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扎陵湖湿地」修訂間的差異

(创建页面,内容为“扎陵湖湿地是黄河流经第一、流域第二大淡水湖,是青藏高原最典型的也是海拔最高的淡水湖泊湿地生态系统,是三江源自然…”)
 
 
(未顯示同一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3 次修訂)
行 1: 行 1:
扎陵湖湿地 是黄河流经第一、流域第二大淡水 ,是青藏高原最典型的也是海拔最高的淡水湖泊 湿地 生态系统,是三江源 然保护区的重要保护区域,它不但是黄河上游的主要水源蓄集地,而且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蕴藏了丰富 生物多样性,尤其是数量众多的水鸟栖息地。据初步调查,该区域栖息鸟类近80种,区内仅国家和省重点保护动物就有白唇鹿、藏羚、黑颈鹤、胡尢鹫、大天鹅、雪鸡、斑头雁、鱼鸥、鸬鹚、棕头鸥、赤麻鸭等十几种。
+
[[File: 扎陵湖湿地.jpeg|有框|右|<big>扎陵 湖湿地</big>[http://govpic.qhnews.com/0/10/02/06/10020681_858485.png 原图链接][http://www.qh.gov.cn/dmqh/system/2013/12/02/010088781.shtml 来 大美青海  图片]]]
  
由于 扎陵湖湿地 地处 黄河 源头 ,地 形地貌复杂 交通 便,人烟相对稀少,加 地的 藏族仅以放牧为生,对当 的生态 环境 直接影响较少 大部分地区仍保持 较为原始 自然状态 具有较高 的保护 价值
+
''' 扎陵湖湿地'''是[[ 黄河]]流经第一、流域第二大淡水湖 是[[青藏高原]]最典型的也是海拔最高的淡水湖泊湿 [[生态系统]],是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重要保护区域 但是黄河 游的主要水源蓄集 ,而且由于独特 自然 环境, 蕴藏 丰富 生物多样性 尤其是数量众多 水鸟栖息地。据初步调查,该区域栖息鸟类近80种,区内仅国家和省重点 保护 动物就有白唇鹿、藏羚、[[黑颈鹤]]、胡尢鹫、大天鹅、雪鸡、[[斑头雁]]、鱼鸥、鸬鹚、棕头鸥、赤麻鸭等十几种
  
 扎陵湖 ,又称“查灵海”,与鄂陵湖同为黄河上游最大的一对淡水湖,藏语意为白色长湖。位于青海高原玛多县西部构造凹地内,居鄂陵湖西侧。湖面海拔4294米,东西长35公里,南北宽21.6公里。面积526平方公里,水深平均8.9米,最深处在湖心偏东北一侧,蓄水量46亿立方米。纳卡日曲与约古宗列曲(藏名玛曲)汇成之黄河。自西南一隅流入,由东南一隅流出,湖心偏南为黄河主流线。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入湖,风浪泛起时湖面呈灰白色,故有白色长湖之称。湖中多浮游植物,鱼类资源丰富,与鄂陵湖同为青海水产捕捞基地之一。湖西部距黄河入湖处不远有3小岛,夏季大群候鸟聚居,也称鸟岛。湖滨多为亚高山草甸,为重要牧场。
+
由于扎陵湖湿地地处黄河源头,地形地貌复杂,交通不便,人烟相对稀少,加上当地的[[藏族]]仅以放牧为生,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较少,大部分地区仍保持了较为原始的自然状态,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
 +
 
 +
 扎陵湖 ,又称“查灵海”,与[[ 鄂陵湖]] 同为黄河上游最大的一对淡水湖,藏语意为白色长湖。位于青海高原玛多县西部构造凹地内,居鄂陵湖西侧。湖面海拔4294米,东西长35公里,南北宽21.6公里。面积526平方公里,水深平均8.9米,最深处在湖心偏东北一侧,蓄水量46亿立方米。纳卡日曲与约古宗列曲(藏名玛曲)汇成之黄河。自西南一隅流入,由东南一隅流出,湖心偏南为黄河主流线。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入湖,风浪泛起时湖面呈灰白色,故有白色长湖之称。湖中多[[ 浮游植物]] ,鱼类资源丰富,与鄂陵湖同为青海水产捕捞基地之一。湖西部距黄河入湖处不远有3小岛,夏季大群[[ 候鸟]] 聚居,也称鸟岛。湖滨多为亚高山草甸,为重要牧场。
  
