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我为什么读书?(黄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我为什么读书?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我为什么读书?》中国当代作家黄英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我为什么读书?

前两天,在朋友圈看到工作三年的90后学生发文---《我为什么读书?》,文中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远大抱负,只总结了儿时自认为读书的三个原因,也是可有可无。一是到了上学年龄,父母有责任将孩子送到学校;二是独生子女没伙伴,学校里有;三是智力正常的人就应该读书,她是正常人。因为年少,她一直没弄明白读书的内在原因,但父亲说过三句话却记忆深刻:在学校门口摔一跤也是好的;多喝点墨水总是好的;你读书是为你自己读的。如今一路走来,却突然醒悟:父亲质朴的语言,实际是最好的诠释。

见此番解释,想起多年前课堂上老师的提问:“同学们,谁能告诉我为什么读书?”那时同学们的解释,大多模仿周总理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老师对此回答甚是满意。但我知道自己没有如此崇高之理想,却又不敢说出实情,怕别人笑话。看见学生的自剖,已过不惑之年的我,也该整理一下读书的原因。只有不忘初心,才能方得始终吧!

我是70后,工作已二十年,细想为什么读书?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理由。比较起来,初衷应该是最真实的答案,也是最原始的动力吧!

人生的前19年,我生长在农村。儿时的夏夜是喧闹的,村里人喜欢聚集在门前的晒谷场上侃大山,孩子们捕萤火虫,玩老鹰抓小鸡,丢手绢,大汗淋漓,不亦乐乎!对这些,我似乎兴趣不大,我喜欢躺在竹床上,看天上星星;当然最幸福的是听几位年长者讲故事,每天晚上轮流来一段,待精彩之处,需等明晚分解。若碰上下雨,或讲故事的人缺席,得煎熬好几天,才知下文。什么薛仁贵征东,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佘太君百岁上战场,穆桂英挂帅,诸葛亮神机妙算,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孙悟空踢倒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七仙女下凡私定终身……在我没上学时,历史人物、童话、神话故事,由长者娓娓道来,栩栩如生,静悄悄地走进我懵懂无知的世界。

我对故事充满了好奇,农历七月七日晚,竟站在樱桃树下,期望偷听到牛郎与织女的对话。我对讲故事的人充满了敬意,认为他们是博学多才之人,有说不完的故事?他们一定看过很多。如果我能识字,不就可以自己看书了吗?后来我才知道,那些讲故事的人大部分都不识字,记忆力却很惊人。他们他们从收音机中搜集故事素材,熟记于心,做二道贩子时,添加些当地的谚语、俗语,再用稔熟的方言,俘获听众的心。当时农村有牛气之人,则为“说书人”。他们凭一张嘴游村串巷,获得口粮,所到之处,尽受追捧。有人甚至为听一段评书,翻几道山岗,越几条河。这些儿时的潜记忆真的神奇,初中学习文言文《口技》时,我竟有身临其境之感。当时我对“说书人”的身世并不了解,只知识字了不得。对“说书人”的崇敬,大概是我读书(上学)的初衷吧!

渴望早点背着书包进学堂,我对自己有了小要求。每天不是扳着指头数,就在地上捡石子数,有时到晒谷场捡玉米粒数。写到这,有人会觉得奇怪,会数数就能上学?哥哥比我大三岁,他告诉我,学校只收会数数的学生,还有暑假小学校长到村子里做家访时,也是这样说的。那时,对学生的入学年龄没有现在这么严,只要能从一数至一百,即可上学。这条件对现在孩子来说,根本不算事,不少小孩两岁就能做到。但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农村,六、七岁能做到的都不多。凭这点优势,我本该在家带妹妹一两年才可入学,却提前至六岁半,同学大都比我长两、三岁。

