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张磊(首席执行官)

张磊高瓴资本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美国耶鲁大学校董事会董事,中国人民大学校董事会副董事长,耶鲁大学亚洲发展委员会主席,中美交流基金会董事,香港金融发展局委员以及香港金融科技督导小组成员。 同时,他曾担任2016年B20中国就业工作组联合主席,并担任2017年B20德国就业和教育工作组联合主席。

张磊
高瓴资本集团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出生 1972年
国籍 中國
职业 高瓴资本集团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知名作品 2005年,张磊创建高瓴资本(Hillhouse Capital )
2018福布斯中国慈善榜发布,张磊排名第10
2018年12月,入选“中国改革开放海归40年40人”榜单。。

此外,张磊先生投入大量的精力在公益教育上。他长期资助的百年农工子弟职业学校是中国最大的为贫困家庭子女提供免费教育的慈善学校。他还捐赠创立了中国人民大学高礼研究院,旨在发扬通识教育在中国大学中的作用。

作为一家专注于长期结构性价值投资的机构,高瓴资本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亚洲地区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投资基金之一。

2018年12月,入选“中国改革开放海归40年40人”榜单。

目录

人物经历

张磊于1972年出生于河南驻马店市,1990年,张磊以河南省高考文科状元的身份考取中国人民大学国际金融专业。1998年赴美国耶鲁大学求学,后获得耶鲁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及国际关系硕士学位。张磊在耶鲁大学读书期间,曾在著名的耶鲁大学投资办公室(管理著名的耶鲁大学捐赠基金)工作,这段经历为他日后在投资界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毕业后张磊在全球新兴市场投资基金(Emerging Markets Management)工作过一段时间,主要负责南非,东南亚和中国的投资。此后又担任纽约证券交易所首任中国首席代表,并创建了纽约证券交易所驻香港和北京办事处。2005年,张磊作为创始人创建高瓴资本(Hillhouse Capital )。

2015年,担任未来论坛创始理事,并倡议设立未来科学大奖

2016年,担任B20中国就业工作组联合主席。

2016年6月,荣膺美国耶鲁大学校董事会董事。

2017年,担任B20德国就业和教育工作组联合主席。

2018年4月,任西湖大学创校校董会成员。

人物荣誉

2017年12月21日,张磊入选“2017年度中国留学人员50人榜单”。

2018年7月31日,2018福布斯中国慈善榜发布,张磊排名第10。

2018年12月,入选“中国改革开放海归40年40人”榜单。

个人思想

作为当代中国“价值投资”领域教父级人物,张磊的投资风格受到两位投资大师的深刻影响,一位是沃伦巴菲特,另一位是他的恩师大卫-史文森的影响。作为耶鲁大学捐赠基金的首席投资官,大卫-史文森为美国各大机构输送了无数优秀的人才,被美国的机构投资者奉为教父级人物。张磊不仅成功地把耶鲁的投资理念引入中国,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发展出了更适合中国的投资模式。同时张磊也是是巴菲特的坚定信念执行者。他更认可的是长期持有,而不是简单的价值投资者。巴菲特早期投资是捡便宜的思路,后来才变成了长期持有的思路,所以张磊认可并学习了巴菲特的中后期投资。

超长期投资 – “超长期投资是我的信念和信仰。总结来讲,第一点是把基金做成超长期结构的基金,第二点是所投公司和投资基金的理念要完全一致。”

投具有伟大格局观的企业家 – “特别少的人,特别少的公司能够有这个格局、执行力、能够把公司愿景推到那么高的高度,我们就要寻找这样的人。这个人怎么找到呢?有两种模式,一种模式是人海模式,到处参加各种会议,一个地方一个地方跑。我们采用的是研究型模式,就是通过研究发现哪个是最好的商业模式,然后我们再寻找跟最好商业模式契合的最好创业者,我们再一起发展。”

善于甄别“虚假的护城河”- “我经常在公司内部强调我们要善于甄别“虚假的护城河”,譬如政府保护,这类的护城河随时都有可能崩溃。而长期创造最大价值的,并用最高效的方式和最低的成本创造最大价值的才是企业“护城河”的本质。”