 
==湿地概述==
 
==湿地概述==
  
 湖区沼泽和环湖半岛以及水域是鸥类、雁鸭类和黑颈鹤等鸟类的重要栖息地;湖泊水体中有花斑裸鲤、极边扁咽齿鱼、骨唇黄河鱼等鱼类,其中相当一部分种类为青藏高原特有或中亚特产,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湿地在世界植物区系中属泛北极植物区,在中国植物区系中属青藏高原植物亚区的唐古特区。在该区域的高寒环境下主要发育着以藏嵩草和青藏苔草为主的高寒沼泽化草甸,加上其他高寒草甸,构成了“中华水塔”主要的保水屏障和蓄水库。组成草本植物群落的主要是藏嵩草、水嵩草、华扁穗草、海韭菜等,次优势种为青藏苔草、黑褐苔草等。草本群落层次分化不明显,一般高 10 ~25cm,总盖度 85% ~ 90%。牧草生长期为 90 ~ 120 天。植物群落担负着极其重要的涵养水源功能,将大量的多雨季节的雨水通过渗透转化成地下水,成为水源调节系统中的一环;同时具有过滤和沉淀作用,可以净化水质。一旦这一系统的植被受到破坏,将会导致水源净化、储水和输水系统产生一系列的生态危机。
+
 湖区沼泽和环湖半岛以及水域是鸥类、雁鸭类和黑颈鹤等鸟类的重要[[ 栖息地]] ;湖泊水体中有花斑裸鲤、极边扁咽齿鱼、骨唇黄河鱼等鱼类,其中相当一部分种类为[[ 青藏高原]] 特有或中亚特产<ref>[https://www.sohu.com/a/365683217_351130 藏野驴又回到扎陵湖畔 ],搜狐,2020-01-09 </ref> ,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湿地在世界植物区系中属泛北极植物区,在中国植物区系中属青藏高原植物亚区的唐古特区。在该区域的高寒环境下主要发育着以藏嵩草和青藏苔草为主的高寒沼泽化草甸,加上其他高寒草甸,构成了“中华水塔”主要的保水屏障和蓄水库。组成草本植物群落的主要是藏嵩草、水嵩草、华扁穗草、海韭菜等,次优势种为青藏苔草、黑褐苔草等。草本群落层次分化不明显,一般高 10 ~25cm,总盖度 85% ~ 90%。牧草生长期为 90 ~ 120 天。植物群落担负着极其重要的涵养水源功能,将大量的多雨季节的[[ 雨水]] 通过渗透转化成地下水,成为水源调节系统中的一环;同时具有过滤和沉淀作用,可以净化水质。一旦这一系统的[[ 植被]] 受到破坏,将会导致水源净化、储水和输水系统产生一系列的生态危机。
 +
 
