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小野镇幸

小野镇幸

图片来自xuite

小野镇幸(1546年4月15日(天文15年三月十五)-1609年7月24日(庆长14年六月廿三)),日本战国时代安土桃山时代的武将,通称弹介、和泉守。父亲是小野鉴幸。仕于立花道雪宗茂父子、关原之战后仕加藤清正日本七柱枪立花四天王其中一人。旗指物为日之丸[1]

目录

生平

出自

小野家起源是由藤原道长的六男・藤原家长之子祐家为起始,经过二代忠能、三代政则,到第四代佐贺当时于正治2年(1200年)2月移动到了九州丰后依附大友能直,至战国时代受领了大友家给予丰后野津院一带的知行领地。

战国时期的丰后小野家当主历经信幸、长幸、安幸、鉴幸,为大友家转战各地立下众多功勋,当中多达三代阵亡,镇幸其父鉴幸于永禄10年(1567年)9月3日战死于攻略秋月种实的筑前休松之战后,继任小野家督,并承袭父祖作为大友家中重臣户次氏陪臣寄骑与力众

早期经历

永禄10年(1567年)7月7日,镇幸跟随户次道雪(立花道雪)等大友军击退叛变的高桥鉴种8千兵力使其退往宝满城。与道雪的家臣内田镇并由布惟巍足达连安高野出云十时惟次户次亲繁户次亲宗后藤种长原尻镇清、安东、绵贯等共同奋战。

同年9月参加攻略秋月种实,于休松之战与父鉴幸再次跟随户次道雪,于9月3日的战斗中与由布惟信作为先锋,各身负七处刀伤仍追击秋月先锋军内田善兵卫实久和问注所鉴景至三町远[2],翌4日则与惟信分兵驱散秋月军的夜袭,然是役父亲鉴幸战死,镇幸继任家督。

永禄11年(1568年)2月立花山城主立花鉴载受到毛利元就策反再次反叛大友家,鉴载则于4月6日迎来毛利家的清水宗知8千馀人和军船百馀艘,更联合原田隆种原田亲种父子与高桥鉴种家臣卫藤尾张守约1万人于立花山城,4月24日道雪与吉弘鉴理臼杵鉴速志贺亲守3万馀人包围了立花山城及其白岳、松尾等7处城、砦,三个月后于7月4日大友军强攻立花山城,道雪一军在攻略其支城松尾城时,于立花山崖上的不利地形苦战,先锋高野出云、十时惟次负伤,道雪因而挺进前线激励了家臣户次镇直户次镇时、十时惟次、十时惟由由布惟定、高野出云、小野镇幸足立连安吉田连正原尻镇清竹迫鉴种讨取了敌兵28人。此战镇幸奋勇舍身讨取敌将获得首级,于23日收到主君大友宗麟赐与战功奖状[3]

29日,清水宗知、原田亲种、卫藤尾张守为了夺回立花山城于8月2日又率军5千至立花山城下,大友军以道雪、鉴理、鉴速三大将迅速于立花山麓下会合反击,此时臼杵镇氏和代父指挥的吉弘镇信率军分断了卫藤的军势,将战线从立花山城往西南移动向香椎、名岛并越过多多良滨往莒崎追击,道雪以第一队小野镇幸、第二队由布惟信、第三队后藤种长、第四队堀祥、第五队安东家久、第六队高野大膳互相配合交替轮流进行攻击,进击至莒崎一地,此时高野大膳奋勇讨杀了于前军指挥的卫藤尾张守,敌军皆因为道雪的夹击攻势而做四散逃,道雪进击讨取3百馀人,后于8月5日率4千追击了原田亲种军势往生松原,其父原田隆种虽派一族之原田亲秀率3千援助亲种(第一次生松原之战),但亲种之子秀种(年仅12岁)以下太田孙左卫门忠茂、池园四郎兵卫种之、原田伊豆守种冬、笠新八与昌、上原新左卫门泰元等家臣战死、亲种也被射落马下兵败逃命。清水宗知也受到追击扫荡仅剩20馀人由新宫町乘船回了毛利领地。