上学的日子,真是幸福:坐在教室里,风不吹、雨不淋、日不晒。这种日子,农村人认为那是吃皇粮才可以的!城里孩子盼着放假,父母带着去公园,或去商场买好吃的糖果、漂亮的衣服。农村孩子可不想,因为放假的日子,就是去田间地头辛苦劳作的日子。

可偏偏当时学校有个特殊的假期,叫“农忙假”,时间为一周,一年两次。上半年在“六一”前后(我小学五年的‘六一’儿童节,都包含在‘农忙假’中)。那时段有个节气叫“芒种”,顾名思义,“芒种”就是忙着收,忙着种,麦子、油菜收割完,就抢着插秧、种玉米、种豆子。下半年在国庆节前后。举国欢庆的日子,也是农村秋收农忙的日子。收割完中稻、豆类、玉米、红薯,又得种小麦、栽油菜。那时老师百分之九十来自农村,家有一亩三分地,他们当然不能躲在学校里偷懒。因此,“农忙假”是农村人的节日,是农村学校根据现实情况创设的。

我不是好吃懒做的孩子。春夏季节,日子长。下午放学后,我和班上大多数女生一样,在下午上学时携带个大竹篮,傍晚放学路上经过大片田野,田埂地沟里野菜长得正水灵,顺便可打一篮子猪草。秋冬季节,下午上课早,还少上一节课。放学时,太阳西斜在半空。我和小伙伴们不敢在路上耽搁,快速回家,扔下书包,背上柴篓,上山扒柴。经过庄稼地时,环顾自周,若没人,迅速从路边的地里,拽一颗萝卜,或刨一根红薯,那是我们的点心。附近山上柴火不多,早被年纪大、腿脚不便的老人扒走。有时我们得走五六里地,爬到半山腰,荆棘丛生的林子深处,松针又厚又软。收获往往丰厚,每个人满满一柴篓,大约四五十斤。路途遥远,还得在天擦黑前赶回,否则看不见回家的路。

这些农活我不觉得苦,也不觉得累,但就不喜欢暑假和“农忙假”。究其原因,农村孩子都知道:那时天气炎热,抢收、抢种全在太阳当空照时进行。农村有句俗语,形象描绘出懒汉的心态:“早怕露水,午怕热,晚上又怕蚊子喝了血”。实际上,这也是不少孩子的心理写实,至少我是。我讨厌芒种时,麦穗扫在胳膊上的瘙痒,害怕晨起割水稻时倦怠,将刀割到手指的疼痛,更恐惧“双抢”水稻田中无孔不入的蚂蟥。

文人骚客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适然、“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豪约,作为农村的学生,是没有共鸣的,甚至觉得那是闲来无事之人的矫情。

20世纪80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一下子唤醒了农村人的热情。他们与土地亲密接触,精心摆弄着自家的庄稼,田野焕发出青春的光芒。为了获得更多的劳动力,不少上学的孩子们也被拉编入队,特别是成绩不好又不愿意读书的。

不热爱农忙和“双抢”,又担心父母拉我回家修地球,我不敢把《当代少年》《少年文艺》《儿童文学》《故事会》以及小人书带回家,全塞进同学书包。我的成绩在中上等徘徊,这样的成绩,支撑到我顺利地初中毕业。现在回想起来,对农村生活的抗拒,是我愿意读书(上学)的最直接动力吧!

初中毕业,对农村女孩来说,已是幸福。摆在面前两条路,一是有能力者参加中考,胜算为三七开;二是学业到此结束,回家务农。记得中考前有个预选考,预选考通过者才有机会参加中考,中考地点在县城。不少家长认为孩子成绩差,没必要参加预选考,更何况不一定能考上高中呢?县城中考三天,还得花费不少银子,何必白花钱呢?学校也规劝成绩差的同学,参加完毕业考,打道回府。以我在班级的排名,通过预选考是没问题的,父母给了我机会。结果败在中考上,离普通高中分数线差十分。

