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徐家汇观象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重定向自徐家汇天文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徐家汇观象台,又名徐家汇天文台,简称徐台,是位于上海市徐汇区蒲西路166号的一座气象台。观象台成立于1872年,为上海乃至中国最古老的气象观测站,号称“远东气象第一台”。该台是上海中心气象台和上海天文台[1]的前身,也是一座兼具天文、地磁等观测功能的综合观测站,在中国气象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徐家汇观象台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也因其连续不间断的观察而被授予“世纪气候站”的称号。

历史沿革

建立

鸦片战争后,法国天主教耶稣会提出在南京或上海建立天文台的计划,并得到法国经度局的支持。19世纪60年代,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已在上海开展一些气象观测活动。1865年,耶稣会派传教士刘德耀(Henri Le Lec)携带气象观测仪器来到上海。他偕同罗礼思(Louis Helot)、伊宗尹(CharLes de Argy)两神父向监会铎戴元英(Michel Fessard)递交建立科研机构的报告。经会议研究,认为建立科研机构为时尚早,但不反对以个人名义参与科研。于是刘德耀被任命为董家渡修道院的科学教授,用所携带的仪器进行气压、气温、湿度、降水、及有关天气现象等观测。每日5时、9时、12时、16时、21时各观测一次。

1869年1月,耶稣会派遣传教士高龙鞶(Augustin Colombel)来到上海,以实现在江南教区建立观象台的计划。随后刘德耀与高龙鞶被派往南京考察观象台的选址。然而他们发现南京并不具备设立观象台的条件。且他们抵达南京时,正值该地发生教案。两人不得不离开南京,返回上海。

1872年8月,江南教区郎怀仁(Languillat)主教与耶稣会江南传教会会长谷振声(A.Della Corte)在徐家汇举行会议,决定成立“江南科学委员会”。该委员会由四个部分组成,其中包括一座“与耶稣会相称”的观象台。筹建观象台的工作交由高龙鞶完成。同年12月1日起,观象台正式进行天文和气象观测。最初的观测工作是在徐家汇天主教堂教士住所东面的平台上进行的。1873年2月,观象台于蒲西路221号动工兴建二层平台的五开间平房[2]。7月建成后,作为正式的观察场地。

组织机构

徐台建台之初,只有少数几个工作人员。至20世纪30年代,工作人员人数达40-50人。观象台自建立到被接管的八十年中,累计工作人员总数不超过100人,其中传教士20多人,中国工作人员约70人。在观象台工作的传教士大多接受过良好的科学训练,中国员工则无法参与核心研究,亦有人声称受到过不公正的待遇。

全盛时期的徐家汇观象台是一个集公共服务和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机构,下辖佘山天文台和菉葭浜地磁台两个附属台,同时派出专人到外滩信号台为市民提供服务。观象台下设气象、天文、地磁地震、授时等若干部门,其中徐台负责气象、授时、地震,重力,佘台负责天文、大气物理和地磁,菉葭浜台负责地磁。每个部门由一名传教士负责。经费则由教会管理,20世纪30年代开始,有一套预算、审批、列账制度。

视频

徐家汇观象台 相关视频

汇游徐家汇 观象台的前世今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