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说再见心难平(王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想说再见心难平》是中国当代作家王华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想说再见心难平
不想说再见, 我不想说 , 国地也不想说, 在前往荆州站的路上, 国地低头不语 , 看得出他很难过。再见,对于我们来说,似乎太沉重。情未叙够,话没说完,下次重逢,不知何年?
走出酒店大门是七点二十八分, 转过身去,再看一眼组委会为我们安排的华瑞丰大酒店:热烈欢迎第75级回荆州母校聚会的同学们!十八个鲜红的大字依然清晰,不知为什么,两个血性男儿,在此刻却相对无言潸然泪下....... 我告诉自己不要泪流满面,心中有爱何惧远隔万水千山,我俩一步一回头,母校的大高楼己经渐渐看不清楚,只恨忍不住的泪水,模糊了我俩的双眼。不想说再见,真的不想说,为什么相聚是这样的短暂,美好的画面就像昙花一现,就怕互道珍重之后,又是长长的离别。
国清教授好几次冒雨接站,里里外外的忙活,她的夫人,高个子,大眼睛,双眼皮,好像是野生的,天然的,多次出席我们的宴会,贤淑的令人难舍;夏清六同学要我吸烟,我说戒了4年多了,清六不允,今天是特殊的日子,说什么也要点上一支;周淑媛大姐本来不喝酒,这几天也破例了,而且用42度的白云边酒,从女桌一直喝到男人桌;熊波哥哥膀大腰圆,干了很多体力活,楼上楼下,车上车下,搬运的都是楚国的吃吃喝喝;74级的学长陈大哥,周淑媛的爱人彭庆堂大哥,一直陪着我们游三峡看大坝,一边抓安全一边搞拍摄,差点累成腰脫。
四十年过去了,似乎弹指一挥间,其实对人类来说还是太久太久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我们能有几个四十年啊?真是多亏了热心的董振华同学,是他登高振臂,不遗余力地找回了星散已久的40多位同学,还有积极组织聚会的许有吉、于景耀、韓根娥、肖仿耳、陈实、宋佑发、王二成同学。千里江陵一日还,四十年后重聚首,共话同窗夜雨时啊。留校任教的王国清同学,得知聚会的消息后,竟激动的五六天不能安睡!他和夏清六、熊波、周淑媛、彭德堂主动承担了组织接待、参观访问、座谈叙旧等事宜。琐碎、辛苦、繁忙,可他们却说,累并快乐着!
人逢喜事精神爽,同学聚会为情忙,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啊!这个情,就是我们常说的校园情,师生情,同学情,这是人生的三股暖流,她在母校汇流成河回漩激荡,然后奔涌而出,流向五湖四海四面八方。尽管大江东去岁月却总是雨打风吹,河汉星辰,光芒难免被忙忙碌碌所遮盖,但是那源流的涓涓之情,却总是魂牵梦绕,时时刻刻牵挂在所有同学的心底。
青春的记忆总是美好的,尤其同学之间的情谊,是那么如山泉般清彻透明,美酒般回味无穷,杜鹃花一样美妙旖旎,长江水一样不舍昼夜!她浓得如胶似漆,急得望穿秋水,痴得神魂颠倒,想得死去活来。毕竟四十年了,同学相见不相识也不奇怪,岁月真是一把刀,体形面貌还有头发的变化真的使大家都有瞬间的陌生,待诸位一一报上名来,开始哦哦连声,啧啧称奇,都端详过去的模样,倾述逝去的记忆,相互激动得无以复加!同窗整几载,一间教室里,一个屋檐下,一块操场上还有上下铺的兄弟……一聊起来那种初遇的生分感顿然消失。大家发现,真是容颜易改禀性难移,谈笑间原来的神韵尽显,交流中过去的个性也少有改变。好张扬的照例喜欢大声喧哗,好打闹的手脚依旧“不老实”,低调内敛的仍然挂着微笑淡定从容,安安静静地看着别人嬉戏。最兴奋的莫过于賴志云老师,虽已耄耋之龄,却满面红光,精神矍铄,两眼放光。赖老师从前就喜欢讲故事,讲起来绘声绘色,古今中外人文地理无所不及,如今风采不减当年,依然谈笑风生引人入胜。