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堡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屯堡人(标音|字=屯堡人|繁=屯堡人|简=屯堡人|拼音=Túnpǔrén),又称“京族”“凤头苗”,据传是明朝江南汉兵平定西南后屯田戍边形成的后裔。
1980年代,屯堡人曾和贵州很多地区的穿青人[lower-alpha 1]一起申请成为少数民族,后来被鉴定为早期汉族移民。屯堡人延续着明代江南人的遗风,固守着江南汉族文化。屯堡人与少数民族不通婚,与外界交流也不多,在语言、服饰、饮食、信仰、民居建筑及娱乐方式等方面与周围本土村寨不同。屯堡人自我认同为“南京人”、“京族” ,他们珍视自己的传统与文化。“应天府乃我故乡,有我族人,有我良田美宅”可代表其思乡追根情节,因而传统风俗得到很好地保存。
屯堡人比较完整的保存着明朝遗风,是典型的“文化孤岛”,成为古文化研究的“活化石”。
历史
1371年,明太祖朱元璋封傅友德为征西大将军,率领30万大军自南京抵达今贵州安顺地区,成为大规模进入贵州腹地的第一批汉人。这些汉兵主要来自以南京为中心的江南一带。屯兵以后,多以“南京人”自称。因来自京师,又称“京族”。
从京师出发前,宰相刘伯温赠诗:“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赛江南”。
风俗
地戏
地戏是屯堡人的一种戏曲,又称“跳神”。地戏最早见于史料记载是明嘉靖年间的《徽州府志》记歙州一带迎汪公时“设俳优、狄、胡舞、假面之戏”。
地戏演出地点不在戏台,而是在村中空坝或平整田土就地围场而演。演出时间一般为两个节令,一是稻谷扬花时节,以农事为主的屯堡人为了祈求一年的辛劳能获得好收成,也为了缅怀祭祀祖先,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期间开箱跳“米花神”,时间约3-7天;另一个是春节,为了欢庆一年的辛劳所获得的丰收和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村寨平安,在新春到来之际,地戏班会“鸣锣击鼓,以唱神歌”,从农历正月初二开始,跳半个月乃至一个月。
地戏以村寨为演出单位,一般是一个村寨演一堂戏、跳一部书。少数较大的村寨如詹官屯、吉昌屯、狗场屯、西屯、九溪等有两堂乃至三堂戏,有的村寨还会互请地戏队去演出。一堂戏的演员有20馀人,由“戏头(神头)”负责整部书的排演和指导。
地戏演出时,“跳神者首蒙青巾,腰围战裙,戴假面具于额前,手执戈矛刀戟之属,随口歌唱,应声而舞”。地戏的主要表演形式是唱和舞,唱是无乐器伴奏的说唱,不分行当,只有男女角色之分,没有男女声腔之分,由剧中角色边说边唱边交待剧情。舞则为“打”,是表现战斗场面的对打格斗。地戏演员从古代战争的骑马步战的厮打格杀中,借鉴衍化而形成略具程式的套路,有的村寨还使用铁质的真刀真枪搏杀。对打中,还吸收了当地苗族舞蹈中的舞步和花灯中的“四方步”。而伴唱者手执彩帕纸扇,边伴唱边手舞足蹈。[1]
语言
屯堡话虽然划入西南官话,但与周边的西南官话仍存在一定差异。
服饰
现存屯堡人的服饰与明代传统服饰差异比较大了,更像清代时期汉族的服饰,和现代的苏州东南甪直水乡服饰更接近,在今天的汉族中,往往反被误认为少数民族。因此有人认为屯堡人服饰与中国其他民族服饰一样,都受清朝薙发令的影响,令服饰带有满族特色。但20世纪上半叶留存的老照片证实,屯堡妇女在百馀年前都还穿著交领右衽服装[2],后来短短几十年发生了剧变,模仿周边汉族的立领厂字襟的满族服装彻底代替原来服饰并成为今日一般人眼中的屯堡传统服饰。
人口分布
在贵州以安顺为中心的土地上,分布着30多万屯堡人。
注释
- ↑ 屯堡人与穿青人的区别,参见:朱伟华,“贵州移民文化形态的留存与变异——‘屯堡人’与‘穿青人’文化符码比较”,《文艺争鸣》 2011年15期。
参考文献
- ↑ 吴蔚:《屯堡地戏,独特的戏剧“活化石”》,2007年04月04日更新。
- ↑ 老照片图库 旧时安顺的少数民族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502232827/http://tuku.news.china.com/history/html/2007-05-14/2024162_120376940.htm |date=2014-05-02
外部连结
- 视频
- [走遍中国大山里的老汉人(2011.04.10)中国中央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