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張麗華(559年-589年)南朝陳後主叔寶寵妃,皇太子陳深、會稽王陳莊生母,揚州人,出身兵家,父兄皆以織席為生。後遭高熲斬首。

張麗華
張貴妃
貴妃
國家 陳朝隋朝
姓名 張麗華
位號 侍女→妃妾→貴妃→皇后(未果)
出生 559年
揚州
婚姻名份 貴妃
逝世 589年
親屬
陳後主
夫之父 陳宣帝
夫之母 柳敬言
夫之元配 沈婺華
夫之側室 龔貴嬪孔貴嬪
皇太子陳深、會稽王陳莊

目錄

生平

張麗華十歲時,因姿色妖豔,選美入宮,充當龔良娣的侍女。幾年後,陳叔寶見到她驚爲天人,深受陳叔寶寵愛,對她言聽計從,不久懷孕,張麗華生下一個兒子陳深,幾年後,張麗華又生下一個兒子陳莊。太建十四年(582年)陳宣帝陳頊逝世,太子陳叔寶即位,封張麗華為貴妃,張麗華心計頗多,善討陳後主歡心,故此很得陳後主的賞識,張麗華以絕世容貌聞名當時,《陳書·張貴妃傳》:「發長七尺,鬢黑如漆,光可鑒人,特聰慧,有神彩,進止閑華,容色端麗,每瞻視眄睞,光彩溢目,照映左右。嚐於閣上靚妝,臨於軒檻,宮中遙望,飄若神仙。」

張麗華生性聰慧,舉止嫻雅,多才多藝,能歌善舞,深受陳後主及皇太后柳敬言寵愛,甚至陳後主在陳叔陵之亂時受傷,在承香殿療養。皇后和其他嬪妃不得進入,只由貴妃張麗華一人侍候,每當陳後主召張麗華宴遊時,薦諸宮女,後宮咸德之,競言其善。

張麗華才辯敏銳、記憶力極好,看過的奏章,熟稔心頭,過目不忘,陳後主不明白時,又能加以指點,人間有一言一事,她必先知,由此愈來越受寵,當時奏事由宦官蔡臨兒、李善度兩人初步處理後再送進來,有時連蔡、李兩人都忘記了內容,張麗華卻能逐條裁答,無一遺漏,張麗華起初只執掌內事,後來才開始干預朝政,又與孔貴嬪勾結,籠絡宦官李善度、蔡臨兒等,逐漸掌控朝政。

張麗華恃寵弄權,其族人多因此在朝為官,張麗華不僅姿色美豔,還極有心計,因此陳後主將張麗華抱在懷裡或坐於膝上,共決天下大事,甚至在後宮家屬犯法,只要向張麗華乞求送禮,無不開脫。王公大臣如不聽從內旨,只由張麗華一句話,便即疏斥。因此江東小朝廷,「不知有陳叔寶,只知有張麗華」。陳叔寶廢庶長子,封張麗華的兒子陳深為皇太子,並且積極準備廢掉皇后沈婺華改封張麗華為皇后,因為陳亡國才未來得及。隋開皇八年(588年)隋軍南下攻打建康,前線飛書告急陳後主竟把急件放在張麗華的床頭,忘記啟封。

至德二年(584年),陳後主於光昭殿前築臨春、結綺、望仙三閣,高數十丈,並數十間,植以奇樹名花,陪伴陳叔寶的還有王美人、季美人、張淑媛、薛淑媛、袁昭儀、何婕妤、江修容等七人,此外陳後主更把中書令江總,以及陳暄、孔范、王瑗等文學大臣一齊召進宮來,飲酒賦詩,征歌逐色,自夕達旦。陳後主通音律,又為張麗華作《玉樹後庭花》:「麗宇芳林對高閣,新裝艷質本傾城;映戶凝嬌乍不進,出帷含態笑相迎,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皆是靡靡之音,後世常作為亡國之音,還有其名曲為《臨春樂》、《春江花月夜》等。唐朝詩人杜牧《夜泊秦淮》詩便有「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之句,《資治通鑑》里說:「陳叔寶左右嬖佞珥貂者五十人,婦人美貌麗服巧態以從者千餘人……」。唐朝魏徵在《陳後主本紀》中評論說:「生深宮之中,長婦人之手,不知稼穡艱難,復溺淫侈之風。賓禮諸公,惟寄情於文酒,眼近小人,皆委之以衡軸,遂無骨鯁之臣,莫非侵漁之吏。政刑日紊,屍素盈庭,臨機不寤,冀以苟生,為天下笑,可不痛乎!」 。

隋文帝派遣晉王楊廣為元帥,領兵攻陳,張麗華與陳後主一同躲入宮井之中避禍,隋軍在井上以粗繩系籮筐,眾人合力一拉,覺得異常沉重,拉上來後才發現陳後主、張麗華、孔貴嬪三人,緊緊抱在一起坐在籮筐中,全身溼透。楊廣一見張麗華的絕世美貌,驚為天人,雖然已為人母,張麗華的美貌仍令楊廣著迷,欲將張麗華納為愛妃。長史高熲感到擔憂,諫曰:「周武王滅殷,戮妲己。今平陳國,不宜娶麗華,乃命斬之。」後與孔貴嬪一起被綁赴刑場,遭劊子手斬首示眾,首級牓於青溪中橋,享年三十歲[1]。據說張麗華留有遺言:「臣妾死後,乞葬於秦淮,因臣妾來自秦淮,出身下賤,不敢與後主合葬。」最終葬於秦淮河下游賞心亭天井中,後人祀奉為八月桂花花神。楊廣聞知變色:「昔人云,『無德不報』,我必有以報高公矣!」,自是恨之入骨,楊廣稱帝後遂殺高熲。據傳,張貴妃被俘時,由於井口太小,三人一起擠上,張麗華的脂粉被擦在井口上,這口井叫「胭脂井」,但是也有人不齒陳後主、張麗華、孔貴嬪,又叫「辱井」。

影視視頻

隋唐英雄: 只有忍辱負重才能報仇, 張麗華真是伶牙俐齒!

張麗華懷孕了, 楊廣自吹說比陳叔寶厲害, 千年鐵樹也會開花!

隋唐英雄: 張麗華藏有復仇之心, 雖沒有一兵一卒, 她靠顏值毀大隋!

注釋

  1. 司馬光. 隋紀·高祖文皇帝上之上. 資治通鑑. 「高熲先入建康,熲子德弘為晉王廣記室,廣使德弘馳詣熲所,令留張麗華,熲曰:『昔太公蒙面以斬妲己,今豈可留麗華!』乃令縛之,斬於青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