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安徽省凤阳县龙兴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安徽省凤阳县龙兴寺

中文名称;龙兴寺

外文名称;Longxing Temple

地理位置;安徽省凤阳城北凤凰山日精峰下

气候类型;北亚热带季风气候

景点级别;国家AAA级风景区、全国重点开放寺院

著名景点;六角亭、龙兴古刹牌楼

始建于;明洪武十六年

龙兴寺,位于安徽省凤阳县城北凤凰山日精峰下,为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明朝开国皇帝敕建,是明朝皇家寺庙

1981年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兴寺是全国重点开放寺院,被评为国家AAA级风景区。。

佛陀在世,以佛为师,佛灭度后以戒为师。防非止恶,转凡成圣,戒乃舟航,故《华严经》云: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坚持于净戒是则如来所赞叹。

序言介绍

龙兴寺前身为于皇寺,于皇寺可知的历史是早在北宋就已建成。

宋金战争时,被金人所毁,后又修复。

宋蒙战争中寺被毁,为躲兵乱僧人四处逃亡。

元代,一位于皇寺逃亡的僧人"宣"回到了于皇寺旧址,重建了寺庙。

元至正四年(1344年),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在于皇寺出家为僧。

元代至正十二年(1352)毁于兵火。

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朱元璋下诏重建于皇寺。因于皇寺旧址离皇陵太近,焚修不便,于是异地重建。

洪武十六年,九月,于皇寺重建完工,朱元璋赐名"龙兴寺"

建文年间,中军都督佥事孙岳在凤阳领兵时,曾拆龙兴寺木材修战舰。

永乐元年四月,中军都督佥事孙岳因破坏龙兴寺的罪名被罢免。

永乐三年四月,修复龙兴寺。[1]

正统五年,龙兴寺失火。

天顺三年,修复龙兴寺。

正德五年,龙兴寺失火。

万历初年,修复山门、大殿。

万历三十七年,凤阳知府张大孝等人募金3000余两,修复龙兴寺殿宇、僧舍。

天启元年,凤阳守备太监金公增建禅堂一座,用于收藏明代皇帝、皇后赐给龙兴寺的御物。

崇祯八年,农民军攻陷凤阳,焚毁龙兴寺,藏经散失。

康熙十二年,凤庐道尹范时秀、凤阳知府章钦文等人,重修龙兴寺。

康熙二十年,凤阳知府耿继志,捐俸补足藏经,制锦函以贮之。

康熙五十四年,凤庐道尹鲍钤,凤阳知府蒋国正,捐俸禄重修龙兴寺。

乾隆年间,凤庐道尹尤拔世、凤阳知府项章,修缮龙兴寺。

道光年间,凤庐道尹吴篪,捐修龙兴寺。

咸丰三年,太平天国北伐军火烧龙兴寺。

同治八年,凤阳知府范运鹏、知县俞熙,捐修观音堂、客堂;邑人邹某捐修佛堂。

光绪二年,统领刘先文捐修三宝殿。

光绪五年,凤阳知府成善集资修三宝殿卷廊、暨殿、明太祖殿、禅堂。

光绪八年,凤颍道尹任兰生,捐修正厅、船厅、钟亭

光绪十四年,凤颍道尹任兰生,捐修龙兴寺。

民国三十一年,凤阳县令集资20万修复龙兴寺。省长倪炳文高冠吾,凤阳县令秦松亭、凤阳各区区长、均 捐款。芜湖县、泗县、怀远县、五河县、全椒县、和县、亳县、嘉山县、当涂县、宿县、滁县等日伪政府、 凤阳各小学、各县地方税局等单位、维新饭店、大新公司、大生布庄、皮业公司、中孚公司、公泰酱园、宝 兴粉厂、信丰粉厂、万兴号等企业及个人纷纷捐资。龙兴寺于当年10月修复完成。

1959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拨款30000元重修龙兴寺。

文革期间,龙兴寺遭红卫兵严重破坏。

1977年,县文化局报告请求将龙兴寺收归文物部门管理。不久,县文物管理所进驻办公。

1981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龙兴寺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3年,九华山百岁宫主持慧庆法师受凤阳政府聘请正式成为龙兴寺主持。就此慧庆法师便以龙兴寺主持身 份前往台湾、缅甸、香港等地,募集修复资金。

