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巴迪·霍利」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調整排版)
 
(未顯示由 3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30 次修訂)
行 1: 行 1:
'''巴迪·霍利''' ('''Buddy Holly'''),[[ 美國]] 搖滾歌手和作曲家。
+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10px 0 10px; text-align:left">
 +
{| class="wikitable"
 +
|<center>'''巴迪·霍利'''<br><img src="https://www.biography.com/.image/t_share/MTQ1MTQwNDQxMzI5NzcxOTI4/buddy-holly---rock-and-roll-legend.jpg" width="250"></center><small> [https://www.biography.com/musician/buddy-holly 原圖鏈結] [https://www.biography.com/musician/buddy-holly 圖片來自biography.com]</small>
 +
|}
 +
</div>
  
巴迪·霍利出生於1936年9月7日 德克薩斯州的拉伯克,霍利 是一位 美國歌手 及詞 作者 他創作了一些最具特色和影響力的搖滾音樂作品。 他已經 精通幾種音樂風格, 他在16 表現得非常出色。隨著“Peggy Sue”和“That’ll Be The Day”的熱播,'''Buddy Holly''' 已是一顆 剛剛暮起的新 星。但1959年一場悲慘的飛機失事 奪去他的生命,終年22歲。
+
''' 巴迪·霍利'''('''Buddy Holly''') 出生於1936年9月7日德克薩斯州的拉伯克, 本名查爾斯·哈丁· 霍利 (Charles Hardin Holley),是20世紀50年代與貓王同時代的[[ 美國]]搖滾 歌手 和[[作 家]] 。他創作了一些最具特色和影響力的搖滾音樂作品。精通幾種音樂風格, 且自16 起即 表現得非常出色。隨著“Peggy Sue”和“That’ll Be The Day”的熱播, 巴迪·霍利 已是一顆 明日之 星。但1959年一場悲慘的飛機失事奪去他的生命,終年22 歲。1986年,霍利成為第一批入選[[搖滾名人堂]]的藝術家,是1986年[[搖滾名人堂成員列表]]中的表演者。滾石雜誌也將霍利列為「100位最偉大藝術家」第13名。
 +
 
 +
== 背景 ==
 +
巴迪·霍利作為家中第四個也是最小的孩子,霍利被他的母親暱稱為“巴迪”。《霍利》是他原姓氏的變形,因為在他的第一份唱片合約中拼寫錯誤而產生。 霍利從小就學會了彈[[鋼琴]]和[[小提琴]],而他的哥哥則教他吉他的基本知識。一部1949年的“My Two-Timin'Woman”家庭錄音展示了霍利嫻熟的青春期前的歌聲。
 +
 
 +
霍利的父母是裁縫,非常支持他們兒子的音樂天賦,甚至還寫了一封信給Lubbock報紙的編輯,以維護愛好搖滾樂的青少年。有一次當地浸信會教堂的傳教士問霍利:“如果你有10美元,你會怎麼做?” 據報導,這位年輕的搖滾歌手喃喃自語,“如果我有10美元,我就不會在這裡。” 霍利顯然已將目光投向了其他事物,而不是長大後加入他的兄弟們從事瓷磚事業。<ref>[https://www.biography.com/musician/buddy-holly buddy holly],biography.com</ref>
 +
 
 +
== 音樂類型 ==
 +
[[搖滾樂]];並且開創了現在標準的兩支[[吉他]],[[貝斯]]和鼓的搖滾樂團組合。也是最早使用錄音室技術(例如在專輯中進行雙音軌)的音樂家之一。
 +
 
 +
== 活躍年代 ==
 +
1955年-1959年
 +
 
 +
== 音樂事業 ==
 +
高中畢業後,霍利組成了一支樂隊,並經常為在鎮上巡迴演出的歌手或樂團做暖場表演。1955年為Elvis Presley暖場是歌唱事業的關鍵轉折點。樂風從鄉村轉向搖滾的霍利在1956年初,以Buddy Holly和Three Tunes的名義開始在納什維爾錄製單曲,樂隊後來改稱為The Crickets。霍利在1957年與The Crickets一起錄製了他的突破性單曲“ That's Be the Day”。
 +
 
 +
在1957年8月至1958年8月之間,霍利和The Crickets共錄製了7首Top 40單曲。
 +
 
 +
1958年10月,霍利和The Crickets拆夥,搬到[[紐約市]]格林威治村(Greenwich Village)。由於樂隊解散引起的法律和財務問題,霍利勉強同意在1959年與“冬季舞會”一起巡迴中西部。霍利厭倦了在結冰狀態下長時間乘坐巴士,於是租用了私人飛機。霍利和里奇·瓦倫斯(Ritchie Valens)和大比伯(The Big Bopper)一起飛行。飛機在離開地面的幾分鐘內就墜毀,機上所有人員喪生。霍利當時才22 歲。 他的葬禮在拉伯克的浸信會舉行。
 +
 
 +
儘管霍利早逝,整個1960年代,霍利的未發行唱片和合輯都在不斷發行。改編自他一生的故事的傳記電影繼續受到人們的歡迎。儘管霍利的職業生涯只有短短的兩年時間,但他的音樂作品卻對Elvis Costello和 巴布.迪倫(Bob Dylan)等人產生了影響,他們在17歲時就看到了霍利最後的巡迴演出。滾石樂隊(Rolling Stones)於1964年發行了他們的第一張Top 10單曲,其中翻唱了霍利的《永不衰落》 <ref>[https://www.rockhall.com/inductees/buddy-holly buddy holly],rockhall.com</ref>
 +
 
