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宝藏岩聚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宝藏岩聚落
图片来自walkin

宝藏岩聚落,位于台湾台北市中正区西南端小观音山南侧的一个依山而造的违建集合而成的小邻里社区,得名于该地佛寺宝藏岩观音亭

介绍

宝藏岩虽然不大,总面积只有3.97公顷。但拥有傍水山坡之战后违建眷村等等人文特殊景观,再加上其紧邻由福和桥、基隆路高架桥水源快速道路交织而成的匝道,形成古今相照的意象。1997年6月后,受到部分学者及民众的注意。经过整建与媒体报导,2006年,《纽约时报》将该聚落报导为台北最具特色的景点之一,与当时全世界第一高楼台北101并列。

2011年,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公告登录宝藏岩聚落为该市“聚落”。乃非正式营造过程所形成的聚落中,由荣民、城乡移民与都市原住民等社会弱势族群,于都市边缘山坡地上自力造屋的代表,有历史的特色。[1]

词源

“宝藏岩聚落”名称源自邻近的庙宇“宝藏岩”,又称为观音岩仔。“岩仔”本义是山洞,引申为山边庙宇。宝藏岩正是主祀观音菩萨的山边佛寺,为当地的泉州安溪移民的信仰中心。17世纪末,清朝正式统治台湾闽南人移民逐渐至台,登陆地点虽以台南鹿港艋舺为主,但现今台北公馆仍有少数沿著新店溪上溯者。靠虎空山小山坡而建的宝藏岩正是当时移民之一的郭治亨及其子女所建。

历史

日治时期至战后初期

1930年代中期,台湾总督府台湾军开始于宝藏岩地区设立高炮部队,并于山麓南岸兴建了几个储藏弹药的地下碉堡与驻军兵舍。1945年,日本战败,国民政府接收台湾。宝藏岩附近台北公馆地区的日治时期军事行政建筑,多数被沿用成同类型机关用厅舍。宝藏岩因地处高地,日治时期遗留下兵舍及军事设施亦成为名为台北北区司令部的军事要地。在1950年代,宝藏岩除了观音庙与该司令部外,民间违建只有三至五户日治时期遗留下来的本来新店溪采砂住户或田园农家。

参考文献

  1. 宝藏岩聚落 Template:Wayback.文化部文化资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