建筑格局

寺初建之时,规模宏大,占地1282.5亩,向有"僧童骑马关山门"之说,寺由中都名匠营建,雕刻精细,规制宏传,等级甚高,是中都城的重要建筑之一。寺宇楼阁规模极为宏丽壮观。据《大明洪武实录》载,有佛殿、法堂、僧舍之属凡三百八十一间。加之朱元璋御制龙兴寺碑文,御书"第一山"碑,更加增加了龙兴寺威严。

当时有人描写这里是"梵刹西连万岁山","梵王宫殿屹浮寰"。 寺内原藏有朱元璋画像、铁像及铜佛、铜镬、铭文铁罄,并有御书亭一座,亭内有明太祖"第一山"手书石碑。

诗词题刻

明清两代名人诗词题刻琳琅满目,嵌于东西两廊。现尚存殿阁二十余间,占地数亩,红墙黄瓦,掩映于茂林修竹间,有"龙兴古刹"牌坊、"皆大欢喜"牌额等物;明代铸打铜镬4个,高1.45米,口面直径1.64米;铜鼓一个,高1.11米,口面直径1.01米;铜钟一座,高1.11米。

明万历诗碑等文物,至今完好。寺内现有明朝文物陈列馆两个,对外开放。龙兴寺建寺发来曾重建三次,最后一次是在安徽九华山百岁宫慧庆和尚主持下筹资修建,建起了山门、大雄宝殿天王殿、大悲亭、太祖殿、地藏殿、念佛堂、藏经楼及念佛堂,禅堂、寮房等200间,建筑面积6910平方米。其中,主要建筑大雄宝殿面阔31米,进深22米,高21米,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堪称安徽寺庙之冠。 96年重新修建后举行开光仪式,全国乃至东南亚各地的知名寺庙主持云集凤阳。

殿外四口硕大的铜锅,传为寺僧做饭所用,不难想象当年寺僧之众;殿前东西两侧各有古槐,枝桠纵横,为古寺增辉;殿内陈列有明代铜鼓和铜铸幽鸣钟,为皇家寺院的见证。

地理位置

龙兴寺位于安徽省凤阳城北凤凰山日精峰下。

民间传说

龙兴寺对天下寺院影响最大的是天王殿中四大王塑像的坐姿。据传,本来各地寺院天王殿的四大天王都是"顶天立地"站着。[2]

而龙兴寺的四大天王"首先"坐下来,从此,天下各地新建寺院的四大天王也纷纷坐下来。至于四大天王为何采取坐姿,这其中还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民间传说。据说,朱元璋幼时生一怪病,昼夜啼哭不止。

他的父母无钱求医,只好求佛,情愿皈依佛门。以后孩子的病居然好了。所以朱元璋十岁时,便入皇觉寺当了和尚。他从最低等的勤杂活做起,每天挑水打柴扫佛堂。

在扫天王殿时,由于四大天王顶天立地站着,腿像柱子,扫地不便当。他就一边扫,一边喊:"脚抬起来!"果然是"君口玉言",四大天王居然把脚跷起来了,说着便坐了下来。而后,天下新建寺院便纷纷效仿,四大天王也由立而坐了。

文物遗存

大雄宝殿又名三宝殿,原位于山门前,现旧址柱础石仍在原位未动。光绪三年捐修三宝殿三楹,五年添修卷廊及殿之东西房各一楹。民国31年重建。

1959年重修,基本保持旧观。殿正中为释迦牟尼铜像,高丈六,像前设有供奉香火长案,像后泥塑山架,山洞重叠玲珑,上有泥塑唐僧师徒取经的故事;顶端塑一大鹏鸟。山架后塑有观音立像。大殿东西两侧各有一暗间。

月亮圆门,暗间东西山墙有一米高的神台,台上并列罗汉泥像九尊,东间为降龙,西间为伏虎,合称十八罗汉,北墙各有佛一尊,东为文殊,骑象,西为普贤,骑狮。"文化大革命"初期,殿内文物皆毁,仅存空殿。