 +
== 主要作品 ==
 +
《The "Chirping" Crickets》 (1957)<br>
 +
《Buddy Holly》(1958)<br>
 +
《That'll Be the Day》(1958)<br>
 +
<div style="float:left; margin:10px 10px 10px 10px">
 +
{{#ev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UesbTObC9A
 +
|alignment=center
 +
|dimensions=450
 +
|container=frame
 +
|description=Peggy Sue }}
 +
</div>
 +
{{-}}
  
巴迪·霍利作為家中第四個也是最小的孩子,霍利被他的母親暱稱為“巴迪”,母親覺得他的名字對於她的小男孩來說似乎太大了。《霍利》是他姓氏的改變形式,後來因他的第一份唱片合約中的拼寫錯誤而產生。 霍利從小就學會了彈鋼琴和小提琴,而他的哥哥則教他吉他的基本知識。一部1949年的“My Two-Timin'Woman”家庭錄音展示了Holly嫻熟的,如果是青春期前的歌聲。Holly的母親和父親,一個貿易裁縫,都被證明非常支持他們兒子的新興音樂天賦,產生歌曲創意,甚至還寫了一封信給Lubbock報紙的編輯,以保護搖滾樂愛好搖滾的青少年。<ref>{{Cite web|url=https://www.biography.com/people/buddy-holly-9342186 |title=Buddy Holly |website=Biography |access-date=2019-02-26}}</ref>
 
  
 
=='''參考來源'''==
 
=='''參考來源'''==
行 9: 行 45:
  
 
[[Category:歌手]]
 
[[Category:歌手]]
 +
[[Category:作曲家]]
 +
[[Category:美國人]]

於 2021年4月24日 (六) 18:46 的最新修訂

巴迪·霍利Buddy Holly)出生於1936年9月7日德克薩斯州的拉伯克,本名查爾斯·哈丁·霍利(Charles Hardin Holley),是20世紀50年代與貓王同時代的美國搖滾歌手和作曲家。他創作了一些最具特色和影響力的搖滾音樂作品。精通幾種音樂風格,且自16歲起即表現得非常出色。隨著「Peggy Sue」和「That』ll Be The Day」的熱播,巴迪·霍利已是一顆明日之星。但1959年一場悲慘的飛機失事奪去他的生命,終年22歲。1986年,霍利成為第一批入選搖滾名人堂的藝術家,是1986年搖滾名人堂成員列表中的表演者。滾石雜誌也將霍利列為「100位最偉大藝術家」第13名。

背景

巴迪·霍利作為家中第四個也是最小的孩子,霍利被他的母親暱稱為「巴迪」。《霍利》是他原姓氏的變形,因為在他的第一份唱片合約中拼寫錯誤而產生。 霍利從小就學會了彈鋼琴小提琴,而他的哥哥則教他吉他的基本知識。一部1949年的「My Two-Timin'Woman」家庭錄音展示了霍利嫻熟的青春期前的歌聲。

霍利的父母是裁縫,非常支持他們兒子的音樂天賦,甚至還寫了一封信給Lubbock報紙的編輯,以維護愛好搖滾樂的青少年。有一次當地浸信會教堂的傳教士問霍利:「如果你有10美元,你會怎麼做?」 據報導,這位年輕的搖滾歌手喃喃自語,「如果我有10美元,我就不會在這裡。」 霍利顯然已將目光投向了其他事物,而不是長大後加入他的兄弟們從事瓷磚事業。[1]

音樂類型

搖滾樂;並且開創了現在標準的兩支吉他貝斯和鼓的搖滾樂團組合。也是最早使用錄音室技術(例如在專輯中進行雙音軌)的音樂家之一。

活躍年代

1955年-1959年

音樂事業

高中畢業後,霍利組成了一支樂隊,並經常為在鎮上巡迴演出的歌手或樂團做暖場表演。1955年為Elvis Presley暖場是歌唱事業的關鍵轉折點。樂風從鄉村轉向搖滾的霍利在1956年初,以Buddy Holly和Three Tunes的名義開始在納什維爾錄製單曲,樂隊後來改稱為The Crickets。霍利在1957年與The Crickets一起錄製了他的突破性單曲「 That's Be the Day」。

在1957年8月至1958年8月之間,霍利和The Crickets共錄製了7首Top 40單曲。

1958年10月,霍利和The Crickets拆夥,搬到紐約市格林威治村(Greenwich Village)。由於樂隊解散引起的法律和財務問題,霍利勉強同意在1959年與「冬季舞會」一起巡迴中西部。霍利厭倦了在結冰狀態下長時間乘坐巴士,於是租用了私人飛機。霍利和里奇·瓦倫斯(Ritchie Valens)和大比伯(The Big Bopper)一起飛行。飛機在離開地面的幾分鐘內就墜毀,機上所有人員喪生。霍利當時才22歲。他的葬禮在拉伯克的浸信會舉行。

儘管霍利早逝,整個1960年代,霍利的未發行唱片和合輯都在不斷發行。改編自他一生的故事的傳記電影繼續受到人們的歡迎。儘管霍利的職業生涯只有短短的兩年時間,但他的音樂作品卻對Elvis Costello和 巴布.迪倫(Bob Dylan)等人產生了影響,他們在17歲時就看到了霍利最後的巡迴演出。滾石樂隊(Rolling Stones)於1964年發行了他們的第一張Top 10單曲,其中翻唱了霍利的《永不衰落》 [2]

主要作品

《The "Chirping" Crickets》 (1957)
《Buddy Holly》(1958)
《That'll Be the Day》(1958)

Peggy Sue


參考來源

  1. buddy holly,biography.com
  2. buddy holly,rockhal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