 +
==湿地景观==
  
-- 湿 地景 观--
+
扎陵湖位于[[青海]]高原[[玛多县]]西部构造凹地内,距玛多县城约40km,是黄河源头两个最大的高原[[淡水湖]]之一。扎陵湖海拔高度比我国的内陆湖泊[[青海湖]]还要高出约 1000m<ref>[http://www.shidi.org/sf_3FC86B5A64034F528EAEFE7116150BA0_151_column.html 青海扎陵湖湿地、青海鄂陵湖湿地],湿地中国,2009-6-3</ref>,是名副其实的高原湖泊,也是全国[[海拔]]最高的淡水湖之一。扎陵湖酷似一只美丽的大贝壳镶嵌在黄河上,东西长 35km,南北宽21.6km,湖面海拔 4294m,湖面面积达 526km2,平均水深约9m,最深处在湖心偏东北一侧,蓄水量为46 亿 m3。扎陵湖水色碧澄发亮,湖心偏南是黄河的主流线,看上去仿佛是一条宽宽的乳黄色的带子,将湖面分成两半,其中一半清澈碧绿,另一半微微发白,所以叫“白色的长湖”。扎陵湖的西南角,距黄河入湖处不远,有3个面积1 ~ 2km2的小岛,岛上栖息着大量水鸟,所以也称为“鸟岛” 。这里的鸟大都是候鸟,每年春天,数以万计的[[大雁]]、[[鱼鸥]]等鸟类从印度半岛飞到这里繁衍生息。鸟儿最多的时候,飞翔在上空的鸟群遮天蔽日, “嘎嘎”的鸣叫声,几里以外都能听到。扎陵湖烟波浩淼,波澜壮阔。上午,湖面风平浪静;下午常常[[天气]]剧变,大风骤起,平静的湖面波涛汹涌,浪花拍岸,有时,还会出现天昏 暗的 象。
  
 扎陵湖 位于青海高原玛多县西部构造凹 内,距玛多县城约 40km,是黄河源头两个最大的高原淡水湖之一。扎陵湖海拔高度比我 的内陆湖泊青海湖还 高出约 1000m,是名副其实的高原湖泊,也是全国海拔最高的淡水湖之一。 扎陵湖 酷似一只美丽的大贝壳镶嵌在黄河上,东西长 35km,南北宽21.6km,湖面海拔 4294m,湖面面积达 526km2,平均水深约 9m,最深处在湖心偏东北一侧,蓄水量为 46 亿 m3。扎陵湖水色碧澄发亮,湖心偏南是黄河的主流线,看上去仿佛是一条宽宽的乳黄色的带子,将湖面分成两半,其中一半清澈碧绿,另一半微微发白,所以叫“白色的长湖” 。扎陵湖的西南角,距 黄河 入湖处不远,有 3 个面积 1 ~ 2km2的小岛,岛上栖息着大量 水鸟 ,所以也称为“鸟岛” 。这里的鸟大都是候鸟,每年春天,数以万计的大雁、鱼鸥等鸟类从印度半岛飞到这里繁衍生息。 鸟儿最多的时候,飞翔在上空的鸟群遮天蔽日, “嘎嘎”的鸣叫声,几里以外都能听到。扎陵湖烟波浩淼,波澜壮阔。上午,湖面风平浪静;下午常常天气剧变,大风骤起,平静的湖面波涛汹涌,浪花拍岸,有时,还会出现天昏地暗的景象。
+
==视频==
 +
===<center> 扎陵湖 湿 相关视频</center>===
 +
<center> 际重 湿地  扎陵湖  鸟岛 黄河 源头 首次同步 水鸟 调查</center>
 +
<center>{{#iDisplay:p0515m2guq4|560|390|qq}}</center>
  
 +
==参考文献==
  
 
[[Category:351 自然地理]]
 
[[Category:351 自然地理]]

於 2020年7月24日 (五) 11:51 的最新修訂

扎陵湖濕地黃河流經第一、流域第二大淡水湖,是青藏高原最典型的也是海拔最高的淡水湖泊濕地生態系統,是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的重要保護區域,它不但是黃河上游的主要水源蓄集地,而且由於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蘊藏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尤其是數量眾多的水鳥棲息地。據初步調查,該區域棲息鳥類近80種,區內僅國家和省重點保護動物就有白唇鹿、藏羚、黑頸鶴、胡尢鷲、大天鵝、雪雞、斑頭雁、魚鷗、鸕鶿、棕頭鷗、赤麻鴨等十幾種。

由於扎陵湖濕地地處黃河源頭,地形地貌複雜,交通不便,人煙相對稀少,加上當地的藏族僅以放牧為生,對當地的生態環境直接影響較少,大部分地區仍保持了較為原始的自然狀態,具有較高的保護價值。