整个暑假,我在丢魂失魄中熬过。现实摆在面前,母亲知道我干不了繁重的农活,就劝我跟小姨学个缝纫手艺。她说即使上高中,三年后的高考也没胜算,那时年龄大了,手指头也不灵活,学手艺怕是错过最好的机会。我不知如何推脱母亲的提议,每天跟随母亲早出晚归,尽量学着干起田间的各类农活,没敢正面回应。

那个暑假,发生了令我震惊的一件事。邻村一女孩(我的小学同学,我们曾是同桌,她小学毕业后,在其父亲工厂做鬃刷。)嫁到我村,男孩是我五服之内的哥哥。可她16岁,男孩19岁,问题是女孩未婚先孕,再不结婚,她在村子里抬不起头。婚礼那天,我没去热闹的洞房。但我清楚,她嫁到我村来,迟早会遇见。婚后第三天,我在小河边洗衣服碰见了她。她比我大方,先向我打招呼,我看躲不过,敷衍地祝贺了她。看着她高高隆起的腹部与稚嫩的脸颊,我在心底暗示自己:千万不要这么早被婚姻困住。但我拿什么条件,要求父母继续供我读书呢?

暑假快要结束时,我知道不能再犹豫。正好有三、四个同学来串门,她们说高中有自费生名额,需交一大笔赞助费,有高考机会。其中两个家庭条件较好,接近中考录取分数线的女生,已办好上高中的自费手续。几个晚上,辗转反侧,思来想去,我决定向父母谈谈内心的想法和对未来的打算。

好在父母没有“重男轻女”思想,与父亲的谈话较为顺利,他说有读书的想法好,说明有上进心,节衣缩食供我上。(父亲是60年代三年自然灾害中读书的,他目睹同学因为饥饿而跳井自杀。其内心渴望孩子读书谋生路,平日里言语中,甚是羡慕读书人。)与母亲交流有点曲折,她认为高中都考不上,哪还能考上大学?与其在高中荒废三年,还不如趁年纪小,学门技术。如果真想读高中,三年后得有个交代。我清楚高考的胜算率,不敢立军令状,便向奶奶求情。奶奶家庭地位最高,家庭成员意见不统一时由她定夺。奶奶没踏进学堂门,但她对读书的认识却很透彻:文盲是睁眼瞎,在社会上要遭罪的;三代不读书,不如一窝猪;穷不丢书,富不丢猪;书是读给自个儿的,别人拿不走。奶奶坚定地站在我这边,理由简单朴实:只要你用功,没有烧不开的锅。在奶奶的支持下,父亲将祖上三间老房子卖给邻居,用卖房一半的钱,圆了我上高中的梦。

高中三年,我穷尽智慧和努力。最幸运的是文理分科,我对数理化似乎天生不开窍,历史、地理却给我打开追寻上下五千年、遨游世界各地的一扇窗。儿时夏夜的记忆,一下子鲜活起来,我要给历史人物寻根问祖,读书的兴趣更浓了。

检验高中三年学习成果的是高考。第一次高考,我一败涂地,距录取分数线差145分,最糟糕的是数学和英语,分数低到不能见人。如今有人调侃数学不好是体育老师教的,当年我的数学曾有物理老师教过,而英语曾有数学老师教过。

高考落榜的假期,苦闷、彷徨、恐慌……漫漫黑夜,路在何方?村里有个同学考上师范(当时的中专,比考高中更难),他见我处境,从校图书馆借来一些书,送给我看,其中有本小说---《平凡的世界》。后来听说,这本书改变了一些农村孩子的命运,我是受益者之一。孙少平无惧困顿的家庭,求学的艰辛,他人的误解,痴迷于读书的快乐,人生的追问,命运的不屈。相比之下,我似乎还没到山穷水尽?复读再拼一把,还是有机会的。

父母不愿意接受我高中三年的无果,更担心我承担不了农活的粗重。恰逢一个好机会,90年代初,国家出台“农转非”政策:农村人交钱可转为城市户口,享受城里人的待遇。这一政策,为苦苦想改变农村身份的人带来福音,特别是那些先富起来的农民:他们靠脑瓜灵活,创办乡镇企业,获得个人财富的第一大桶金。如何为孩子谋一条跳农门的路:上学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过者寥寥无几;参军也可寻到一条出路,体检合格的人太多,那就得看运气和门路。现在用金钱也能铺出一条路,真是祖上造化呀!

