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广慈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广慈院
图片来自rchss

广慈院,又名广慈庵,是位于台湾台南市中西区观音寺王爷庙

历史介绍

清治时期

高拱干[1] 所纂的《台湾府志》,此庵创建于清治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前面有准提阁(今台南法华寺),到了周元文所纂修的《重修台湾府志》却记载此庵“今圯未脩”。台湾观音寺匾额调查中,以此庵的匾额“广慈院”为最早,为康熙三十一年,与创建年代相同。昔日为府城四大尼庵之一。

起初规模甚小,后因得病的诸罗县知县张𤣹祈求而痊愈,遂献金增建寺宇。

根据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所立碑文〈重修广慈院碑记〉,该院初为张𤣹所筹建,并且收取“年征香租粟六十五石”。在捐赠名单中,除了有当地郊商以及彰邑贩户外,较特别的是黄姓、丁姓师爷等捐银。

日治时期

日治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日本曹洞宗若生国荣、芳川雄悟抵达台南,致力于县内各处斋堂的布教,很多佛寺斋堂同曹洞宗缔结本末关系。1900年,分别由冈田原龙、大场道贤、岛津博岩、井上秀夫诸师到此寺、与德化堂万福院等共修并说教。

许丙丁回忆,从清治到日治时,名为“寿山班”、“福海班”这两班乱弹戏班的戏馆皆设于此。明治四十三年(1910年)2月3日的《台湾日日新报》报导广慈庵新募集了一个戏班,成员皆是14、15岁,名叫“玉记班”,开演三天用低廉的票价来吸引观众。

大正四年(1915年)调查,庙址为广慈庵街丁10番地;大正九年(1920年)后改为大正町三丁目13番地。

战后时期

广慈庵受到战火而残缺不堪,神像剥落,信徒锐减,几乎荒废。传说受观世音菩萨降鸾指示,请来白龙庵五福大帝坐镇,再度吸引了不少信徒前来膜拜,改建为道教形式,成为佛、道神明兼供奉的寺庙。

民国五十一年(1962年)因庙宇倾塌,再度修缮。韦驮伽蓝门神为潘丽水民国七十三年(1984年)的作品。民国八十二年(1993年)都市计画将此寺旁的公园路九十四巷截为两段,此庙寺缩减大半,原本院前方的莲花池、花园、菜圃、龙眼井,全成为道路。

刘来钦担任慈荫亭主委期间,对该庵、开基共善堂鹿耳门天后宫大岗山超峰寺等庙宇都时有捐献。

祭祀

除观世音菩萨外、五福大帝,在大正九年(1920年)的调查中,还出现注生娘娘以及张𤣹。在《嘉义县志》则也记载张𤣹去世,人民怀其德,一说供奉在竹溪寺,另一说是供奉在此庵。

参考文献

  1. 高拱干,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