永禄12年(1569年)5月,随大友军对抗毛利军,于多多良滨之战之战奋战。

立花氏陪臣时期

元龟2年(1571年),户次道雪受主君大友宗麟派往立花山城坐镇,道雪接受家臣由布惟信之建议向主君大友宗麟要求继续委派镇幸作为陪臣至立花山城得到了同意,于是镇幸带著胞弟小野三郎、叔父小野幸广(弥六兵卫)、堂弟小野成幸(喜八郎)一同前往立花山城辅佐道雪,也于此时受到道雪及宗麟认可将通称弹介改称为和泉守。

天正6年(1578年)大友家于耳川大败于岛津家,使得大友家逐渐式微,筑前国人如秋月、原田、宗像、草野等再次大规模反叛,12月3日,秋月种实联合筑后豪族问注所鉴景筑紫广门约4~5千人攻击岩屋、宝满城因为高桥绍运的防战未果,后于4日种实率绫部骏河守、内田善兵卫、横田讃岐守、上野四郎右卫门、木所刑部丞、长谷山民部少辅、熊江修理亮、芥田惣六兵卫等家臣4千馀骑在柴田川和立花高桥军2千骑对峙并进行弓矢对射,但立花高桥军的兵力处劣势而再交战不久便撤退至山野之中,此时种实于晚上追击,反被立花高桥军以由布惟信、小野镇幸荐野增时绵贯吉兼、竹迫连种、高桥越前守、成富左卫门分别从山路埋伏夹击,并且绍运在二日市、针折一带布置嘘旗马印,种实中计退回了居城损失3百多兵力。随后又攻下筑紫広门家臣帆足弹正所镇守之武藏城。

同年12月13日,镇幸与道雪配下的由布惟信十时连贞安东家忠高野大膳野上连贞城户清种十时惟元井手口盛高井守口盛澄(盛高子)等讨伐于宇美反叛的矢野・神武村乡人皆力战有功。

天正7年(1579年)3月16日到18日,秋月军出阵至八岳,宗像、原田等出兵聚集,为此道雪派家臣小野镇幸、米多比镇久、刃连孙九郎、野上连贞、吉田连正原尻镇清、由布惟信、由布惟次、竹迫鉴种、竹迫连种、十时惟由、城户清种等家臣出战,在刃连孙九郎的突击与野上连贞奋勇战死之下,立花军合作驱敌击败秋月军。

7月12日~18日道雪为牵制原田军又出兵往安乐平城集结小田部及大津留的8百馀军力,从海、陆二方面进军至早良郡鸟饲、生松原,与原田亲秀触发第二次生松原之战,荐野增时、小野镇幸、十时连贞、东乡三九郎、安东连善足达连安后藤种长、后藤连种、米多比弹介、米多比镇久、由布惟时等果敢奋斗,小田部镇元[4]大津留镇忠[5]进行横击,原田亲秀遂败,一方,原田隆种又分兵击退大津留、小田部军,故此局地战各有胜负,最终各自撤退。

8月13日道雪派出家臣足立连安、小野镇幸、米多比镇久、后藤连种、井手连度、竹迫连种、安东连善、安东连信、米多比弹介、由布惟时、丹亲次等将1千5百兵运输辎重救援食粮不足,大友方柑子岳城的木付鉴实,于14日的归路中在生松原一地遭原田隆种埋伏夜袭(第三次生松原之战),道雪此战仅在立花山下的远矢原乘轿督战不在前线,双方互有死伤。

9月11日小田部镇元联合镇守鹫岳城的大津留镇忠之弟大鹤宗逸对池田城发动夜袭,背叛小田部的大教坊一族85人全员战死,同日龙造寺军攻向池田城,镇元与宗逸出城渡江奋战,另一方面虽然大津留镇忠早先联络到立花道雪以十时连贞、小野镇幸率6百兵并输送兵粮物资为援军,但是赶不及龙造寺军的激烈攻势,镇元笼城长达约三个月最终与其长子・九郎镇虎、弟宗逸皆战死,然而小田部势仍以其次子统房为首之残军顽强抵抗,大津留镇正则做为孙子统房之后见人在安乐平城继续指挥笼城。