中国的父母,为了孩子的未来,砸锅卖铁也是心甘情愿。有些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举债也给儿子“买户口”。一时间,买到户口的孩子摇身一变,成了城里人,前途似乎光明一片。后来事实证明,此政策是土政策,是对农民的重新剥夺。因为“农转非”的市民,并没在城市落实工作。即使有后门,也不过去城里的棉纱厂、缫丝厂、橡胶厂,且不说三班倒,活脏累,更没料到这些企业是后来的破产大户。失业后的“农转非”,变得一无所有:既失去农村田地,又没有城市的失业救济。

我父母在别人的劝说下,也动心了。首先给哥哥买,由于经济问题,我和妹妹只能买一个,还得借债。父母考虑妹妹年纪小,还在读初中;而我已成年,买户口即可参加工作。不知是否因为自己读了点书,眼界似乎高些,觉得这政策有问题,哪有照顾农村人的好事,城里不少人找工作还难着呢!我拒绝了父母的好意,但我征求父母意见:“能否将这笔钱借给我复读?”父母二话没说,同意了。

复读的日子,我唯有更加努力。每天的睡眠,只有五、六个小时。一有倦态,孙少平就出现在梦里,坚毅的眼神,饱含着鼓励,挺过去,会是另外一片天。第一年复读,提高105分,距录取分数线只差20分,离胜利似乎只有一步之遥。我不甘心,父母也看到我的努力和坚持,支持我再战一年。第二年复读,锅中的水终于烧开了,我迈进大学之门。

我是村里走出的第一个女大学生,消息迅速传遍一河两岸。那个暑假,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读书的甜头,原来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之后,我经常听到哪村、哪家姑娘又考上了大学。我不清楚她们各自读书的意图,但至少我是个标杆,引领着一群女孩,成为飞出山村的凤凰。这应是我为什么读书(上学)的根本原因吧!

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教师,与书的接触更亲密。上课需要研读课本、辅导教材、参考资料;科研需要查阅各类文献、研读专著、参阅论文;闲暇看看经典名著、来点心灵鸡汤、品茗诗歌杂文。偶尔也向学生提问:你为什么读书?他们的答案五花八门,有时代的印迹。我不敢贸然评价其好坏,毕竟每个人生活、成长的环境差异较大,对读书的认知不可能相同,还有不同年龄阶段,对事物的看法也会不一样。

台湾作家龙应台给儿子安德烈的一段话,曾风靡网络:“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的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不可否认,这是一剂温润心灵的鸡汤。

问题是对现在无需稼穑且衣食无忧,整日行走在网络游戏空间的孩子们来讲,他们能喝得进去吗?不清楚读书的目的和意义,不想也不乐意读书,谈何用功读书呢?如今,读书的目的和意义,似乎已是父母的认知,强加于孩子身上。试想,没有内在的动力,读书能持续多久?

已过不惑之年,再回首,我为什么要读书,思绪飘过三十多年。总结如下:一是为能识字而去读书(上学);二是为逃离繁重的体力劳动去读书(上学);三是为谋一份出路去读书(上学);四是为能在岗位上尽职尽力去读书;五是为自己能在浮躁的世界里,寻找一份宁静和自律而读书。

芸芸众生,读遍人间酸甜苦辣;夜深人静,书写凡人喜怒哀乐。 [1]

作者简介

黄英,安徽桐城人, 定居芜湖,大学教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