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寻“道”(顾晓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寻“道”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

《寻“道”》中国当代作家顾晓林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寻“道”

步入西安曲江楼观台,有文友一指:“快看!”,恍惚间一股紫气从东而来,一位长者白须白发,面色慈祥,眼里闪着智慧的光芒,身披彩色外衣,骑着青牛慢慢向我们走来。此人好眼熟啊,定睛一看,大吃一惊,莫非是道教始祖老子听说我们一群文化人要寻“道”,就穿越时空,给我们讲经布道来了。

神秘的,郁郁葱葱的终南山北麓,号称“天下第一福地”的楼观台,正是老子讲经布道的地方。我们赶紧向这位“道德天尊”弯腰屈身作揖行礼,这是我们刚学会的礼节,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右手握住左手拇指,身体微微弯曲。

老子飘然下牛,屈身还礼。“天尊,何为道也。”有文友上前求教。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众人一片茫然,面面相觑,不知所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又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跟随老子而来的尹喜解释道:“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以自然为法则。”“我明白了,顺应自然规律”一位文友抢着回答。老子无置可否,骑上青牛,继续西行,瞬时不见踪影,尹喜紧随其后。

猛然,我们醒悟过来,道德仙尊已远去,不再回来。然而,经过两千多年的岁月洗礼,老子及其著作《道德经》,仍然广泛流传于中国社会以及世界各地。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各国经典名著中,被翻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除了《圣经》就是《道德经》。听说德国电视台有一项调查,每四户德国人的家庭中就有一户收藏《道德经》。

老子又叫老聃,名李耳,据说是彭祖的后裔,被道教奉为“太上老君”。这里有一个小故事。相传,在商朝阳甲年,老子寄胎于玄妙王之女理氏腹中。理氏怀了81年的胎,生下一个男孩。这男孩一生下来就白眉白发,白白的长胡子,理氏给他起名字叫“老子”。老子生下来就会说话,他指着院子中的一棵李子树说:“李就是我的姓”。

我知道“太上老君”还是来自小说《西游记》。楼观台有一座炼丹峰,由于某些原因我们没有上去。据传很久以前炼丹峰有两座炼丹炉,一个叫金炉,一个叫银炉,都是太上老君炼金丹的八卦炉,每个炉旁都有一个烧火的仙童,也就是《西游记》中的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家喻户晓的《西游记》这部神话小说,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智能神勇、本领超强的孙悟空形象,孙悟空使用的兵器如意金箍棒就是太上老君在八卦炉里练成的。太上老君不仅在八卦炉里练出了一根重达一万三千五百斤定海神针,也就是孙悟空后来使用的神器金箍棒,还为猪八戒练就了一根五千零四十八斤重的上宝逊金耙,更为孙悟空焼炼了一双识别妖魔鬼怪的火眼金睛。孙悟空、猪八戒帮助师傅唐僧西天取得真经,一路降妖除魔,功不可没,第一大功臣是太上老君。

《西游记》里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固然神奇无比,但神话故事终属飘渺虚幻。而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却是真实存在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至宝,历经数千年人类文明进程的实践检验,至今仍然光彩照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正是当今人类社会所达成的遵循自然规律、追求和谐发展的共识。

道家思想具有极强的普适性,冲破了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的桎梏,得到西方哲学界的认同。《道德经》早在十六世纪被翻译并于十七世纪传入欧洲后,受到众多西方哲学家的广泛关注。尼采曾称赞道:“像一个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时至今日,人类文明的智慧灯塔正在普照中国这条前进中的航母,照亮整个地球。

[1]

作者简介

顾晓林,原名:赵亚玲。系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