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弱化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弱化子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类名词术语。

中国,从来就是一个文化底蕴极度丰富的国家,中国的文字,更是凝聚着中国的文化精魂[1]。中国最早出现的和文字相关的文化记忆就是仓颉造字,小小的文字中蕴藏了无限的文化[2],然后就出现了最初的甲骨文

名词解释

弱化子(attenuator)是指原核生物操纵子中能显著减弱甚至终止转录作用的一段核苷酸序列,该区域转录产物能形成不同的二级结构,利用原核微生物转录与翻译的偶联机制对转录进行调节。

是在研究大肠杆菌的色氨酸操纵子表达弱化现象中发现的。在trp mRNA 5,端trp正基因的起始密码前有一个长162 bp的DNA序列称为前导区,其中第123~150位核苷酸如果缺失,trp基因的表达水平可提高6倍。研究发现,当mRNA开始合成后,除非培养基中完全不含色氨酸,否则转录总是在这个区域终止,产生一个仅有140个核苷酸的RNA分子,终止trp基因转录。换句话说,当123~150位序列缺失后,trp基因转录就不会中途终止,于是大幅提高基因表达水平。123~150位序列终止转录的作用是可以被调控的,如在培养基中完全不含色氨酸,则转录不会终止,这个区域被称为弱化子。弱化作用在原核生物中是相当普遍的,大肠杆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中已陆续发现不少操纵子都有弱化现象。

最初,操纵子被认为仅存在于原核生物中,但自从1990年代初发现真核生物中的第一个操纵子以来,已经出现了更多的证据表明它们比以前假设的更常见。通常,原核操纵子的表达导致产生多顺反子mRNA,而真核操纵子导致单顺反子mRNA。

操纵子也存在于病毒如噬菌体。例如,T7噬菌体有两个操纵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