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我宁愿有耶稣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我宁愿有耶稣》外文名:I’d Rather Have Jesus,音乐类型:圣诗传统诗歌。

在最一般的形式[1]中,将音乐描述为一种艺术形式或文化活动,包括音乐作品的创作(歌曲、曲调、交响曲等),表演,对音乐的评价,对音乐历史的研究以及音乐教学[2]。古希腊和印度哲学家将音乐定义为水平排列为旋律而垂直排列为和声的音调。诸如“各个领域的和谐 ”和“这就是音乐在我耳边”之类的俗语指出了这样一种观念,即音乐通常是有序且听起来很愉快的。但是20世纪的作曲家约翰·凯奇(John Cage)以为任何声音都可以是音乐,例如说:“没有噪音,只有声音。”

简介

(来源:《岁首到年终》)

我宁愿有耶稣

I’d Rather Have Jesus

Mrs. Rhea F. Miller, 1894~1966

我为祂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腓 3:8)

从古至今,被基督大爱感召的人,都有一颗渴慕的心,愿意为祂的绿故,放弃一切次要的,而以祂为至宝。摩西因着爱神「宁可和神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愿暂时享受罪中之乐,他看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财物更宝贵」(来 11:24-26)。彼得因着爱,甘心同主「下监受苦」(路 22:33),至终为主殉道。保罗因着爱主,「立了志向,要得主的喜悦」(林前 5:9),他为主耶稣的名「不但被人捆绑,就是死在耶路撒冷,也是愿意的」,他「不以性命为念,也不看为宝贵」。

伯大尼的马利亚爱主,打破玉瓶,把至贵的眞哪哒香膏浇在耶稣的头上。抺大拉的马利亚爱主到一个地步,心中只有「祂」(约 20:15)。穷寡妇爱神,虽然「自己不足,却把她一切养生的都投上了」。这些爱主的圣徒在面临抉择时,同样表明宁愿有耶稣的心志。他们也成了我们在今时代的激励和榜样。[dropdown_box expand_text=”全文” show_more=”显示” show_less=”隐藏” start=”hide”]这首「我宁愿有耶稣」之所以闻名是因作曲者 George Beverly Shea 之故。他的母亲在收集诗词、剪贴嗜好,此诗的歌词乃从其中获得,作者Mrs. Rhea F. Miller 详细生平从缺。

提起 George Beverly Shea 这位福音诗歌布道家,无人不晓。自1947 年就与 Billy Graham 布道团至世界各地布道,他担任独唱角色,透过电视及广播,已使全世界的人都听到了其献诗,其歌声男低音雄厚低沉充满温暖。「我宁愿有耶稣」是他第一首也是代表作,自编自唱。

1909 年 2 月 1 日出生于加拿大 Ontario 的 Winchester,父乃卫理公会之忠心牧者,母亲对他的灵性及音乐影响极大。全家都爱好音乐。年青时代固定在他父亲和附近的教会献诗,曾经有很好的机会可以在属世圈子里赚大钱,但他却奉献歌喉给耶稣,为福音摆上一切。

1 我宁愿有耶稣,胜于金钱,我宁属耶稣,胜过财富无边;

我宁愿有耶稣,胜于地土,愿主钉痕手,引导我前途。

2 我宁愿有耶稣,胜于称扬,我宁忠于主,满足主的心肠;

我宁愿有耶稣,胜于美名,愿对主忠诚,宣扬主圣名。

(副歌)

胜过做君王,虽统治万方,郄仍受罪恶捆绑;

我宁愿有耶稣,胜于世上荣华、富贵、声望。

*我宁愿舍弃生命,也不背弃我的信仰。── 德兰

参考文献

  1. 试论音乐的形式要素,道客巴巴,2015-02-07
  2. 欧洲古典音乐欣赏,豆丁网,2016-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