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惠民县胡集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惠民县胡集镇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的下辖镇,地处惠民县境东南部,距县城26.5公里。东与滨城区、滨州经济开发区接壤,西与清河镇麻店镇为邻,南与魏集镇搭界,北与桑落墅镇毗连。截至2016年,全镇版图面积13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3万人(2016年),辖100个行政村。2016年,胡集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5亿元,是2011年的1.5倍。实现公共财政收入2497万元,同比增长95%。社会用电量达7925.9万千瓦时,同比增长9.07%。胡集镇曾获得“山东省卫生城镇”、“中国民间曲艺艺术之乡”等荣誉。2019年10月,胡集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1]

中文名称: 胡集镇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

下辖地区: 胡集、苑家等100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 胡集镇政和路

电话区号: 0543

邮政区码:251700

地理位置:惠民县境东南部

面 积: 137平方公里

人 口: 6.3万人(2016年)

气候条件: 温带季风气候

车牌代码:鲁M

地区生产总值: 11.5亿元(2016年)

建制沿革

建国前曾为惠民县第七区。

建国后划为第十区,区委机关迁至胡集。

1955年9月,十区改为胡集区。

1956年12月,胡集区划分为胡集、成官、四甲杨、魏集四个乡。

1958年2月,胡集、成官两个乡合并为胡集乡,魏集、四甲杨合并为魏集乡。

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时期,胡集、魏集两个乡合并为胡集公社,公社党委机关驻胡集。

1961年12月,胡集公社改为胡集区,辖7个小公社。

1967年1月,文化大革命期间,区委被夺权。

1967年4月,建立胡集区革命委员会。

1969年9月,改胡集区为胡集公社,原辖区7个小公社改为7个管理区,其辖属关系不变。

1971年12月,原胡集公社一分为二,南部为魏集公社,北部仍名为胡集公社。

1984年5月,胡集公社改建为胡集镇,辖区不变。

2001年3月,与陈集乡合并,称胡集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6年,胡集镇辖胡集村、苑家村、东刘村、皂户杨村、北刘村、王福安村、后李村、北李村、东花赵村、西郑村、西花赵村、河沟陈村、谦李村、郭家村、道口张村、王店村、任家村、甘露庵村、张集村、月杨村、三甲赵村、粉曹村、徐家村、许家村、桥西赵村、刘元寺村、黄李村、刘店村、石槽朱村、郑元村、陈家村、桑家村、八沟张村、南街村、西街村、东街村、北街村、大马村、杜家村、街北程村、成兴村、东齐村、小马村、东宋村、西齐村、东屯村、西屯村、王惠理村、贾庙村、梨花王村、王肖村、菜园张村、西王村、张坊村、南辛庄村、路家村、东张村、小范村、温家村、河北村、大范村、扬子学村、河西村、河东村、陈集村、石集村、东赵村、潘家村、张英村、田家村、丁道口村、北王村、河北王村、东营村、西营村、小金村、小李村、吉家村、金桥村、北辛庄村、白桥村、南王村、夏桥村、东董村、翟家村、冯家村、店子街村、杲家村、林家村、伊封山村、西张村、小刘村、王桥村、邓王村、西董村、陈大鼓村、贾家村、吴家村等100个行政村,镇政府驻胡集村政和路。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胡集镇位于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境东南部,距县城26.5公里。东与滨城区、滨州经济开发区接壤,西与清河镇、麻店镇为邻,南与魏集镇搭界,北与桑落墅镇毗连。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7.5公里,总面积137平方公里。

地质

胡集镇在地质构造上属于华北陆台的下坳地带,由于历史上黄河的迁徙、泛滥,大量泥沙沉积、填充,地质结构松散。

气候

胡集镇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特点是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据惠民县气象局统计资料分析,多年(均降水量为593.1毫米,其中汛期(7、8、9月份)降水量为373.7毫米,占年降水量的63%,灌溉期(3、4、5、6、11月份)降水量为119.4毫米,占年降水量的27%。最大年降水量1078毫米(1964年),最小年降水量276.2毫米(1989年),最大年降水量是最小年降水量的3.9倍,降水变率较大。多年平均蒸发量1222.5毫米,最大年蒸发量1608毫米(1955年),最小年蒸发量883.6毫米(1964年)。多年平均气温12.38℃,一月份最低,多年平均-3.4℃,七月份最高,多年平均26.3℃。多年平均光照时数2640.4小时。风向以西南风为主,冬季西北风和东北风较多。多年平均风速每秒3.1米,平均最大风速每秒16.8米,历年最大风速每秒19.5米(1997年8月20日)。多年平均无霜期184天。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17年,胡集镇土地总面积137平方公里,11万亩耕地。