1968年,寺为县民政局占用,大殿改为五一综合厂铸造车间;1975年,寺又为县农机培训班占用,大殿改作教室。1981年12月,被县文物管理所收回,作为文物陈列场所。今大雄宝殿东西长25米,南北进深12米,高约9米。屋面平瓦和卷廊外侧墙体,为"文化大革命"期间改建,门额上嵌有济颠乩书"龙兴寺"三字,系从山门移置于此。大殿内部屋架建筑为民国时重建。其结构为七架、前轩、后双步。轩下月亮有纹饰,为牡丹图案。上置两只平板斗,以承托桁条与螺窝椽。前檐柱立于鼓蹬式柱础石上,柱上有挂落,其纹饰为花草与动物,且有卷草式撑拱。

东西暗间山面屋架,转角有45度的磨角梁,上置交金墩,墩有顺梁和爬梁,以承托屋面椽。前檐东西两端壁间,嵌有民国31年修寺碑铭及捐款题名碑。

玉石匾额

龙兴古刹牌楼又称牌坊,位于汽车站北,民国31年建。牌楼通高6.8米,长7.8米,厚0.88米,均用长21厘米、宽10厘米、厚4.5厘米的青砖砌筑。为三楼庑殿顶,砖出檐,五斗拱,上覆盖小瓦,砖博脊,饰以几何图案。门为砖筑圆形拱券,高3.4米,宽3.09米,厚0.88米。门上方镶嵌白玉石匾额,阴刻行楷"龙兴古刹"四个大字。建国后,于1959年重修。1981年6月,又粉刷一新。

六角亭因在寺院正中,又称中亭,为民国年间建筑。亭原塑有弥勒佛坐像和韦驮立像。"文化大革命"初期,像毁亭存,至今保持完好。亭高约6.5米,平面为六角形,每边宽3.3米。檐下两层椽,转角为老嫩戗作法。屋面施以灰筒瓦,砖砌垂脊上有水浪纹和横"8"字纹。上端以陶制葫芦收顶,内部构架为近人改建,壁间嵌有清代碑刻四块。

龙兴寺大井,今分布在寺院之外。寺内两井,一为"文化大革命"中所修;一为自来水厂所修。原井尚存3口,皆为明代大城砖券砌,沿口内径均为2.2米。

一口在寺西南约百米农师院食堂东,已废弃。

一口在寺西140米农师院食堂西北部,已装置水泵,抽水供全院使用。一口在寺东南农机校后部,也备有水泵,抽水以供全校使用。据查,寺院到"龙兴古刹"牌楼以西900米,南北400米的农师院内,原寺僧房舍旧址上,有水井数口,南北相对排列。建国后,自50年代起,因该院基建或平整实验场地,先后回填,已无遗迹。

龙兴寺碑

龙兴寺碑立于原大殿后,碑文为明太祖御制,碑阴有御制《敕僧文》,洪武十六年九月立。乾隆《凤阳县志》载:"今殿后碑亭内竖太祖《龙兴寺碑》,万历三十九年马协建",时碑已毁,至是重建。咸丰三年,寺遭兵毁,碑亭尚在。同治《凤阳县续志》云:"今寺毁、碑存。惟经兵燹,龟(座)拆,而阴阳碑文书法端劲,可拓临摹。"光绪间,碑树立原处,碑座以砖砌圆台代替。而大殿则移建于碑后。

"文化大革命"初期,台拆碑除,惟底座石板基础尚存。该碑形制规模未详。据民国23年《安徽通志金石古物考稿》:"拓本高一丈,广五尺二寸,二十行,行四十八字,字径二寸,正书。"碑文末署:"中书舍人□廷铉谨书。"碑文记述寺的历史和修建经过,朱元璋本人经历和他对"求佛积佛"的看法,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惜原碑不在,拓本无存。

第一山碑

为明太祖朱元璋御书,原立于山门内御书亭。《凤阳新书》:"御书亭,在龙兴寺内,洪武十六年建,内有圣主御书'第一山'三大字,勒石树立,制极高邃,为中都之壮观也"。官员周启陪蜀王祭皇陵,曾作《中都龙兴寺御书第一山》诗。明末,亭、碑皆毁。清康熙时,在山顶重新树碑建亭,至清末亭复毁,惟穹碑矗峙碧峰间。建国后,此碑保持完好。碑高3米多,字大如斗,正楷,系仿朱元璋书,笔力奇横。"文化大革命"初期,该碑被砸,碑亭遗址尚存1对石础。

