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家无二主

家无二主
jiā wú èr zhǔ

近义词天无二日

反义词一国三公

出 处 :《礼记

体 裁成语

属 于 :中性词

家无二主是一个中国的汉语成语。拼音是jiā wú èr zhǔ,意思为指一家之内,不可以有两个主人,否则会发生争吵,不得安静。与百口之家一人主事的意思差不多。出自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曾子问》。

目录

原文

曾子问曰:「取女,有吉日而女死,如之何?」孔子曰:「婿齐衰而吊,既葬而除之。夫死亦如之。」曾子问曰:「丧有二孤,庙有二主,礼与?」孔子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尝禘郊社,尊无二上。未知其为礼也。昔者齐桓公亟举兵,作伪主以行。及反,藏诸祖庙。庙有二主,自桓公始也。丧之二孤,则昔者卫灵公适鲁,遭季桓子之丧,卫君请吊,哀公辞不得命,公为主,客人吊。康子立于门右,北面;公揖让升自东阶,西乡;客升自西阶吊。公拜,兴,哭;康子拜稽颡于位,有司弗辩也。今之二孤,自季康子之过也。」[1]

译文

曾子问道:“新娘没有庙见而死?该怎么力俘”孔子答道:“她的灵枢,出殡时不须朝见祖庙,她的神主也不附在祖姑神主之后,做丈夫的不须持丧棒,不须穿孝鞋,不须居丧次,归葬于她娘家的墓地,以表示她尚未成为男家的媳妇。”曾子又问道:“迎娶新娘的吉日已经商定而新娘突然去世,该怎么办?”孔子答道:“婿应该穿着齐衰孝服前去吊丧,新娘下葬后即可除去孝服。如果是丈夫突然死去,新娘也照此办理。”

曾子问道:“丧事有两个主人,庙里有两个神主,这是合礼的吗?”孔子答道:“天无二日,国无二王。宗庙天地之祭,最尊贵的神也只有一个。由此看来,恐怕难说是合理的。从前齐桓公屡次起兵南征北伐,做了个假神主随军同行。等到胜利归来,把假神主藏到祖庙。一个庙里同时有两个神主,就是从齐桓公开始的。一宗丧事而有两个丧主,起因于从前卫灵公鲁国访何,碰上了执政大臣季桓子之丧,卫君请求吊唁,鲁哀公推辞不掉。于是哀公自为丧主。卫君入吊时”桓子的儿子康子站在门的右边,面朝北。哀公揖请卫君上堂,自己从东阶升堂,面西而立;卫君则从西阶升堂吊唁,哀公拜谢卫君之吊,起立,哭泣;与此同时,康子在丧主的位置上也向卫君拜谢并向灵枢叩头。当时的司仪也没加纠正,就好像这宗丧事是有两个丧主似的。现在丧事有两个丧主,是从季康子的违礼开始的。”


参考资料

  1. 曾子问,古诗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