植物资源

胡集镇有木本植物38科122种,主要有杨、柳、槐、榆、桐、枣、桃、杏、梨、苹果、山楂、葡萄、柽柳、桑、柏等。草本植物50多科230多种,其中农作物中的禾本科作物就有12种,瓜菜25种,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芝麻、大豆等。真菌植物28科150种,其中食用菌有蘑菇、侧耳、木耳等。植物资源中的药材有益母草、茵陈、车前子、枸杞、忍冬花等168种。

人口民族

常住人口 6.3万人(2016年)。民族以汉族为主。

经济概况

综述

2015年,胡集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4亿元,同比增长16%,居民存款达8.7亿元,同比增长9%。

第一产业

2015年全镇新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11家,申报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农兴种业棉花、小麦、玉米良种繁育基地已经建成,相关项目已经通过国家验收。2016年,新增农业示范园1家,新增专业村6个、合作社32个、科技示范户72户,呈报绿色产品4个。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500元。

第二产业

2015年,投资500万元的编织袋厂投产运营、投资2000余万元的全自动屠宰流水线投入使用。新注册成立了多家铝产业配套企业。

2016年,全镇新增省级龙头企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各1个,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全镇固定资产投资2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6家,投资过亿元项目4家。

第三产业

2015年,胡集镇新增个体工商户185户,新增乐村淘体验店23家、企业29家。

2016年,胡集镇全年新发展农村电商20家。

历史文化

胡集书会

胡集书会也称为胡集灯节书会,始于元朝,兴于明清,距今700余年。每年元宵节前后,几百档说书艺人从四面八方云集胡集,纷纷登场亮艺,说书卖场,久年不衰,代代相传。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胡集书会已经成为中国曲艺发展的一个缩影,西河大鼓、梅花大鼓、木板书、毛竹板、沧州木板、评书、相声、山东琴书、山东快书、渔鼓、窑调、捽缰大鼓、河间大鼓、东路大鼓、数来宝等诸多珍贵的艺术形式都曾经在书会上吸引过万千观众。2006年,胡集书会以其在中国曲艺界的深远影响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社会事业

基础设施

2015年,全镇顺利完成了最后一批33个村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三化”任务。利用三个月的时间,清理了100个村的存量垃圾,在全县率先实行公司托管,实现了市场化运营,城乡环卫一体化顺利通过了省市验收。对乐胡路两侧、220国道北侧及沿途节点进行高标准绿化8000平米,在乐胡路两侧铺设人行道7200平米,对镇城区下水道、排污管线进行了清理整治,对镇区亮化进行了维护改造。滨惠大道、济滨东高速路面工程进展顺利,2016年12月正式通车,县道桑王路改造全面开工,其中6公里已竣工通车,剩余8公里完成了路基灰土,2016年上半年全线通车。投资1500余万元新建桑伊路、白万路等镇级公路13条,共计25公里,新建桥涵等各类建筑物32座,极大改善了群众出行条件。覆盖1.1万亩的小农水工程已经投入使用。 投资500万元为新镇中学通上了暖气,进一步改善了学生就学条件。

教育事业

2015年,投资6000万元建成的胡集镇新中学已于9月6日投入使用,另外投资500万元通上了暖气。依托原2处中学校舍,整合12处小学,形成了“一处中学三处小学”的布局。胡集镇中考一榜上线率78.4%。

医疗卫生

2015年,胡集镇20处村级卫生室投入使用,购置了便民服务车到户为群众服务。按照上级要求,胡集镇还对所有贫困村中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了精准扶贫,实现了贫困村户100%全部覆盖。全镇合法生育率96.2%,男女出生性别比例均衡,严格控制在了县下达的指标以内。

交通运输

2016年,滨惠大道、济东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镇内6条城市城乡城际公交线路通往滨州汽车总站、滨州城区和惠民城区、惠民县部分乡镇。

获得荣誉

2019年10月,胡集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视频

惠民县胡集镇引水灌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