同9月下旬,道雪、绍运、志贺亲守为讨伐原田亲秀进行军议,决定由绍运留守防备秋月、筑紫,志贺亲守率大津留镇正及小田部势残兵攻向高祖山日向崖,道雪则合木付鉴实共3千5百馀骑,以小野镇幸、由布惟信5百为先锋进军高祖山城并放火烧村,原田亲秀以之原田林庆、波多江、吉井等为大将率6千出击,分别将道雪、志贺军冲散并逐渐聚集当地乡士之兵力,追击道雪军至生松原(第四次生松原之战),此时林庆见道雪背后河川满潮,认为道雪之兵比起溺死将会转而奋斗攻击自军,因而打算待其退潮,同时小野镇幸也向道雪提出该利用此背水之阵令士兵突击敌阵,两军互相观察,随后小野、由布率5百分左右进击,道雪后阵遂追击将原田军打回高祖山城,林庆则在小野、由布及荐野增时、立花成家父子、丹亲次<的夹攻下兵卒殆尽被俘获,于高祖山山腰处的妙立寺防守的原田种守千5百骑也被击破,种守以下数十骑战死。道雪军攻破三之丸、二之丸后遂放火烧城返回生松原执行首实验后回军立花山城。

天正8年(1580年)11月3日,秋月种实为了报内田彦五郎及井田亲氏被杀之仇,以问注所鉴景、上野四郎兵卫、惠利畅尧、绫部骏河守率1万2千军势集阵于古处山城下奈须美(茄子见或安见山)之森,但立花高桥军早已判读到此行动而以小野镇幸、由布惟信为先锋出击至奈须美,两军接触激战先以弓铁炮后枪队互击,此时绵贯吉兼、竹迫连种侧面游击秋月军令其崩溃,道雪绍运又加入攻击,种实虽然叫阵整军,但又看到绍运在后方摆出嘘旗,怕被断后而撤退回古处山。

12月,宗像家臣石松主税助一受秋月种实扇动反叛,打算与秋月军合作集结于宗像表进攻立花山城,道雪听闻此事立即派出小野镇幸、由布惟信率2千馀兵力迎战。两将以钓野伏战术成功引诱出石松主税助并歼灭,秋月军则观望战局不利后撤退(传闻此战道雪虽生病但仅在城中仗刀就如军神摩利支天般,令在战场的立花士兵感到道雪亲自现身在战场而提振自军士气)[6][7]

天正9年(1581年)11月6日,大友宗麟为了援助被秋月种实问注所鉴景夹击的家臣朽网鉴康,而命道雪、绍运、宗茂出阵,立花高桥共率5千兵力再次对秋月氏的嘉麻、穗波一带攻略,当立花高桥军收到丰后的大友军将于原鹤一带迎击秋月军后,于回军途中遭到秋月军上野四郎兵卫、坂田勘解由左卫门实久以及丰前、筑前国人众长野、城井、千手、杉约8千骑的追击,立花高桥军利用地形于八木山的石坂道的大日寺口埋伏,于大日寺前的润野原反击敌军后又往南追击至土师村,家臣小野镇幸、荐野增时、大桥京林新田镇实、米多比镇久、和仁统实森下重一等奋迅讨取3百馀人,两军的激战使立花高桥军损失3百馀人,秋月军坂田实久等战死7百60人,道雪的军师大桥京林因此在八木山当地建立千人冢。此战是为润野原合战。