在关键的时点投资关键的变化 – “什么是关键时点?就是大家都看不懂的时候。关键变化是什么呢?如果是一成不变的事情,实际上很容易被看见,这个世界永恒的只有变化。只有在变化的过程中我们才能去跟别人有不同的观点,而且是产生非常长期的不同观点。我关注的是创造多大价值的机会,这就是我说的深入基本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多年来一直坚持持续深入的跨时间、跨地区、跨行业、跨类别、跨线上/线下的行业研究,所以高瓴能够深刻理解这些行业的长期内在发展规律和业务逻辑,从而准确把握行业与市场的变革要素和时点。”

投资哲学:“守正用奇”、“弱水三千,但取一瓢”、“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我有三个哲学观,也是在公司里反复强调并实践的。分别是:“守正用奇”、“弱水三千,但取一瓢”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守正用奇”语出老子《道德经》的“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弱水三千,但取一瓢”引申自《论语》,是说看准了好的公司或业务模式就要下重注。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史记》,是说只要做正确的事情,不用去到处宣传,好的企业家会找到我们。”

社会活动

回到祖国登巅峰

2005年回国,张磊把大部分高瓴的资金投入到中国最大的网络服务与社交门户网站——腾讯公司。这是他的第一笔投资,也是回报最丰厚的一笔。尽管他表示当时并不看好腾迅公司的QQ社交网络平台的发展前景,但根据当地市场的实地调研,他发现“在国内虽说并非人手一部手机或传真,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QQ号。”如今,腾讯已在香港成功上市,而他仍然保有其股份。

张磊也青睐富有成长性的实业公司。2006年,张磊第一次与蓝月亮创始人罗秋平见面时,蓝月亮的主打产品是洗手液。到了2008年,正值全球经济危机,几乎无人愿意投资打造消费品的高端品类,日化类的跨国公司在中国销售的仍以洗衣粉为主。而张磊却认为,中国将迎来消费升级,坚定地投资蓝月亮研发洗衣液,并在产品初期和扩张期的亏损阶段持续投资。3年后,蓝月亮在高端洗衣液市场中打败国际巨头宝洁联合利华,成为中国洗衣液的行业老大。 [1]

张磊撮合蓝月亮与京东这两家线上与线下公司互相学习,蓝月亮学习电商和社交媒体,京东学习商品销售。其中一场研讨会的讨论结果是,蓝月亮重新设计自己的洗涤剂包装,以方便它们容易装进京东的快递箱。因为大体量包装是用在超市等购买场景吸引消费者,但如果在线上销售就显出劣势。而蓝月亮也改变了它的电商与社交媒体策略,保持在液体洗衣液行业的地位。[2]

他另一个最为人知的一个投资案例就是当年称为电子商务巨擘、人大学弟刘强东下的“豪赌”。2010年,京东只有7500万美元的融资需求,但张磊告诉刘强东:“这个生意要不让我投3亿美元,要不我一分钱都不投,因为这个生意本身就是需要烧钱的生意,不烧足够的钱在物流和供应链系统上是看不出来核心竞争力的”。这是当时国内早期互联网企业的投资中单笔投资量最大的交易之一,大家也纷纷笑高瓴“钱多人傻”。但是张磊看到了京东背后的强大发展潜力。“京东相当于亚马逊(Amazon)与美国联合包裹速递服务公司(UPS)的二合一。”当时中国国内并没有像UPS这样的公司作为对手,因此京东相比当时的亚马逊拥有更好的历史机遇。2014年5月,京东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市值上升至260亿美元。

作为京东和腾讯的股东,张磊提出京东收购腾讯系电商时,京东和腾讯的团队都非常反对,其中腾讯一方最为激烈。 但张磊却始终没有放弃这个想法。他告诉马化腾,最大的问题不是不能赚钱,而是减少不该花的时间和精力。拼电商,“库存”才是关键。两个字打动了马化腾,撮合了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一笔并购案。2014年1月下旬,刘强东和腾讯总裁刘炽平见面并启动合并案。应两方要求,张磊在酒桌上便豪情指出:“第一,人生苦短,要搞就搞大的; 第二,搞大了就要搞成永恒的; 第三,永恒是不可能的,再牛也要不断创新; 第四,早死早超生,要么自己去死,要么自我毁灭再超生。”