扎陵湖 ,又稱「查靈海」,與鄂陵湖同為黃河上游最大的一對淡水湖,藏語意為白色長湖。位於青海高原瑪多縣西部構造凹地內,居鄂陵湖西側。湖面海拔4294米,東西長35公里,南北寬21.6公里。面積526平方公里,水深平均8.9米,最深處在湖心偏東北一側,蓄水量46億立方米。納卡日曲與約古宗列曲(藏名瑪曲)匯成之黃河。自西南一隅流入,由東南一隅流出,湖心偏南為黃河主流線。黃河攜帶大量泥沙入湖,風浪泛起時湖面呈灰白色,故有白色長湖之稱。湖中多浮游植物,魚類資源豐富,與鄂陵湖同為青海水產捕撈基地之一。湖西部距黃河入湖處不遠有3小島,夏季大群候鳥聚居,也稱鳥島。湖濱多為亞高山草甸,為重要牧場。

目錄

濕地概述

湖區沼澤和環湖半島以及水域是鷗類、雁鴨類和黑頸鶴等鳥類的重要棲息地;湖泊水體中有花斑裸鯉、極邊扁咽齒魚、骨唇黃河魚等魚類,其中相當一部分種類為青藏高原特有或中亞特產[1],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濕地在世界植物區系中屬泛北極植物區,在中國植物區系中屬青藏高原植物亞區的唐古特區。在該區域的高寒環境下主要發育着以藏嵩草和青藏苔草為主的高寒沼澤化草甸,加上其他高寒草甸,構成了「中華水塔」主要的保水屏障和蓄水庫。組成草本植物群落的主要是藏嵩草、水嵩草、華扁穗草、海韭菜等,次優勢種為青藏苔草、黑褐苔草等。草本群落層次分化不明顯,一般高 10 ~25cm,總蓋度 85% ~ 90%。牧草生長期為 90 ~ 120 天。植物群落擔負着極其重要的涵養水源功能,將大量的多雨季節的雨水通過滲透轉化成地下水,成為水源調節系統中的一環;同時具有過濾和沉澱作用,可以淨化水質。一旦這一系統的植被受到破壞,將會導致水源淨化、儲水和輸水系統產生一系列的生態危機。

濕地景觀

扎陵湖位於青海高原瑪多縣西部構造凹地內,距瑪多縣城約40km,是黃河源頭兩個最大的高原淡水湖之一。扎陵湖海拔高度比我國的內陸湖泊青海湖還要高出約 1000m[2],是名副其實的高原湖泊,也是全國海拔最高的淡水湖之一。扎陵湖酷似一隻美麗的大貝殼鑲嵌在黃河上,東西長 35km,南北寬21.6km,湖面海拔 4294m,湖面面積達 526km2,平均水深約9m,最深處在湖心偏東北一側,蓄水量為46 億 m3。扎陵湖水色碧澄發亮,湖心偏南是黃河的主流線,看上去仿佛是一條寬寬的乳黃色的帶子,將湖面分成兩半,其中一半清澈碧綠,另一半微微發白,所以叫「白色的長湖」。扎陵湖的西南角,距黃河入湖處不遠,有3個面積1 ~ 2km2的小島,島上棲息着大量水鳥,所以也稱為「鳥島」 。這裡的鳥大都是候鳥,每年春天,數以萬計的大雁魚鷗等鳥類從印度半島飛到這裡繁衍生息。鳥兒最多的時候,飛翔在上空的鳥群遮天蔽日, 「嘎嘎」的鳴叫聲,幾里以外都能聽到。扎陵湖煙波浩淼,波瀾壯闊。上午,湖面風平浪靜;下午常常天氣劇變,大風驟起,平靜的湖面波濤洶湧,浪花拍岸,有時,還會出現天昏地暗的景象。

視頻

扎陵湖濕地 相關視頻

國際重要濕地 扎陵湖 鳥島 黃河源頭 首次同步水鳥調查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