同年11月12日,立花山城东北方的宗教豪族宗像氏贞,其部分家臣不满早先将部分领地作为色姬的嫁妆给了立花,趁立花军一面出战秋月军(润野原之战),一面以由布惟信、荐野增时、小野镇幸、立花镇实、内田镇家、足立连安等立花家臣8百兵前往运输兵粮不足的筑前东南边境的鹰取城时,联合秋月军于13日半路偷袭(小金原之战,立花家称清水原之战),此战中立花家诸将各别讨取众多敌方将领,镇幸讨取石松贞增、足立连安连斩18人、米多比镇久也击杀石松新三郎贞景,而惟信之子由布惟次也以铁炮狙击敌大将河津修理进盛长立下大功,但随后奋战中身受13处重伤,最后在由布、小野、荐野、内田、十时等立花家臣以背日光于高处下山冲阵等兵法上正确的判断,宗像方大败,将领吉田贞辰、石松秀兼等人皆被讨取殆尽,此战形同宗像氏贞的背叛而触怒了道雪,两家之间的同盟因此破裂。

天正10年(1582年)2月,因原田信种联合秋月种实、宗像氏贞、筑紫广门于筑前西南边境的那珂郡岩户不入道村攻落大友方的山田民部丞纯规镇守的猫峠城,并且引起早良郡山门村的乡士反叛暴动,3月10日道雪率由布惟时、内田镇家平息暴动于归路中与原田军笼野大炊在生松原遭遇引发铁炮战(第五次生松原之战)[8],由于势力众多一时无法排除,且一方面立花军在道雪于小金原一事无法息怒之下先于3月16日派小野镇幸、由布惟信、内田镇家为主将率兵五百兵力侵攻宗像许斐岳城周边的吉原、八并村(西乡表之战)作为牵制,出兵前镇幸伙同由布惟信等将对道雪提出谏言,认为此派兵必遭强烈反抗,没有任何战斗利益,但道雪执意要镇幸等人率兵出击,镇幸虽于交战中讨杀宗像家勇将大和又三郎贞秋并重创其兄大和右近贞繁,但结果真如镇幸所言遭到顽强抵抗作战失利,经过两军对峙与局地村落的放火扫讨后便撤军[9][10],之后于4月16日才前往那珂郡岩户乡驱逐秋月、原田、宗像的约2千联军,此战立花军仅1千5百军力分道雪、由布、小野三队为本队进攻,统虎和荐野率5百兵为伏兵,道雪本队在危急之时因统虎的策略终于击退原田势,随后让统虎率荐野增时、立花成家小野镇幸、由布惟时、立花统春、佐野统幸共1千骑驱逐正再岩户一带的岩门庄久边野筑砦的原田势武将笠兴长3百兵,讨取了1百50人并追击至早良郡。

天正12年(1584年)8月,镇幸跟随道雪与高桥绍运进行筑后远征,参加攻略猫尾城等转战筑后各地。

天正13年(1585年)4月,于久留米合战一系列战斗中活跃。9月11日,道雪病逝于战阵中,撤军回立花山城。

立花氏家老时期

天正14年(1586年)8月,辅佐继承道雪的立花宗茂抵抗岛津氏大军的包围,在其军势撤退之际随宗茂追击岛津军,并在攻略岛津方星野吉实星野吉兼兄弟镇守的高鸟居城时虽然双足皆被铁炮击中扔然挥舞著采配指挥,振奋鼓舞了士气而攻克高鸟居城[11][12]

九州征伐时期丰臣秀吉对于立花宗茂的奋战大为嘉奖,并使其独立为大名领筑后柳川13万2千石,此时镇幸以正使身分前往柳川城向前任城主龙造寺晴信交割印信,立花家正式接受柳川城后,镇幸受领蒲池城5千石,领家中最高俸禄。

天正15年(1587年),九州的肥后发生大规模的国人一揆动乱,于9月下旬立花家加入讨伐平乱,南下救援兵粮不足而被一揆方的敌将有动兼元包围在平山城的佐佐成政军,当立花军到达南关一处时,主君宗茂准备仅率27名随从亲自侦察敌阵,此时有其他家臣不满身为家中大将的镇幸为何没有劝谏主君将要进行如此冒险的行为,然而翌日宗茂出发侦察之时,其他家臣发现从南关到敌阵路上的谷间林荫处有数名人影,原来那是镇幸于前夜早一步安排的忍者进行的反埋伏,确保了侦察路上不会遇险,于是家臣间佩服镇幸的深谋远虑,就连曾经侍奉明智光秀的名将安田国继(此时改仕立花家),也说他在中央地方的作战从未见过有人如此用兵,对镇幸赞誉有加[13]

