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桌上忆端午(张丽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小康桌上忆端午》是中国当代作家张丽华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小康桌上忆端午
我们这里的端午节,除了包粽子,还有腌鸡蛋的习俗。看着桌上成堆的粽子和满盆煮熟的鸡鸭鹅蛋,我思绪万千,感慨连连。
记得过去的端午节,尽管家里养了不少鸡鸭,产了一筐筐的蛋,可这些蛋却成了当时贴济全家人生活费和学生学杂费的财源。好像八项支出都在等着以蛋换钱呢。所以,每年端午节的鸡蛋,只能象征性的腌点。端午节那天早上,母亲捞出腌蛋煮熟,然后开始给孩子们分,每人最多2-3个。父母呢弄好了能吃上一个,有时甚至根本品不到腌蛋的味道。孩子们将分到手的鸡蛋,惜之为宝,反复在手里摩挲着,谁也不舍得一两次吃掉,各自保留了好几天。贫困的端午节,就这样在孩子们的心中,被吊着胃口的两三个鸡蛋,过的是那么期盼、获得、快乐而又绵长。
粽子呢,相比鸡蛋好似宽松了许多。虽不能可劲吃,但不像鸡蛋那样按人分。然而,蘸粽子的糖却成了金贵品。一是没钱买,二是有钱也买不到。因为计划经济时代,糖是凭购货本限购的东西。不像现在,把剥开的粽子放在糖堆里打滚,等它穿上满身白纱袍后,再大饱其香甜之口福。记得我们当年吃粽子之前,母亲每次都是用羹匙谨慎地取少许白沙糖,然后倒上半碗凉白开水,因为八九口人,倒少了不够用啊。然后把溶化的糖水碗放到桌上,用来蘸粽子吃。这糖水呀被稀释的刚有点甜味。有时遇到红糖,由于没有沙性,往往都是粘成一堆堆固体,用凉白开不好溶化,母亲就用刚开锅的粥米汤作溶剂。红糖水看起来要比白糖水稠了许多,但甜度依旧。因为稠的不是糖,而是来源于米汤。再说剥完的粽叶,绝不可扔掉。要泡进一个大盆里,认真的洗净、展平后,学着刚买来的样子,捆成一把一把的,排在一个平面上,再用大木板或石板压平风干后,吊到高处保存,留着来年端午节复用,粽绳呢当然也一并洗净留用。我们都知道,粽叶吃的就是它的那种香味,只有当年采摘的新叶味道才浓厚,隔年的陈叶香气会挥发掉的,更何况经过煮泡过的粽叶,本身的香味已经所剩无几。但省钱为妙,也只好如此,起码还能起个包皮作用,又使那残存的些许余香利用的更加充分。
朋友,当你望着如今小康端午节丰盛的餐桌,被美味饱和的胃口,腻的实在不知道吃什么才好的时侯,是不是觉得我的故事好玩笑呢?
牢记初心苦,倍觉今日甜啊。
残垣断壁有灵
当我走进北京圆明园,站在西洋楼遗址的时候,游兴大煞,整个身心完全被眼前那满地残石断壁的惨景所淹没。顷刻间,石堆上空硝烟弥漫,烈火熊熊,弹石横飞。摧天毁地的炮声、石裂声和坍塌声不绝于耳。眼前到处是蜂拥而上的英法强盗们兜揣衣裹、手携怀揣的窃影。一夜间,园中的无数珍宝被两大盗贼恶狼般的吞噬。那些被撑得气喘不跌的强盗们,面对眼前难以拿走的大量遗宝,仍垂涎三尺,用枪托棍棒掀翻、砸碎的损毁来满足他们膨胀的贪欲。不能用手直接摧毁的便借助炮轰和焚烧。一个由大清历经几代帝王营建了150多年融宫廷的雍容华贵、江南水乡的委婉多姿、欧洲之典雅、东方之大气为一体、曾被西方人誉为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幻境般无可媲美的万园之园、其宝藏曾被西方人称为一座名副其实的东方博物馆的皇家宫苑,如此被束手无策的清王朝眼睁睁、活生生地葬送。
此刻,我直觉得有眼难睁、有脚难落,眼前的一切好像刚刚发生过。我俯下身去,用颤抖的双手,轻轻抚摸着横七竖八躺在那里的一块块断柱碎碑,裂缝中好像渗着殷殷鲜血,似乎听到它们用痛苦的呻吟告诫后人:看到了吗,这就是大清的无能,民族的耻辱。记住这历史的教训吧,落后就要挨打。看着它们身上残留着当年精雕细刻的花纹,似乎看到了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璀璨之光。从一个个坍塌落地的人字形石堆中,似乎感到了当时它们是怎样用顽强的毅力支撑、支撑再支撑,直至力不付支地瘫折落地,依然搭成人字形。这意味着:伟大的中华民族是摧不垮的,炎黄子孙无穷无尽。华夏五千年的文明之花不会就此凋谢,新的曙光早已从东方冉冉升起![1]
作者简介
张丽华,女,1958年出生,籍贯,河北抚宁,退休干部,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