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小松左京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科幻小说家 原图连结 来源出处

小松左京 (こまつ さきょう),本名小松实,大阪人,日本科幻小说家,号称“日本科幻界的推土机”。小松左京1931年1月28日出生于大阪,毕业于京都大学文学科。做过杂志编辑,工厂的现场监督等一系列职业之后,成为了漫才(相当于我国的相声)的剧本作家。1964年创作了奠定自己科幻作家地位的《日本阿帕契族(日本アパッチ族)》,以历史和文明作为主题构筑了一个大型的空想世界。1973年发表代表作《日本沉没》,获得了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

小松左京与星新一筒井康隆并称为日本科幻小说界的“御三家”。在被改编成电影的作品方面,两次得以改编的《日本沉没》无疑最为出名。此外,日本已故著名导演深作欣二还在1980年拍摄了他的另一部作品《复活之日》,其中描述的人类末日景象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日本当地时间2011年7月26日凌晨4点36分,小松左京因肺炎在大阪去世[1],享年80岁。告别式只有近亲者参加。


个人经历

中学为第一神户中学,第三高级中学毕业后升入京都大学。初中时代与同班同学高岛忠夫组成过写作小组。大学时参加了学校的同人志‘京大作家集体’活动。与高桥和巳和三浦浩有过交流。笔名中的左京也是取于当时居住的京都市左京区。在这一时期他用もりみのる、小松みのる、モリミノル的笔名在《漫画王》杂志上发表了《おてんばテコちゃん》、《イワンの马鹿》、《大地底海》等漫画作品,受手冢治虫早期风格的影响很深。与当时爱读小松漫画的SF漫画家松本零士有着亲密的交往,《银河铁路999》的文库版的解说他也参与了。

1954年大学毕业之后,做过经济杂志《原子》的记者,在父亲的工厂中帮过工,为无线电新闻相声的脚本做过执笔。之后便遇见了早川书房《SF杂志》的创刊。

1961年,早川书房主办了第1次空想科学小说竞赛(SF竞赛的前身),小松左京以《在大地上建立和平》获得努力奖。翌年,在第2次SF竞赛中他以《茶水泡饭的滋味》获得了第三名。这两次获奖给了小松左京继续创作科幻小说的信心。

1962年,他在《SF杂志》上发表了处女作《蜀仙回乡记》。

1966年发表的《在无尽流变的尽头》,使他获得了世界声誉。以后,各种各样的长短篇编辑作品和超短篇小说的出现,推动了日本的SF的发展。

由于小松左京的渊博知识和绝妙的故事技巧,他的作品题材和风格均呈多样化。从硬SF及至slapstick,想象广泛,因而不能片面地断定他的风格。例如,他创作了幽默科幻小说《祖先万岁》《明日小偷》,怪异科幻小说《所说的那个妈妈》《保护鸟》,超短篇小说集《某种生物的记录》,冒险科幻小说《埃间谍》等等。小松左京最为我国读者熟悉的是他1973年创作的《日本沉没》。这部作品荣获1974年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并创下了日本战后第一畅销书的记录,后来由东宝公司拍成了电影。《日本沉没》,《复活的日》,《S馅饼》,《首都消失》等被摄制成电影,特别是1984年的《再见朱庇特》还重新设立株式会社为电影投资。小松自己作为总监督在现场进行监督。

1970年的日本万国博览会,小松担任辅助题目委员,题目馆辅助制片人。从1990年开始他连续5次担任《大阪咲かそ》讨论会的演出执笔,其他方面的活动也多次参加。

1993年日本群马县的天文爱好者小林隆男将他们发现的小行星(6983)命名为“小松左京”。

2000年1月在线订购的《征订生产版•小松左京全集》(BookPark)开始印刷。

2000年小松左京赏设立,他担任选拔委员。

2006年,《日本沉没》被重新制作上映。

2006年7月《小松左京全集完全版》出版。书以硬面封印刷因而在日本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2007年受邀参加日本SF大会。


个人奖项

1971年 - 《继者为谁?》获第2次星云赏(日本长篇部门)。

1973年 - 《结晶星团》获第4次星云赏(日本短篇部门)。

1974年 - 《日本沉没》获第27次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第5次星云赏(日本长篇部门)。

1976年 - 《vomisa》获第7次星云赏(日本短篇部门)获奖。

1978年 - 《gorudiasu的扣儿》获第9次星云赏(日本短篇部门)。

1983年 - 《再见,朱庇特》获第14次星云赏(日本长篇部门)。

1985年 - 《首都消失》获第6次日本SF大赏。

2007年 - 被授予城西国际大学名誉博士。


参考来源

  1. 《日本沉没》作者小松左京因病去世. 中日经济技术网. [2019-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