我想,他看着这些曾经青涩羞怯的孩子们,如今虽已做了爷爷奶奶,却还跟孩童似的围在身边,说着老师永远也听不厌的往事和祝福,人生如此,夫复何求乎?濮礼堃同学是我祟敬的兄长,重情重义,爱好广泛,诗歌散文都有涉猎。时常在校刊上读到他的文章,感触敏锐,文笔有一种静默的超脱。基调是酸涩的,给人孤灯清茶长卷相伴的意象。记忆中的高涛,是大上海大小姐的派儿,当年也是跟我走得比较近的女生。我喜欢她的率真和豪爽,还有说话时总打着手势的习惯和那张表情丰富的脸。如今的她还是一样的爽直,一样喜欢用大嗓门快语速直截了当的“范儿”。绕过人群走近她,一声招呼,内心油然涌起久别重逢后的冲动,抚摸一下她馨曲的头发,内心不由自主地升起一股热流。人面桃花相映红,恍若时光已倒流啊!李芳秀还是那样深沉的语调不紧不慢地叙说,她本来就不太喜欢众目睽睽下说笑,可她的心是真诚的。见到周淑媛我有一刻好像记忆停顿,而后听到她湖南招牌式的轻声慢语,还是柔和温婉的语态,只是少了从前的矜持多了一些成熟自信和优雅。而苏晓玲一直安静地坐在那里,她曾是我的同桌,是我们班漂亮的女生之一,据说当年有几个男生暗恋她。曾经的班长有好几轮,宋班长还是退而不休,在南方的一家大公司发挥余热,说话依然掷地有声,有腔有调给人一种CEO的气场。大家回忆徐铭瑞也当过班长,他是广东丰顺县人。据说1984年,在南海北部湾中外合作“爪哇海”钻井平台时,遭遇特大台风(17级风力),平台被吹翻,72人全部遇难,(中方59人,外方13人)后被追认为烈士,我们的徐班长就这样离开了,胸中大志不及发奋,霸业威名尚未践行。让人慨叹生命之渺小,命途之无情,愿你在那边安好,让所有人能看到天空中,你的笑颜艳若朝霞。
生老病死人之规律不可抗拒。我们还有6位同学因为身体的原因英年早逝。天津的徐永和、任广森,广东的李炳芳、朱振炎、程昌怀、郭春茂。时值壮年,就撇下弱妻爱子,去了那个世界,令人扼腕,呜呼悲哉。记忆中的昌怀同学,很少说话,进进出出都是漠然的神情,即便被同学欺负也只是瞪着无辜的眼睛,没有反击的冲动。我一直认为过于沉默的人大多拥有丰富的内心,所以得知他后来患了抑郁症,用自杀的方式结束了生命真是让我大惊失色。是何等的遭遇让程昌怀同学厌世轻生呢?人生路上,谁人不是爬坡过坎风雨兼程,有的时候寒冷并不可怕,重要的,你是否有走向温暖的决心,长路漫漫,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坎坷,有时,多一份坚持,就会看到广阔的天气和阳光,便会有美好的抵达。过去我们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好的身体,一切都无从谈起。一个人在单位只是一棵小草,在家庭就是一棵大树,单位缺一个人不会有太大影响,但家庭不能没有顶梁柱,一个人倒下,一个家庭就垮了。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善待自已,创造幸福。我们无法把握生命的长度,但是可以尽力拓宽生命的深度。同时愿这些已经不能和我们欢聚的同学在另一个国度也能愉快从容,我们只能虔诚地为他们祈祷,愿他们的亲人少些牵挂,生活的幸福。
四十年后重聚首,同学少年感慨多,欢声笑语花甲年,江陵今夜唱大风。我曾经写过中学聚会,回顾一些风花雪月的浪漫和一些壮怀激烈的豪情。如今写荆州求学和四十年重聚的经历(篇幅所限,不能面面俱到,请同学们谅解),心绪出奇地缠绵与安宁。是啊,虽然岁月在我们大家的生命中无情地流过,美好的回忆却不会随波逐流。
时间紧迫,不能再说,广播里提醒我俩检票上车。不是我俩心狠,连个招呼都不打,是怕离别的愁绪和难舍,是怕千里之遥的奔波惊扰了你们的牵挂!再见同学,再见母校,再见了,我们曾经热恋的楚国!真真是,桃花渊水深千尺,不及花甲再聚情啊!我们还能这么亲亲热热地相聚于母校吗?但愿能,希望能![1]
作者简介
王华,山东淄博人,大学本科,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