝,大概,李渊希望自己开创的唐王朝也能像汉王朝一样强大长久。而此时,开创之初,国势财力尚不强盛,李渊也是效仿汉文帝,崇尚俭约,亦是为国家,为后世子孙着想。

李渊去世后,唐太宗李世民为陵寝规制问题颇费了一番心思。《通全纲目》记载,虞世南曾两次上奏,请依汉高祖刘邦的长陵故事规划。长陵堆土为陵,东西46丈,南北40丈,封土9丈,工程浩大。汉天子登上皇位就修建陵墓,用了50年方修建而成。数月之间要完成如此巨大的工程,人力不及。又有人提议,东汉光武帝刘秀原陵六丈,应以原陵规划。唐太宗折衷采纳群臣建议,依原陵规制建陵,墓高六丈,夯土建筑,层次分明。四周有墙垣,呈方形,四面各开一门,神门外各有石虎一对。陵前有献殿,寝殿;南北有神道,华表、犀牛、石人等石刻,皆成对并列于神道两旁。

唐高祖献陵虽然是十八陵中占地最小的陵墓,但它奠定了唐陵的模式,之后的唐陵虽多以山为陵,但都遵循献陵的基本模式。

如今,墓前的宫殿已经灰飞烟灭,消失殆尽,石刻也大多毁坏,封土被风吹雨刷,日渐消损。时光流逝,唐高祖的陵寝已不再高大雄伟,李渊也被儿子李世民的光芒所遮掩,但历史终究不会忘记他,终究有人记得他。在明媚的春光里,或者萧瑟的秋风中,有人来拜谒,有人来凭吊,或者顶礼膜拜,或者扼腕叹息。

太阳已经落山,冬天的风吹起来了,我也要离开了,回头再望一眼。

封土之上,松柏苍翠,默然无语。 [1]

作者简介

郑剑,中学教师,渭南市作协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