重修龙兴寺诗碑

《安徽金石古物考稿》:碑"在凤阳县本寺。拓本六石,每石高八寸五分,广三尺三寸,行字不等,字径六分,均行书"。碑为福唐(今福建福清)首辅叶向高撰文,邑人盛世鸣书。至建国后,诗碑原嵌于龙兴寺碑亭壁间,"文化大革命"初期,亭毁,诗碑弃置院中,后散失。

1982年4月仅收回一石,为碑文之首,题曰:"重修大龙兴寺碑"。碑高35厘米,宽110厘米,厚14厘米。1983年9月立于寺院东墙内侧陈列。碑高123厘米,宽34厘米,厚17厘米,青石质。碑刻为《重修龙兴寺》七律诗一首,落款为:"万历辛亥三十九年(1611年)午日,朱之蕃题";下端篆刻"之蕃"、"朱氏元介"印记2枚。朱之蕃白下(今南京)人,时官至礼部侍郎。

铜器:建国后,龙兴寺内原有明代铸铜佛、铜钟、铜鼓、铜镬等。其中最大的为释迦牟尼坐像,高约3.4米,由头、胸腹、下身三截组成,表层镀金,造型优美,毁于"文化大革命"初期。现寺内尚存铜钟1件、铜鼓1件、铜镬4件,皆完整无损。

铜钟:原悬挂于寺后山腰的钟亭内,。钟高2.05米,下沿直径1.3米,厚9厘米,重约4吨。钟纽为"蒲牢",钟身铸有铭文。"文化大革命"初期亭毁。此后,钟被移上鼓楼,作报警之用,1982年4月,运回寺内陈列保管。

铜鼓:身长1.15米,口径1米,厚3.5厘米。《凤阳县续志》:"寺僧蓄水灌花,谓之铜鼓。叩之有声铿然,无款识,究莫能名"。"文化大革命"初期,其当作废品售给府城废品收购站,因该站用作消防缸而幸免厄难。1975年运至县文化馆保管,1982年4月县文物管理所运回龙兴寺陈列至今。

铜镬:分二式,一式3口,尖底状,为双层台。皆高1.5米,口外径1.64米,厚5厘米。上下层外侧各有8个出脚。一式1口,尖底状,为单层台,高0.9米,口外径1.59米,厚4厘米。其用途不明,传为炊具,有"做饭僧人登锅台"之说。《凤阳县续志》载:"紫(青)铜镬四大者,容水五十余担。咸丰初,军饷支绌,大府拟用铸钱,炽炭千斤,不能熔化而罢。"据传,抗日战争时期侵占凤阳日军欲运走,引起凤阳人民抗议;继而欲就地熔化,仍徒劳。"文化大革命"中,多次夯砸,药炸不动,始得幸存。1982年4月,仍置放于寺中陈列。

龙兴晚钟

龙兴晚钟,龙兴指龙兴寺。原寺殿后山腰钟亭内悬挂大钟一口,为建寺时所铸。此钟是用合金材料铸成,高2.05米,重约4吨。钟的顶部铸有一对似龙非龙的奇兽,传为龙生九子之一,称蒲牢。明清时,每当红日西坠或旭日东升,"凤岭鸣钟",其声响彻云霄,龙兴寺众僧随着钟声开始早晚佛课。特别是在夜晚,钟声格外幽清,远传数十里,俗有"改朝换代江河变,唯独钟声绕凤阳"之说。因此古人把"龙兴晚钟",称为凤阳八景之三。

建国后,钟亭毁于"文化大革命",而钟幸存。后来钟被移上鼓楼,作为报警之用。1982年,县文物管理所收回龙兴寺内陈列。现宗教部门及僧人,重新建亭,悬挂洪钟于龙兴寺,供游人观赏。

文物保护

龙兴寺被列为全国重点开放寺院,AAA级风景区。1981年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视频

安徽滁州凤阳龙兴寺,凤阳玩购手机连锁

参考资料

  1. 龙兴寺 , 中国网 2006年12月14日
  2. 安徽省凤阳县龙兴寺传授二部僧三坛大戒 , 安徽省佛教协会官方网站 2010年4月11日