此战镇幸率第三队助宗茂突破敌军的埋伏,成功救援了佐佐军[14]

之后又和九州各大名包围和仁三兄弟的田中城,城中除了和仁亲实、亲范、亲宗外还有其妹婿边春亲行共9百馀人,在小早川秀包为总大将的情况下,秀包以二重之栅将城池包围,约二个月后边春亲行因为安国寺惠琼的谋略而谋反,12月5日遂攻下田中城。然而由于先前在九州征伐时期,和仁氏曾委托立花家降伏于丰臣,有过信赖关系,宗茂在此战后保护了和仁兄弟中的次男和仁统实,并令他成为家臣小野镇幸的义弟,保住了和仁氏的血脉。

随后宗茂和佐佐成政安国寺惠琼等于12月26日攻下了隈部亲永的城村城,隈部一族与家臣150人暂时为宗茂所收容,于隔年被丰臣秀吉下令处死,宗茂为了隈部一族的武士名誉,于5月27日在柳川城的“黑门”挑选手下12人并以镇幸为殿军大将与隈部一族12人(一说隈部方是精锐20人)单挑,被称为“黑门放讨”。结果隈部方自亲永以下全员光荣战死

文禄元年(1592年)至庆长三年(1598年)参加文禄之役庆长之役,于碧蹄馆之战[15]等朝鲜的数场战斗中活跃。

关原之战、改仕加藤家时期

关原之战立花家参加西军,被派往攻略大津城,在攻下大津城的同日西军却于主战场关原战败,于是立花军撤退回九州。立花家随即遭到变节的锅岛军3万5千兵力侵攻领地,镇幸了解主君为了主家的存续不可亲自出战,负责任的担任了立花军总大将仅以1千3百名兵力对战3倍于己军的锅岛军先锋队3到5千兵力。但此战镇幸的传令官松隈小源擅自误传军令,促使立花军的先锋破坏军规擅自开战,锅岛军先锋一时遭到突击陷入混乱被连破数阵,但锅岛军随后凭优势兵力逐渐反击而致使乱了阵脚的立花军战死几位将领,镇幸自身也在奋战中左乳下被铁炮击中,四肢也广布刀伤枪伤,膝盖更被弓箭射中,但仍和来援的立花成家合作驱逐敌军,最终迫使锅岛军忌惮立花军之精强而不冒然逼近柳川城,而立花军也因兵力悬殊退回城池[16]

然而立花家最终遭到德川家康的改易,面对无力支付薪俸的立花家,小野镇幸为了广大的家族只能转仕加藤清正,清正也给予4千79石的厚遇。之后其旧主立花宗茂一行人离开肥后往京都流浪,镇幸因先前关原时的重伤未愈而无法追随,但扔不忘持续给予其一行人金钱米粮的资助[17]

逝世

终于,镇幸于庆长14年(1609年)6月23日于肥后死去。享年六十四岁,法名华德院殿宗珊大居士。

由于镇幸嫡子质幸早逝,便迎来森下钓云之子镇矩来继承,立花家回封柳川后小野家便由镇幸嫡孙、镇矩之子小野茂高继承,茂高也遵从镇幸遗命于立花家回封柳川后回仕,担任家老大组头领3千石,并担任立花家在大坂城修筑的总奉行指挥,途中病死后由长子小野正俊接续,小野家历代都成为立花家老。

家臣

小野四天王

  • 丹波左马
  • 帆足日向
  • 中野大膳
  • 大庭太郎右卫门
  • 大原市内(镇幸の影武者)

影片

両脚を撃たれても指挥を执り続けた‘立花双翼’の片翼・小野镇幸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