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害战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害战》取义于“要害”,其要旨在阐述防御作战中如何利用险隘要害阻击敌人进攻的问题。它认为,对于向我进攻、袭扰的敌人,可于险隘之处预设伏兵,或在要害之处筑垒设障,如此敌人就不敢轻易来犯了。本篇引自《孙子兵法》的“能使敌人不得至 者,害之也”句,意思是,能够使敌人无法达到其预定目标的,是我采取有效办法妨害它的缘故。

《害战》出自明朝刘基的《百战奇略[1]

原文

凡与敌各守疆界,若敌人寇抄我境,以扰边民,可于要害处设伏兵,或筑障塞以邀之, 敌必不敢轻来。法曰:“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①唐时,朔方军总管沙吁忠义②为突厥③所败,诏张仁愿④摄御史大夫代之。既至,贼已出,率兵蹑击,夜掩其营,破之。始,朔方军与突厥以河为界,北崖有拂云祠,突厥每犯边,必先谒祠祷祀,然后引兵渡而南。时默啜⑤悉兵西击突骑施⑥,张仁愿请乘虚取漠南⑦,〔于〕河北筑三受降城,绝虏南寇路。唐休璟以为:“两汉以来,皆北守河,今筑城虏腹中,终为〔贼虏〕所有。”仁愿固请,中宗许之。表留岁满〔兵〕以助其功。时咸阳兵二百人逃归,仁愿擒之尽斩城下,军中股栗,役者尽力,六旬而三城就。以拂云为中城, 南直朔方;西城南直灵武,东城南直榆林,三垒相距各四百余里,其北皆大碛也,斥地三百里远。又于牛头朝那山北置烽堠千八百所。自是突厥不敢逾山牧马,朔方复无寇。岁省费亿计,减镇兵数万。

注释

①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语出《孙子兵法·虚实篇》。

②沙吒忠义:唐中宗少数民族将领。

③突厥:指dōng突(版权所有 e wen yan. com 易文言网)厥。

④张仁愿:唐代将领。华州下邽(今陕西华县西北)人。初为洛州长史,后为朔方军大总管。因其对突厥作战有功,官至左卫大将军,同中书门下三品,封韩国公。

⑤默啜:亦作“墨啜”。dōng突(版权所有 e wen yan. co m 易文言网)厥可汗,亦即阿波干可汗,名环。自唐武后至玄宗间,屡 扰边境,四出扩张,拓地万余里,有兵四十万,成为颉利可汗之后最强盛的时代。

⑥突骑施:马本及诸本皆作“突厥”,不确,今据史校改。突骑施,古族名,原属西突厥,唐武后时逐渐强大,建政权于碎叶川(位于今吉尔吉斯共和国之楚河流域),统治地区 至伊丽水(即今新疆伊犁河)流域。

⑦漠南:马本及各本皆误作“汉南”,今据史校改。漠南,指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地区,自汉代后称之为“漠南”,亦作“幕南”,今属我国内蒙古地区。

作者介绍

刘基(1311年7月1日~375年4月16日),字伯温,武宗正德九年被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2]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明初诗文三大家[3]”。

作品介绍

《百战奇略》原名《百战奇法》,是明代军事著作,作为一部以论述作战原则和作战方法为主旨的古代军事理论专著[4]而问世,这无论是在明以前或是明以后,都是不多见的。因此,从其产生以来,就为兵家所重视和推崇,给予很高评价,并一再刊行,广为流传。明弘治十七年陕西布政使司左参政李赞,称该书是“极用兵之妙”,在兵家视之。

《百战奇法》是中国古代分条论述战法的兵书。约成书于北宋末。明崇祯本《韬略世法》称该书为南宋末谢枋得编辑,原作者已不可考。清雍正后被更名为《百战奇略》,题明刘基撰,实系清人伪托。现有明刻本存世,10卷,3万余字[5]

视频

害战 相关视频

《虎豹骑》百战奇略第一期:中国骑兵的发展历程概述
《虎豹骑》百战奇略第二期:中国骑兵的发展历程·续

参考文献

  1. 《百战奇略》简介,快照页 - 搜狗百科,2019-11-05
  2. 悲剧性结局,朱元璋第一谋臣刘基为何被毒死,人民网,2006-11-10
  3. 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华典藏
  4. 在历史长河中,世界上有哪些经典军事理论和著作?,网易,2019-03-22
  5. 百战奇法,豆丁网,200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