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田露伴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幸田露伴 | |
---|---|
原文名 | こうだ ろはん |
出生 |
日本江户 | 1867年7月23日
逝世 | 1967年6月30日 | (99歲)
国籍 | 日本 |
别名 | 幸田成行,蜗牛庵 |
教育程度 | 电信修理技术学校 |
职业 | 小说家 |
知名作品 |
《五重塔》 《命運》 《露團々》 《風流傳》 |
幸田露伴(1867年7月23日-1947年6月30日)是一位日本小說家,本名為幸田成行(こうだ なりゆき),別號蝸牛庵,还有一个外号叫做是“铁四郎”[1]。出生於武藏國江戶下谷(今東京都台東區)。日本明治30年代的代表作家,小说家、 文学博士。
由于熱衷文學,創作出了具有男性化和理想化的风格文章,与尾崎秋叶并列。 之后,他通过充分利用学习,在历史教育声誉方面取得了显着成绩。 另外,他对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学具有濃厚的兴趣與深入研究;自幼學習漢文,讀佛學和其他古籍,知識淵博、文筆洗練,其文學業績包括小說、戲曲、詩歌、史傳、散文隨筆』學術研究、論評、考證、注釋等各個方面,有「露伴宇宙」之稱。昭和12年(1937)獲頒文化勳章[2]。
代表作
《五重塔》[3]、《命運》等作品確立了在文壇的地位,《露團々》、《風流傳》、小說《連環記》,史傳《賴朝》、《平將門》、《蒲生氏郷》,隨筆《蝸牛庵夜譚》、《潮待ち草》等。
译后记
五重塔
《五重塔》主人公,是一位技艺高超的木匠十兵卫。十兵卫空怀绝技。因相貌愚钝、拙于世事,始终运势不佳。当他听说谷中感应寺拟建五重塔,并选中了川越的名匠源太时,便认定这是扬名四海的大好时机,决心向住持提出请求,改由自已来承包这项工程。名匠源太豪爽过人, 当即同意十兵卫作自己的副手。十兵卫却不同意。源太又提出更加屈就的方 案,自己为副,十兵卫为主。可十兵卫仍不同意。最后,源太同意将全部工 程转让十兵卫,同时主动提出,将自己“秘传”手艺传授给十兵卫。可是十兵卫任然不同意,于是 百般加害于十兵卫。十兵卫没有屈服,他苦心营造,终于建成了五重塔。“落成典礼”的前一天,不幸遭遇大暴风,十兵卫坚信自己的力量,悠然地屹立在暴风雨中。他成功了,暴风雨过后,五重塔巍然不动。幸田露伴通过这种独特的构思,展现了一个无视义理人情的“怪人”十兵卫。显然,这十兵卫 是个人见人厌的小人物,但却身怀绝技。他终于以独自的方式,证明了自身的存在价值。实际上,幸田露伴的《五重塔》旨在印证福泽谕吉主倡的独立与自尊,且力图摆脱明治初期的封建性。
明治维新时代的“文学改良”,至少包括两大内容:欧化主义和白话运动。然而这种具有普遍化特征的文学或社会主义思潮,受到了三宅雪岭、志贺重昂等国粹主义文人的反对。明治中后期,文学创作上进入所谓的“红露时代”,亦即尾崎红叶和随后登场的幸田露伴共同成为文坛主角。尾崎红叶和幸田露伴的小说没有顺应“言文一致”的小说发展趋势,而在创作中坚持 了他们自己的表现特点。他们的小说,被称作“雅俗折衷体”。也就是说, 古典文学中的雅语表现与江户以后的俗文学表现混和在一起。作为范本,是江户时代井原西鹤的小说文体。由于坪内逍遥、山田美妙等人的改良小说尚在初级阶段,盛行一时却并未在创作上留下传世之作,于是红叶、露伴那种基于坚实传统表现的文学,构成了新时代明治文学的重要内容。
实质上,“红露文学”却体现了当时复古思潮的一种反时代性。然而尾崎红叶的创作特征前面已有所涉。总之在其代表作《三人妻》《金色夜叉》 中,充分地显示了他独特的华丽文笔。其中《三人妻》堪称尾崎小说的最高成就。小说围绕主人公余五郎和三个妾之间复杂的人事纠葛,通过类型化的 性格描写,呈现了封建家庭关系中的义理人情。尾崎红叶谙熟世间的种种伦理凡常,因而在精到入微的人物描写中,构建出一幅幅真实可信、富于人情 味的人间风俗画。尾崎红叶的小说适应广大读者的通俗喜好,在心理描写上亦别具特色。 幸田露伴青年时代酷爱读书,在东京图书馆和菊池私塾,他涉猎了有关东方文化的各类书籍,且接触到种种进步的启蒙思想。从父亲成延那儿,他还受到基督教信仰的感化。这些经历,在处女作《露水滴滴》中皆有表现。同时创作之初,幸田露伴受到坪内逍遥小说理论的影响, 之后又倾倒于井原西鹤的小说。幸田露伴的小说尽管同样模仿井原西鹤的小说文体,但作品的主题、人物、内容、风格却不同于尾崎红叶的小说。
有趣的是,幸田露伴与尾崎红叶在文学风格上形成鲜明对照,露伴被称作理想理念派,红叶却是风俗写实派。幸田露伴的小说世界体现了明治初期勃兴的自我中心思想,同时充满了男性化的雄浑气魄。相反,红叶的文学表现却具有女性化的特征。露伴的文坛评价略高于红叶。但是另一方面,红叶的风俗写实基于现实的体验或感觉;而露伴的作品却常常观念先行,因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品的感染力。
幸田露伴的文学,具有浪漫主义的文学特征。或者说,“红露文学”已 经不同于以前的“戏作文学”,作品中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人物形象。但是另 一方面,这些人物又受到当时社会文化上种种封建残余的制约。因而,作品中的情感表现时时悖离积极的近代精神,未能触及二叶亭四迷那种近代性的自我苦闷。近乎同期,早期浪漫主义文学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