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斯特尔那斯·艾略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 | |
---|---|
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 | |
原文名 | Thomas Stearns Eliot |
出生 |
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 | 1932年8月17日
逝世 | 2018年8月11日 | (85歲)
国籍 | 英国 |
别名 | 托马斯·斯特尔那斯·艾略特 |
职业 | 诗人、文学评论家、剧作家 |
知名于 | 194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
知名作品 |
《荒原》[1] 《四个四重奏》 |
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 (Thomas Stearns Eliot,1888年9月26日-1965年1月4日)(通称T·S·艾略特),美国英国诗人、评论家、剧作家,其作品对二十世纪乃至今日的文学史上影响极为深远。1948年,艾略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
个人生平
1888年9月26日,艾略特出生于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十六岁之前,艾略特在圣路易斯的史密斯学院学习。
1905年的秋天,艾略特进入哈佛大学,他的新生生涯过得非常舒适,所加入的几个社团当中有一个是文学方面的“书章”(the literary signet)。受一些教授的影响,艾略特开始关注起欧文(Irving Babbitt)的醒世格言及桑塔亚纳(George Santayana)的怀疑论,对他影响最深的是塞门兹(Arthur Symons)的书《文学中的象征主义运动》。由于艾略特起初所择课程过于分散而使自己变得手忙脚乱,但最后凭其毅力终于获得了比较文学的学士学位以及英国文学的硕士学位。
1910年,艾略特离开美国,前往巴黎的梭尔邦大学(the Sorbonne),在那里,各种艺术领域的前卫思想、学术围绕着他,在法兰西学院聆听了伯格森(Henri Bergson)的哲学课后,艾略特一下子就被迷住了,这使得他重归被当时誉为哲学的黄金时代的哈佛修读哲学博士学位。
1914年,艾略特前往欧洲旅行,那个时候,他在哈佛的大部分哲学老师已经将他视作一个未来的同事。艾略特打算于同年秋进入牛津大学的默顿学院学习,同行的有布拉利德(F.H.Bradley)的同事及后续者约阿欣(Harold Joachim)。由于战争迫近,艾略特提前了去英国的旅程,于同年的8月到达伦敦,同行的美国诗人艾肯(Aiken)将艾略特的诗稿送给诗人庞德(Ezra Pound),9月,艾略特与庞德初次见面,从此,两人在新古典主义诗歌的创作活动中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在庞德的帮助下,许多杂志刊登了艾略特的诗作,其中最显著的一首是于1915年发表的《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这首诗模仿了法国象征派诗人儒尔·拉夫格的风格,具有很浓的讽刺意味,刻画了当时社会背景下的人对于爱情对于生活的复杂心理。
1916年4月,艾略特完成博士论文,但由于他拒绝回国而失去了学位。1917年春天,一位朋友为艾略特提供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在罗易德银行(Lloyd`s Bank)担任评估员。这份工作使艾略特有时间和精力继续他的诗歌创作,这一年,他第一本书《普鲁弗洛克及其他》的出版给了他很大的动力。这本书由《自我主义者》杂志印行,由庞德夫妇匿名出资。这本书为艾略特奠定了他诗人的地位,接着,1922年《荒原》出版,这部作品被评论界看作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一部诗作,而艾略特本人的名气高涨,这部作品被认为是英美现代诗歌的里程碑。
1927年,艾略特加入了英籍。
1948年,艾略特凭借《四个四重奏》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四个四重奏》创作于1935年至1942年间,分别是《烧毁的诺顿》、《东科克尔村》、《干燥的塞尔维吉斯》和《小吉丁》。作品探讨的是时间与永恒的哲理诗,但描述的不再是纯粹抽象的概念,而是通过具体的历史去探索永恒和时间之间的辩证关系。
1965年1月4日,艾略特于伦敦的家中逝世。艾略特逝世后,家人遵照他的遗言进行火化。在教堂里,他的牌位上写着:请记住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一位诗人。上面还写着他的生死年月,以及另外两句话:“我的开始就是我的结束,我的结束就是我的开始。”
