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尋找背海的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尋找背海的人
圖片來自friday

尋找背海的人》是“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之一,為導演林靖傑以「台灣現代主義大師」小說家王文興為對象所拍攝的紀錄片[1]

除了對王文興細膩深刻的追蹤紀錄,導演更透過動畫、劇場等多重藝術媒體,讓觀眾得以一窺王文興極具風格的小說美學,以及王文興身為作家對於書寫、文字的虔誠信仰。導演還找來演員莫子儀王琄,以舞台劇方式飾演王文興經典作品《家變》中的人物。

剧情简介

王文兴从18岁开始专事写作,34岁写出著作《家变》。以25年完成书籍《背海的人》,无间断的写作真空状态,王文兴被困于他的房间,以线条、符号、声音雕刻出一部部反扑人生的小说。传真机是王文兴最好的朋友,挂在厕所的汤勺是美的体现,很少出门而一出门便发现这世界美得他无法承受,相信神的存在只因人奇妙到无法自我创造。王文兴不止写,他能声演出来,他以西洋乐器为小说伴奏。 一位文学家如此享受自己的创作,使电影尤如一场文本、戏剧、动画及书法的盛宴,浸透出浓烈的"戏味"。

幕后制作

该纪录片是以“他们在岛屿写作”为主题的命题创作。导演林靖杰走访了中国台湾30-45岁的多位女作家之后发现,所有人都表示无法胜任该纪录片的角色。林靖杰陷入了半年多纠结,最终硬着头皮再次拾起此前被束之高阁的王文兴的小说《背海的人》,以及王文兴的其他作品《家变》、《星雨楼随想》、《书和影》把它们都重温了一遍,随后,林靖杰决定以王文兴为拍摄对象,便有了纪录片《寻找背海的人》。

作品评价

纪录片《寻找背海的人》以年轻小说家寻觅的踪迹,串起王文兴的文学生涯。在该片中,王文兴展现了一个信守文字信仰、珍重对待写作、以缓慢换取深刻的文学身影。该片透过寻找蛛丝马迹的线索,来呈现王文兴小说作品的价值,同时也试图解开大多数人心中的谜团。(台湾纪录片节、腾讯评)

纪录片《寻找背海的人》透过动画、爵士音乐、作家朗读、剧场搬演,令观众感受到王文兴反覆在文字创作过程,追求、推敲、雕刻的语言的物质特性,字的线条、形象、声音。透过标题的“寻找”,乃至叙事上的悬疑形式,并安排不同身份的作家、学者、友人,扮演趋动线索推理和答案拼凑的叙事者,这些别具心裁的形式构成,确实令该片别于过往的多部纪录片。(香港影评人李时雍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