在张磊的带领下,高瓴管理的基金规模已从2005年最初的2000万美金,到现在的300亿美金,成为亚洲最大的私募股权管理基金之一,正好用了12年,一个轮回。

人才是永远不需要退出的投资

2016年正值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成立100周年。1月17日,题为“人类认知新百年”的未来论坛年会在国贸大酒店举办。高瓴资本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未来论坛创始理事张磊作了题为《人才创新:打造创新创业的“时代英雄”》的主旨演讲。他强调,今天这个时代,我们要礼赞创业者,礼赞企业家。 [3]

项目资本可以退出, 但人才是永远不需要退出的投资。”张磊强调,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我们要完善整个人才培养的生态体系。

高瓴资本对人才的重视体现在其发起的“高瓴投资少侠冬训营”和“高礼创才英才培养计划”两大项目。他们会在全球招募创新型人才,并使他们有机会在高瓴投资的创新型企业如百度,腾讯等公司实习。他希望“下一个百度,下一个腾讯”能在中国诞生。 [4]

张磊认为,科学是创新思维的源泉。中国不仅需要制造业领域的创新,还需要在基因治疗等全新领域的创新。谈到生命科学,他说未来新科技使得老年性疾病防治会得到很大的突破,同时人类寿命也会更长,80岁,120岁也不是不可能。

张磊与李彦宏沈南鹏丁健一道设立生命科学大奖并成为大奖首批捐赠人。他说这样做不是让科学家高高在上,而是激励更多同仁,更多年轻人,让他们意识到,科学是有趣的,科学是很酷的一件事。

创新是企业家精神最本质的要求

2018年3月24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8年会”在钓鱼台国宾馆开幕。高瓴资本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磊在主持“科技创新与新商业革命”分组会后,就新时代的企业家精神话题,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

创新为首 企业家精神的四种特质

在科技创新和新商业革命的浪潮中,企业家精神不应缺位。一个新时代的企业家,最重要的精神是什么?在张磊看来,企业家最重要的是要具有创新的精神,而创新要求企业家要有很强的自我学习,自我创造的能力。 [5]

“这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更新、不断迭代的过程。只有有学习精神的企业家,不断学习的企业家,才有创新的能力和基础。”

除了创新精神之外,张磊认为一个企业家还必须要有很强的同理心,能真正的站在消费者、甚至是站在竞争对手的角度考虑问题。

第三,要做一个价值型的企业家,不要过度追求垄断式的商业模式,或者垄断规模带来的优势,而是不断去创造新的价值。

“只有不断疯狂创造价值才是最深的‘护城河’。企业家要做正和游戏者,而不是零和游戏者,有的人只做零和游戏者,在创新型社会就不适合。好的企业家需要不断创造价值,不断把蛋糕做大,不断把更多的人带进来。”

张磊称,一个好的企业家,还要是一个好的教育家。能够把各种身边的人,用学习型的组织、用创新的精神来武装他们,让他们有机会,用学习和创新来提升自我。能够用积极创新的态度与实践启发和鼓舞他人。

未来的发展是创新驱动的发展,是全面开放、互利共赢的发展。企业家推动传统行业和商业模式的转型,就是不断增强对新技术的理解和运用的过程,结合开放创新的企业家精神,实现真正地科技赋能与价值创造。

用“底线思维”鼓励创新

创新之路不乏勇者。然而,创新之路不是一条直线,有不断的反复和无数次的失败。就如何激发和鼓励创新,科技部副部长李萌在“科技创新与新商业革命”分组讨论时透露,政府一方面力挺前沿科学探索,成立自然科学基金,向“无人区”派出侦察兵探路,建立深海空间站和空间在轨服务系统;另一方面,施行保护个人和企业的知识产权、鼓励创新的政策,积极引导和支持新的产业变革。

“这都是对科技创新有力的鼓励和支持。同时,社会也要有很大的包容性。”张磊说。

在他看来,除了包容的同时,社会也要创造更多的机会,要有“底线思维”,能够给由于创新被影响到的边缘人群更好的再就业、再教育的机会,搭建“安全网”,“让他们有机会重新回来,充分的无负担地去创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