个人生活
艾略特的祖父是牧师,曾任大学校长。父亲经商,母亲是诗人,写过宗教诗歌。 艾略特的家境十分优越,父亲是公司总裁,母亲原是教师,后成为一名志愿者积极参与社会工作。艾略特是家中最小的孩子。
1915年初,在一个同学的介绍下,艾略特认识了舞蹈家薇薇安(Vivien Haigh-Wood),他迅速的被迷住了,两人于当年的六月结婚。艾略特的父母对此感到震惊,当他们知道了薇薇安的一长串感情史及精神病史后更是深深的担忧。婚后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为了要应付开支,艾略特承受着繁重的工作量,他在一所学校担任讲师,又担任一本先锋杂志《自我主义者》(the Egoist)的助理编辑。后来,薇薇安因为精神上的原因住进了疗养院。1933年,身心疲惫的艾略特与妻子正式分居。1956年,艾略特娶了第二任妻子弗岚切(Valerie Fletcher),这场婚姻十分幸福。
主要作品
作品类别 | 作品名称 | 原文名 | 年份 |
诗歌 | 《普鲁弗洛克及其他》 | Prufrock and Other Observations | 1917 |
《诗集》 | Poems | 1919 | |
《荒原》 | The Waste Land | 1922 | |
《诗集1909-1925》 | Poems1909-1925 | 1925 | |
《圣灰星期三》 | Ash Wednesday | 1930 | |
《擅长假扮的老猫经》 | Old Possum`s Book of Practical Cats | 1939 | |
《烧毁的诺顿》 | Burnt Norton | 1941 | |
《四个四重奏》 | Four Quartets | 1943 | |
《诗选》 | Collected Poems | 1962 | |
散文 | 《神圣的树林》 | The Sacred Wood | 1920 |
《安德鲁·马维尔》 | Andrew Marvell | 1922 | |
《但丁》 | Dante | 1929 | |
《现代文学的传统和尝试》 | Tradition and Experimentation in Present-Day Literature | 1929 | |
《朗伯斯后的沉思》 | Thoughts After Lambeth | 1931 | |
《约翰·戴登》 | John Dryden | 1932 | |
《古典与现代散文》 | Essays Ancient and Modern | 1936 | |
《诗与剧》 | Poetry and Drama | 1951 | |
剧本 | 《岩石》 | The Rock | 1934 |
《大教堂中的谋杀》 | Murder in the Cathedral | 1935 | |
《家庭聚会》 | The Family Reunion | 1939 | |
《鸡尾酒会》 | The cocktail Party | 1950 | |
《老政治家》 | The Elder Statesman | 1958 |
人物影响
文学评论家、复旦中文系教授张新颖也表示,翻开现当代中国诗歌史,众多诗人都曾表示深受艾略特影响,例如徐志摩曾仿艾略特诗风写作《西窗》。卞之琳、夏济安、穆旦等人也都受其影响至深,“从当年的徐志摩、孙大雨到今天的文学青年,几代人读艾略特的旷世长诗《荒原》和《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构成了中国文学的难忘记忆”。
艾略特还是20世纪英国最重要的批评家之一,他的“共同追求正确判断”的理想一度成为颇有感召力的口号。他的《论文选,1917—1932》是英国批评史上少有的经典。
英国广播公司(BBC)2009年组织了一次网上投票,请广大听众和观众推举“全国喜爱的诗人”(不包括莎士比亚),获得这一称号的是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 [3]
人物评价
“他是一位诗人和批评家,融汇了智力与想象、传统与创新,在一个变革时代,他为世界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美国总统自由勋章颁奖词评)
“你也许跟艾略特的评论搏斗了很久,但仍然终生迷恋他最好的诗作。《荒原》和《阿尔弗雷德·普罗弗洛克的情歌》、《一个哭泣的年轻姑娘》、《空心人》、《三圣人的旅程》等,艾略特最不朽的诗作的名单上,也许还可以再加上《小老头》和《小吉丁》。但刚才列举的5首诗是他诗歌创作最重要的成就。” (美国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罗姆评)
“艾略特之所以值得注意,不是因为人们不赞同他对女性、犹太人、教育或宗教的态度,而首先是因为他写的能引起人们共鸣、好奇的诗。” (美国艺术评论家罗杰·金博尔评)
参考资料
- ↑ 艾略特书信 三联生活周刊
- ↑ 不朽的声音:十位“朗读者”与他们的作品 凤凰网
- ↑ [转载]托·斯·艾略特:他改变了一代人的表达方式 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