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腹平底彩陶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弧腹平底彩陶罐,是一个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彩陶罐,藏于山西博物院[1]。
中国在新石器时代的早期就发明了陶器。最早发现的是仰韶文化。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从陶质区分,有红陶、灰陶、黑陶、白陶和彩陶;从工艺上区分,有手制、模制、慢轮、快轮;从纹饰上区分,有压印、拍印、刻划、彩绘、附加堆纹、镂孔;从陶窑结构区分,有横穴窑与竖穴窑。正是这些风格迥异,不同的类别,创造了新石器时代绚丽多姿的陶器文化。[2]
沿革
1957年,当地考古队在垣曲县下马村出土。彩陶罐高为21.1厘米、上口径14.7厘米,底径10厘米,材质为红陶泥质。敞口束颈,腹部上鼓下收,呈小平底。口内沿壁绘有黑彩条纹,唇口绘有黑彩,肩部和腹部有四组黑彩花卉纹饰图案[3]。同时出土的还有曲腹大口彩陶盆[4]。
参考文献
- ↑ 夏路,刘永生主编. 山西省博物馆馆藏文物精华.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9.10: 71. ISBN 7-203-03939-0.
- ↑ 新石器时代陶器,百度百科
- ↑ 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编. 山西通志 第44卷 文物志. 北京:中华书局. 2002.04: 779. ISBN 7-101-02290-1.
- ↑ 范晓杰,张莹,张德录编著. 山西美术史.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9.05: 32. ISBN 978-7-102-045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