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继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3年1月18日) |
廖继春 | |
---|---|
250px | |
出生 |
1902年1月4日(明治35年) 22px 日治台湾台中厅葫芦墩支厅 |
逝世 |
1976年2月13日 22x20px 中华民国 |
国籍 |
22px 日治台湾 22x20px 中华民国 |
民族 | 台湾人 |
教育程度 | 东京美术学校 |
职业 | 画家 |
廖继春(1902年1月4日-1976年2月13日),台中丰原人[1],张廖家族后代[2],继字辈,台湾画家,美术教师,台展、省展审查委员。
生平
廖继春于1902年生于台中丰原附近农耕家庭[3],自幼父母双亡,由大哥扶养长大。1918年,廖继春受过师范基础教育(台北国语学校)后,1919年在新公园第一次看到油画后开始往美术领域发展。1922年任教于丰原公学校。1924年,赴日本就读东京美术学校图画师范科系,并于1926年毕业返回台湾。1927年,毕业后的廖继春任教于台南长老教会中学,创设赤岛社。
早年他的泛印象画风颇受日治时期的各种美术竞赛青睐,1927年的首届台展中,他就以《裸女》获特选。1928年再以《有香蕉树的庭院》(芭蕉の庭)入帝展。廖继春是第二位入选的台湾画家,第一位是画家陈澄波的《嘉义街外》(1926年)。同时期的第九届帝展亦有第三位台湾画家陈植棋《台湾风景》入选。1932年起担任台展审查委员。1934年,他与李石樵、颜水龙、杨三郎组成“台阳美协”。曾改名“秋永继春”。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47年,他执教于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也仍担任各种美术竞赛的审查委员。不过,画风从泛印象转为抽象。1970年,廖继春获颁中山文艺创作奖。1973年,廖继春自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退休,1976年,廖继春因肺癌去世。
风格
一般认为“有香蕉树的庭院”所参考的景观是廖继春的台南老家,但也有一说当时廖继春的台南住所是租来的,因此参考的景观应该是租屋处。因此究竟在还是写实主义时期的廖继春的成名作的参考庭园是哪一个,依然尚待考证。也许是艺术家心中的南国也说不一定。然而写实主义时期的廖继春在这幅“有香蕉树的庭院”就已经展露了他美术的基本深厚训练。“有香蕉树的庭院”采取严谨的学院风格创作,传统的三角构图,却是以螺旋的方式逐渐收敛在远方。
作品
影视作品
参考资料
- ↑ 色彩的魔术师-廖继春教授百岁纪念画展,国立故宫博物院
- ↑ 廖继春 年表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3-02-12.,引述《廖氏大宗谱》,云林元子公张廖姓宗亲会,1979年10月
- ↑ 廖继春 - 巨匠足迹,台湾网络美术馆
外部连结
- 色彩的魔术师-廖继春教授百岁纪念画展(2002年1月4日~2002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