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靖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林靖傑(Lin Jing-jie,1967年1月10日-),台灣電影導演,生於高雄縣鳳山市。高雄市立高雄高級中學、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畢業,過去曾擔任《影響》雜誌編輯、《新新聞周刊》記者;也以「江邊」為筆名創作小說和散文,還曾獲聯合文學、時報文學獎之首獎榮譽。短片作品曾兩度獲得金穗獎,也獲得第二屆台北電影節「商業推薦評估獎導演新人獎」。電影《最遙遠的距離》更榮獲第九屆台北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及威尼斯影展「國際影評人周的最佳影片」。其「作品以兼具深度與廣度,藝術與商業並重,廣獲好評」,天主教輔仁大學校友。
一些被公眾認為是聖人的人[1],可能從沒有得到任何教會認可。即使在天主教內,不同教區和不同主教團對不同聖人的敬禮也不一定相同。有些教團通常只敬禮本教團所認可的聖人;有些聖人則只在其家鄉受到敬禮。在東正教[2]中,於教區內去世的成員,一般會在所屬教區的禮儀中被曕仰。
作品
1988年:《酒話》
1991年:《魚水未相逢》
1995年:「真實的台灣,我們的承擔」系列短片
1996年:《青春紀實I──荒野之狼》(短片)
1996年:第19屆金穗獎「最佳劇情短片」
1996年:第1屆釜山國際影展觀摩
1996年:《裂縫》
1997年度短片輔導金補助
1998年:《惡女列傳》之〈猜手槍〉Bad Girl Trilogy - My Own Personal Gun
1998年:第43屆亞太影展「評審團特別獎」
1999年:第9屆日本福岡影展觀摩
1998年:《台灣小劇場》(公視)
2000年:《縫隙之光》The Light Through the Fracture
2000年:《我的綠島》My Own Private Green Island(紀錄短片)
2000年:第2屆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觀摩
2001年:法國馬賽國際紀錄片影展競賽
2001年:第38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提名(與「流離島影」共同入圍)
2003年:《我倆沒有明天》We Don't Have a Future Together(公視「人生劇展」)
2003年:獲得第38屆金鐘獎:剪輯獎
2003年:入圍第38屆金鐘獎:單元劇男主角獎、音效獎、美術指導獎
2004年:獲得上海電視節最佳男演員獎
2004年:《台北幾米》Taipei, Looking Up(勞工紀錄片)
2004年:高雄國際勞工影展
2005年:《追念民主鬥士與文化先鋒蔣渭水》Democracy fighter and cultural pioneer Jiang Wei-Shui's public funeral(紀錄片)
2006年:《嘜相害》Street Survivor(短片)
2006年:第7屆金馬國際數位短片競賽「最佳台灣影片」
2007年:第29屆金穗獎「優等獎」
2006年:《藍色告白》(公視單元劇)
2007年:《最遙遠的距離》The Most Distant Course(劇情長片)
2007年:第64屆威尼斯影展-影評人周最佳影片獎
2007年:入圍東京影展「亞洲之風」單元
2007年:釜山影展「亞洲之窗」單元
2008年:入圍南非德班國際影展 觀摩單元
2011年:《尋找背海的人》The Man behind the Book(他們在島嶼寫作紀錄片)
2011年:入圍第48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最佳剪輯
2012年:第8屆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 台灣映像入選影片
2012年:《忠信市場2012》Zhongxin Market 2012(19分鐘短片)
2012年10月:第8屆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 精選影片巡迴影展 大台中紀事4–看不見的台中
2013年3月16日:第3屆島國之聲紀錄片影展 島嶼勇者系列 露天開幕片(24分鐘加長版)
視頻
林靖傑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中國的「聖人」和西方的「聖人」有何差別?看中西評判標準的差異,搜狐,2020-06-05
- ↑ 東正教把斯大林「封聖」,其實他本想徹底把宗教從蘇聯清除 ,搜狐,2018-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